閱讀479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7月二級市場閃崩頻現:踩雷機構收益浮虧 淨值極速下挫

7月以來,A股市場頻頻出現“閃崩”的股票,盤中股價極速下跌,短時間內封住跌停,上演驚心動魄的拋盤大戲,而重倉持有“閃崩股”的基金也跟著遭受了浮虧。

根據《紅刊財經》記者統計,7月份一共有16隻個股出現閃崩,有420隻基金重倉參與其中,多數受到閃崩的影響,收益出現浮虧,淨值也有所回調。業內人士認為,基金有“雙十”規定,因此即便踩雷,風險也是相對可控的,而對買了這些基金的基民來說,也不必急於贖回,因急於贖回而被收取了不菲的贖回費,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二級市場閃崩頻現

曾經並不被投資者熟悉的“閃崩”一詞,在今年7月份成為了熱詞。最新的一起閃崩事件發生在7月25日。康得新在14點20分,股價大幅跳水,短短6分鍾內,股價直線下跌封住跌停。這根陰線戳穿了60日線,回吐了將近1個月的漲幅,一日之內總市值蒸發了77億。

市場猜測,出現閃崩的原因很可能是一些資金提前知道了業績變臉的消息而紮堆跑路。7月25日,康得新董事長鍾玉在緊急電話會議中稱,這次暴跌跟公司業績無關,各子公司經營都是達到或超過預期的,對下半年也是滿懷信心。董秘杜文靜補充到,中報數據符合預期,實現淨利潤增速30%~40%,下半年及未來三年發展穩健。

市場上還有猜測,此次閃崩是由於二股東中植係減持所致,鍾玉回應稱與此無關,中植係不會減持,目標是持有三到五年,期間還可能繼續增持。

杜文靜表示,目前不排除是個別機構爆倉的原因。紅刊財經記者從龍虎榜統計,7月25日當天,前5個賣出席位中有3個是機構席位,合計賣出金額為1.02億元。業內人士分析,有些機構因年中調倉或者產品到期,會直接將其大筆賣出。

無獨有偶,總市值1080億的溫氏股份,也在7月17日出現閃崩,早間開盤股價就下跌了7.52%,在當天創業板大跌的影響下,全天股價下跌了8.14%,市值一天之內蒸發了92.4億。

對溫氏股份的“閃崩”,市場認為這或許與其業績變臉有關。曾在2016年被稱為創業板“最賺錢公司”的溫氏股份,7月13日晚間披露了2017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公告顯示,預計公司上半年盈利16億~19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的盈利數據則為72.27億元,同比下降超過七成。

對於二級市場層出不窮的閃崩現象,資深基金分析師常玏對記者表示,IPO加速,供給增多,市場心態出現分化,同時一些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公司卷入輿論漩渦中,造成更多業務關聯或商業模式類似的上市公司股票出現閃崩。一些前期漲幅較好的股票,可能會有機構在獲利後積極拋盤,如果盤中再迭加一些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很容易發生閃崩。

踩雷機構收益浮虧

記者統計,在出現閃崩的個股中,幾乎都有機構重倉參與,例如貝因美被11家基金重倉,溫氏股份被48家機構重倉,神霧環保被75家機構重倉……而股價的閃崩,也帶來了基金收益的浮虧。

從基金二季報中看到,有41家基金公司的126隻基金在二季度重倉了康得新。記者統計,在這些基金中,除了被動指數型基金外,有102隻基金在二季度加倉了康得新,其中有10隻基金是在二季度首次買入的。

例如,安信中國製造2025滬港深是一隻以“港股”方向命名的基金,但在二季度全部配置了a股,而且不巧的是,在二季度首次買入881.78萬元康得新,占淨值比重的3.67%。該基金二季度的十大重倉股均為大盤藍籌,基金經理陳一峰和張明也在二季報中表示,要尋找估值合理、有安全邊際的公司。

