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汽車大全
有友食品衝刺“鳳爪第一股” 產銷數據異常有“秘密”
一提到“泡椒鳳爪”,就有人口齒生津,也有人心生厭惡。然而對於這個超市中隨處可見的袋裝小食品,很多“饞貨”們對其卻情有獨鍾,長期持續的努力使得“泡椒鳳爪”生產企業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有友食品”)在近幾年中得到了快速發展,並獲得機會衝刺資本市場。
8月2日,有友食品報送了新版招股說明書,希望通過上市發行股份募資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然而,對於該公司披露的前後兩版招股書,《紅周刊》記者發現其經營業績表現並不穩定,波動跡象明顯。與此同時,分析其營業收入、生產成本、采購數據之間的財務勾稽關係,還可發現其中有多處異常,值得警惕。
營業收入是否真實?
有友食品新舊兩版招股書披露,公司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取得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843.15萬元、87971.46萬元、75171.61萬元和82716.12萬元,近4年中,營收總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然而就在這種背景下,《紅周刊》記者發現該公司每年都存在莫名新增營收的現象,且新增金額也是越來越明顯。
以2014年為例,稅前營收為87971.46萬元,考慮17%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因素的影響,含稅營收達102926.61萬元,與同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99396.75萬元相比,存在3529.86萬元差額,從財務勾稽關係看,這就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中有所體現,即營業收入中除了收到現金的部分之外,還會形成一定金額的應收款項或預收款項。
2014年應收賬款餘額為194.54萬元(報告期內各年均無應收票據一項),相比2013年的274.80萬元應收賬款餘額減少了80.26萬元;預收款項餘額也從2013年的3594.04萬元大幅減少到869.03萬元,減少了2725.00萬元。合並計算,公司存在885.12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收到現金,也沒有形成相應負債,就這樣莫名新增了。
同樣情況還發生在2015年和2016年。2015年,有友食品營業收入下降了14.55%,達75171.61萬元,考慮17%增值稅的影響,含稅營業收入為87950.79萬元,與同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86351.34萬元相比,含稅營收要多出1599.44萬元,意味著公司在銷售過程中除收到現金之外,還會形成一定的經營性負債。
2015年,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由上年的194.54萬元變成當期的403.83萬元,增加了209.29萬元;預收款項由上年的869.03萬元下降至當期的748.26萬元,減少了120.77萬元。合並計算的結果是,公司在當年仍存在1269.38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獲得現金流量的支持,也沒有形成相應的經營性負債。
用同樣的方法測算2016年,可以發現相較前兩年莫名新增的營收,2016年莫名新增的營收金額有了進一步擴大,已經高達2430.43萬元。
有友食品連續3年都存在營收莫名新增的現象,且這種新增金額還是持續不斷上升,累積起來已經高達近5000萬元,相比公司每年1億元左右淨利潤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小的數值。
異常的生產成本
相較營收數據上的異常,其生產成本方麵似乎也不太正常。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2014年至2016年)有友食品的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額分別為51186.47萬元、41838.11萬元和45613.85萬元,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的82.58%、82.46%和82.38%。因庫存商品、發出商品等產成品的生產成本結構和主營業務成本的結構占比幾乎相同的,就此關係我們可以推算出,有友食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這兩類存貨所包含的直接材料金額及其增減情況。
2013年至2016年期間,有友食品的庫存商品為2050.94萬元、1104.21萬元、895.48萬元和1044.89萬元,由此推算出,庫存商品金額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減少了946.73萬元和208.73萬元,2016年增加了149.41萬元,進而可推算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各年增減的庫存商品的相應直接材料部分應該為-781.81萬元、-172.12的影響,則無形資產萬元和123.08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發出商品較少,分別隻有13.95萬元、0.13萬元和47.11萬元(2013年發出商品231.13萬元),2014年和2015年減少了217.18萬元和13.82萬元,2016年增加了46.98萬元。因此,相應的直接材料部分增減金額則有-179.35萬元、-11.40萬元和38.70萬元。
綜合起來,報告期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疊加當年庫存商品、發出商品中包含的直接材料部分,分別達到50225.31萬元、41654.60萬元和45775.64元。也就是說,這些數值應當是報告期內每一年由於生產而耗用的原材料。
招股書中,公司披露的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主要原材料金額分別為49248.51萬元、37605.75萬元和45710.06萬元,占比分別為73.7%、73.29%和84.86%,在這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的主要原材料中還包括了“其它”一項,而在2014和2015年中則沒有披露。我們假設前兩年“其它”項費用均參考2016年“其他”項比例8.70%,由此可推算出前兩年主要原材料“其他”項的金額大概有5813.65萬元和4464.20萬元。如此一來,這兩年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合計(含“其他”項)達55062.16萬元和42069.92萬元。
結合主要原材料采購情況與生產耗用的原材料情況,可以發現“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合計”要比“生產中耗用的原材料金額”在報告期內要分別多出4836.84萬元、415.32萬元和少了65.58萬元。這意味著,多出部分的采購未耗用原材料將進入庫存,理論上會使得存貨中的“原材料”隨之增加或減少相應的金額。
招股書披露,存貨中的原材料在報告期內分別為8167.39萬元、7310.14萬元、4992.19萬元,2013年則有5258.58萬元,由此推算出,2014年至2016年期間,庫存原材料新增分別為2908.81萬元、-857.25萬元和-2317.95萬元。這與前述測算出來的庫存原材料理論增減的金額相比,分別少了1928.03萬元、1272.57萬元和2252.37萬元。這就很奇怪,到底是公司少計了生產耗用的原材料,還是少計了庫存原材料,抑或是采購金額計算有誤?
