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5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中電聯報告:碳減排將成為煤電發展重要製約因素

19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發布《中國煤電清潔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係統闡述了中國煤電的發展現狀及在現代能源體係中的作用,全麵梳理了煤電清潔發展的行動和措施,係統展現了煤電清潔發展的成效,並對煤電清潔發展進行了展望。

根據中電聯統計,截至2016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16.5億千瓦,其中煤電裝機容量9.4億千瓦,占發電裝機總量的57.3%;發電量達6.0萬億千瓦時,其中燃煤發電量約3.9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65.5%。

在發電裝備技術方麵,中國的超超臨界常規煤粉發電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空冷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投產百萬千瓦等級機組達到96台,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比例由1995年的27.8%增長至2016年的79.1%。

在汙染治理技術方麵,中國燃煤電廠燃煤煤質複雜,燃煤平均發熱量與揮發分偏低、硫分和灰分偏高,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原始生成濃度較高,且大多為環保技術改造項目,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控製裝置形成了全覆蓋,治理技術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16年,單位火電發電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降至0.08克、0.39克和0.36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6年,中國火電供電煤耗降至312克/千瓦時,發電水耗降至1.3千克/千瓦時,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16年,中國火電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822克/千瓦時,比2005年下降了21.6%,為中國和全球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不過,《報告》認為,當前乃至二三十年內煤電仍是提供電力、電量的主體。盡管煤電清潔發展取得巨大成效,常規汙染物將保持在較低排放量水平並持續下降,但在節能減排方麵依然麵臨著艱巨的任務,尤其是碳排放將成為燃煤發電重要的製約因素。常規大氣汙染物已不是煤電發展的約束性因素,碳減排將成為煤電發展重要製約因素。

最後更新:2017-09-19 17:32:45

  上一篇:go 上交所副總經理:發揮一線監管功能是上交所近期最核心工作
  下一篇:go 江西強化稀土行業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