但沒想到的是,康得新這樣的白馬藍籌,在淨利潤同比多年穩健增長的大背景下,卻突然發生了閃崩。以安信製造2025滬港深在二季度末持有康得新39.16萬股、7月25日~27日股價下跌2.46元計算,則安信中國製造2025在這次下跌中就浮虧了96.3萬元。

同樣,安信旗下另外一隻基金——安信動態策略在二季度末持有23.66萬股康得新,也因此閃下跌浮虧了58.2萬。

在康得新的持倉基金中,還出現了國家隊的身影,嘉實新機遇二季度末持有1354.71萬股康得新,僅7月25日一天,嘉實新機遇就浮虧了2966.81萬元,在隨後的兩天下跌中,嘉實新機遇又浮虧了203.2萬。

除了康得新以外,溫氏股份的閃崩也牽連了大批持倉基金,具體來看,富國創業板指分級基金持股數量最多,達到2001.89萬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的0.67%。而且溫氏股份也是富國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占淨值比例的7.14%。按照二季報中的持倉量計算,7月17日一天,該基金浮虧因閃崩浮虧了3178.81萬。

受傷較深的還有融通基金,旗下有5隻基金在二季度末隻重倉了溫氏股份,合計持有827.94萬股,如果倉位沒有變化,該基金也將合計浮虧1465.5萬。

淨值極速下挫

由於受到閃崩股的影響,基金淨值也出現了急轉直下的波動。例如神霧環保、神霧節能被質疑業績造假,兩股於7月10日雙雙大跌。廣發核心精選二季度重倉了上述兩隻個股,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的被持倉比例分別為7.65%和7.38%。從淨值走勢上來看,該基金7月7日的淨值為3.7038,到7月10日時下跌到3.6486,跌幅達1.49%。此次淨值下跌不排除與神霧係公司閃崩有密切關係。

重倉康得新的基金也遭遇了淨值的下滑,國聯安精選淨值7月25日比7月24日下跌了1.13%,持倉最多的興全社會責任,配置了2801.48萬股,淨值下跌了1.48%,另有三家基金持倉超過1000萬股,分別是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嘉實研究精選和嘉實新機遇,淨值分別下跌了0.85%、0.53%和0.83%。

對此,常玏表示,“踩雷”一定會影響到基金淨值表現,但是好在基金本身的“雙十”規定,強製基金要做好資產分散配置,單隻股票占該基金規模最高不能超過10%倉位,因此影響還是相對可控的。

至於投資過程中遇到閃崩如何處理的問題,常玏認為,要根據基金經理因人而異,更重要是判斷“閃崩”背後原因,如確實是盈利模式出現問題,往往堅決砍倉;如隻是受到市場情緒或傳聞影響恐慌式宣泄,也許還會有加倉的交易性良機。如若已經踩雷,基金淨值上已經對應顯示盈虧,再賣也沒有什麼意義。“我認為還是要相信基金經理的專業判斷,由其完成調倉並做出應對,基民還是應該短期靜觀其變,如草率贖回不但無法彌補損失,若還需支付不菲贖回費用,就更得不償失了”。

樂視前一陣出現了黑天鵝,如果沒有停牌,股價同樣會出現閃崩,基金公司的做法是及時下調了樂視的估值。對於閃崩的個股,基金公司或許也應該保護基民的利益,如及時調倉換股。7月份以來出現閃崩的個股,大多數在接下來的交易日內延續了下跌走勢,因此及時止損或許是對基民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也指出,萬一重倉個股發生閃崩等“黑天鵝”事件,基金管理人應積極與投資者溝通,並在必要時調整估值,避免巨額贖回和重倉股複牌前淨值的暴跌。

附表:7月份以來閃崩個股的參與機構家數:

(原標題:閃崩股中的機構身影 安信、富國吞下苦水)

最後更新:2017-07-30 09:03:20

  上一篇:go 銀監會:爭取年內出台18項新製定和新修訂監管製度
  下一篇:go 國企改革將是下半年A股市場最大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