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
汽車大全
7月成分水嶺 房企快速去庫存
隨著樓市不斷調整,房地產開發企業銷量增速紛紛放緩,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下滑。
“蓄客難度越來越大,以前一開盤都是哄搶,現在客戶都開始觀望。”一位開發商營銷人士告訴記者。
作為行業排頭兵的恒大(03333.HK)、萬科(000002.SZ)均在今年7月出現了銷售環比下滑的情況。
恒大7月銷售金額為人民幣441.6億元,環比回落約28%;合約銷售麵積為439.5萬平方米,回落27.4%。7月恒大合約銷售單價為10048元/平方米,與6月的10095元/平方米大致持平。
而萬科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實現銷售麵積249.1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55.6億元,與6月相比,分別下滑28.5%和27.6%。
不隻是萬科、恒大,金地集團(600383.SH)今年7月實現簽約麵積42.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19%;簽約金額79.0億元,同比下降2.59%。同時,金地在前7個月實現累計簽約金額782.4億元,同比增長 50.28%。
7月份似乎是一個分水嶺,讓房企的銷售紛紛出現下滑。
7月,綠城集團(含合營及聯營)取得銷售麵積約33萬平方米,當月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88億元。銷售金額環比下滑約24.7%,銷售均價約為27218元/平方米,比6月的23249元/平方米有所提高。
旭輝的合同銷售(含合營及聯營)金額約人民幣85.6億元,合同銷售麵積約50.9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調5.1%和3.2%。旭輝在7月的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6800元/平方米,比6月的17100元/平方米略有下調。
融信中國(03301.HK)發布2017年7月未經審核的營運數據,今年7月份融信的合約銷售額為35.38億元人民幣,今年前7個月合約銷售額共計190.53億元。據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融信完成了155.15億元的銷售業績,相比去年同期的132.2億元,增長約17%,而去年,這一數字高達176.7%。
克而瑞分析指出,從7月的市場情況來看,房企在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去化受限購、限售影響較大,預計一二線城市未來的市場前景將保持持續穩定;目前銷售情況更好的仍然是三四線城市,布局三四線城市的企業將繼續受益。
從企業銷售情況來看,多數房企的業績較6月環比下降,TOP100房企整體的銷售規模環比下降39.1%。TOP3房企單月業績規模的環比降幅為20.1%,降幅較小,可見雖然大部分房企的業績規模都有所降低,但龍頭房企的規模集中度繼續保持了進一步的上升。同時必須看到,TOP4~TOP20降幅為47.6%,在各梯隊中降幅最大,可見在上半年的業績衝刺之後,隨著淡季到來,進入休整期。
房企的銷售乏力很大程度是因為一二線樓市的調整,在政策的調控下,市場預期不斷降低,開發商紛紛感受到壓力。
在華南,已經有開發商開始打折促銷;在華東,多家房企開始不斷提出去庫存的舉措。麵對不確定的市場,很多企業為了保現金流都盡量出貨。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受調控政策影響,7月份房企的推盤節奏和銷售節奏都在放緩,加之傳統淡季效應的出現,銷售規模的下滑在所難免。
今年3月以來,熱點城市出台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限購、限價、限貸、限售等。截至目前,超過50個城市正在承受調控重壓,幾乎覆蓋了全部熱點區域。
克而瑞的一份報告指出,2017年1~7月,大部分房企都加緊推貨,規模房企整體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而同時,各熱點城市限購、限售政策持續加碼。2017年以來,除了一二線城市政策加碼外,部分熱點三四線城市也加入限購、限貸、限售的行列,由環一線向其他區域擴圍。限購、限貸等政策的不斷加碼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市場的購買力,下半年在行業政策從嚴的趨勢下房企仍需加速去化。
“在2016年9·30開始的這一輪調控中,樓市在2017年將麵臨非常明顯的降溫風險: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較高價的地,這種情況下,對未來房價上漲預期非常高,而調控又導致房價上漲難度非常大。資金成本逐漸增加,對於2017年來說,各種融資渠道壓力逐漸增加,對於很多房企來說,資金鏈的風險逐漸積累,快速去化將成為房企的主旋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最後更新:2017-08-06 2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