負債“不對勁”
招股書中,公司雖未直接披露采購總額,但從報告期內“向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含稅)34071.87萬元、24750.11萬元和24963.15萬元,以及占采購總額比例50.99%、48.24%和46.34%推算,有友食品在報告期內的含稅采購總額分別達到了66820.69萬元、51306.20萬元和53869.55萬元。
其中,2016年采購總額53869.55萬元,與同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的55644.43萬元相比,采購總額要比相關現金流量少1774.88萬元,這意味著除了采購支出之外還有大量的現金流出,理論上這應該會導致資產負債表中相應金額的應付賬款減少(有友食品各年均沒有應付票據),或者預付款項增加才對。
可實際情況卻是,2016年應付賬款5229.30萬元,相比上年的4174.58萬元新增1054.72萬元,並沒有出現減少,而預付款項1447.61萬元也相比上年的426.68萬元增加了1021.13萬元。綜合核算後,2016年存在1808.48萬元的現金流出既沒有形成采購,亦未帶來相應債務減少。
2015年的情況與之相似。當年的采購總額51306.20萬元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52600.24萬元相比要少1294.04萬元,這同樣意味著有相應金額的應付賬款減少或者預付款項增加。但是,當年應付賬款4174.58萬元要比上年的4562.88萬元僅減少388.31萬元,而預付款項426.48萬元比上年的1148.18萬元也減少721.70萬元。綜合核算後,公司同樣存在1627.44萬元的現金流出量既沒有形成采購,也沒有形成相應債務減少。
報告期內,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超過千萬元的異常現金流出,這是否又跟購建固定資產、取得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對負債的影響相關呢?倘若如此,則在既定的采購情況的基礎上,購建固定資產、取得無形資產等事項形成的負債應該增加相應金額才對,這樣才有可能解釋清楚為何采購中沒有相關債務減少的問題。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首先,報告期各年末的固定資產分別有14905.06萬元、13985.88萬元和21380.50萬元,即2015年減少了919.18萬元,2016年增加了7394.62萬元。在這兩年裏,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的金額分別為154.20萬元和8258.96萬元,比年末餘額簡單計算得到的增加額還要大。因此,可以大致認定固定資產的增加都是通過在建工程轉入的,沒有另外直接購置的部分,這也意味著不涉及現金流量和相應債務的問題。
其次,報告期內各年末的無形資產有6432.64萬元、6340.01萬元和6190.20萬元,各年均稍有減少,考慮到無形資產攤銷金額的增減變化基本可忽略不計。
最後,《紅周刊》記者還發現,長期資產中有較大增加金額的是“在建工程”和“其他非流動資產”這兩項。其中,“在建工程”在報告期內分別有165.80萬元、2678.82萬元和3930.40萬元,近兩年分別增加了2513.02萬元和1251.58萬元。“其他非流動資產”則有191.85萬元、2700.52萬元和2803.98萬元,近兩年的增加額分別為2508.67萬元和103.45萬元。兩個項目合計增加金額為5021.70萬元和1355.03萬元。
考慮到前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直接購置金額可忽略不計,那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新增金額合計數應該就是5021.70萬元和1355.03萬元。而“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在相應的兩年裏分別是5499.84萬元和10385.57萬元。由此推算,現金流量比相關長期資產的增加金額還是要多出478.15萬元和9030.54萬元,從財務勾稽關係看,這意味著負債因此將增加相應金額。不過,如對比采購中相同期間出現的差額1627.44萬元和1808.48萬元,則兩者數據也並不相同。也就是說,采購中理論上應減少1627.44萬元和1808.48萬元的負債,和購置長期資產中理論上應增加478.15萬元和9030.54萬元的負債之間仍存在1149.29萬元和-7222.54萬元的差額。
最後更新:2017-09-03 16: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