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SUV市場強勢依舊 奔馳GLC重回王座 途昂優勢短期不可撼動

上半年車市表現超出預期,是十幾年難得一見的苦日子。

我們都高估了購置稅減半的影響,而低估了實體經濟疊加後的牽絆,近期萬達事件是銀根收緊的一個信號。剛結束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史無前例強調風險控製,國家已經下了決心要過一段苦日子,為之前遺留的問題埋單為後續可持續健康發展布局。對此,汽車企業需要做好準備。‍

上半年車市加劇分化速度,生死存亡感受最明顯的一次。

眾泰、幻速、江淮三年一個輪回,是連根拔起而不止腰斬的業績讓企業猝不及防,哈弗憑借強大的客戶口碑基礎和換代升級,城垣在傳祺、榮威、博越聯合強攻之下已現危勢。奧迪和現代的內外交困對發展影響深遠,奪回失去的份額需要付出數倍的代價。但是,崛起速度差異很大。

上半年的新能源平穩換檔,新政急功近利令人寢食難安。‍

新能源到一直沒有脫開政策市,以至於開年表現大跌眼鏡,在區域化政策落地和限牌因素驅動下,當前已恢複高增態勢,依然沒為用戶解決成本和便利痛點。新能源布局遲到的長城通過注資禦捷為之前的問題埋單,企業在行業政策框架引導下,切實解決問題才有出路,被動應對風險高。‍

上半年流通渠道苦樂不均,收獲了銷量沒有收獲利潤。‍

失勢品牌對經銷商降任務,調低商務政策門檻刺激前行,更多空間依然用於促銷,饑腸轆轆的日子是新常態,挨到下一輪新品補位才有出路。傳祺和榮威們借勢擴張渠道,新加盟的經銷商們痛並快樂著拚搏,隻待有了足夠老客支撐才可喘口氣。流通渠道投資人大多高位接盤,低點不入。

市場唯變不變,可應對變化的隻有兩點:一是主機企業把產品力做到位,換代周期銜接好;二是經銷商做好用戶的管理,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再變,為用戶創造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不變。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6月SUV銷售74.1萬輛,同比增長15.7%;1-6月SUV累計銷售452.7萬輛,同比增長16.8%。6月SUV市場的絕對量較前兩個月環比增長,這個積極信號預示著下半年增長依然可期。畢竟,SUV左右著整個乘用車市的大局。

細分市場亮點與變點

30萬以上細分市場變點

一是5月奧迪Q5暫時奪回了王者寶座,6月奔馳GLC再次秒殺奧迪Q5。奧迪內部問題的解決隻是多了一份市場保障,產品問題的根子問題還需要一個周期。不分伯仲沒有絕對王者的格局將糾結一段時間。

二是途昂繼續以6675新高點領跑細分市場,大型SUV市場途昂真得沒對手,大眾在享受領先投放的饕餮盛宴時,通用們難道沒有紅了眼?

15-30萬細分市場變點

一是冠道繼續以7220新業績向上起跳,若再加上UR-V貢獻的4368台銷量,本田在這個細分市場成功碾壓了銳界和漢蘭達。在新CR-V上市的定位問題解決後,UR-V向上的增長空間依然樂觀。‍

二是途觀L+途觀繼續沒有懸念的領跑,新CR-V上市後對其勢頭或許有所遏製,傳統能源和混動的產品組合策略,顯然是想通過定位差異和動力優勢,在15-25萬的細分市場撈取更大市場。‍

三是WEY緩慢上量是好事情,VV7閃亮登場了,在爭議中首秀3166,可圈可點沒有即刻的驚豔,它上量是個持續過程,方方麵麵的體係工作還沒有到位。比如對油耗門事件的處理,曝露企業開放和溝通不足,這個方麵做好與擁有好產品不矛盾;比如渠道的建立急不來,目前200家店中店的過渡模式隱憂不可忽視,如果從硬軟件衡量WEY品牌店達標的店僅20餘家。緩慢上量是好事情,可以給WEY係統解決問題留足空間,囫圇吞棗下場一定很淒慘。

10-15萬細分市場變點

一是沒有變化就是最大的變化,哈弗H6和傳祺們的差距越來越小,哈弗M6若再分食H6的市場,一車領先的優勢或許被打破。聚焦策略的長城汽車,在細分市場是不是做得太深入了?H6、M6、H2三者如何自處和相處呢?

二是東風本田XR-V的領先優勢會擴大到什麼程度,現代IX25的市場份額已經損失殆盡了,本田的雙子星是最大受益者,福特的翼博和通用的昂克拉應產品力無緣分享,東風日產的勁客或許是個之客。

10萬以下寶駿510不可撼動

當寶駿510輕鬆逾越30000時,下一目標是成為銷量最大的SUV品種。

哈弗要多一些戰略定力,不為一時的增減所左右。長城在未來還將麵臨諸多問題,首當其衝是能源結構問題,其次是哈弗和WEY的影響問題,三是哈弗H與M的內部競爭問題。聚焦策略下的長城麵臨與別人不一樣的難點,細分布局充分與內部博弈如何化解考驗著企業,更麵臨著競爭品牌在各細分市場不斷的添加產品。

傳祺GS4的增長得益渠道的擴張,GS8的增長源於產品力和差異化定位,廣汽傳祺走上了一條健康的通路,且廣汽研究院從幕後到台前的主攻策略,將廣汽的產品和研發實力,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然形成了心智認知。在這一點上,廣汽傳祺相較吉利和長城做得更得體。

哈弗H2不僅與合資品牌打在一起,未來與長安的CS55也會正麵對撞,在CS35和CS75失勢之後長安要全力以赴的打好CS55這張牌(哈弗H2在競爭中會不會安然無恙呢),企業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整合CS35、CS55、CS75、CS95產品組合和產品力提升。

寶駿560為510做了嫁衣、東南DX7為DX3做了嫁衣,兩代產品的定位和差異出了問題,要解決這樣問題的企業不在少數,眾泰、江淮也最典型的代表,這考驗著企業對用戶的研究和對產品策劃的能力,也是企業未來可否勝出的根本所在。

奔馳GLC和寶馬X1的激增,既有多年的臥薪嚐膽,也有奧迪送來的機會蛋糕,市場競爭從來沒有假設和同情可言,奧迪不僅失去的是一個上半年,更有被分流到奔馳和寶馬那個用戶群體至少五年以上的用車周期,背後的口碑傳遞就更可以細數。所以說,奧迪在中國永遠失去了絕對領先的機會,而且還要付出更多追趕的代價,期待下一次的天時地利人和吧。

當CR-V選擇了和指南者接近的定位殺入市場,在途觀之外CR-V會成為煥發生機的新秀,它不僅會阻擋瘋狂進攻的JEEP,也會歇斯底裏的掠奪韓係SUV的市場,當然還可以鞏固自身原有的市場份額。再加上混動產品的布局,CR-V月銷2萬是大概率事件。本田和豐田對混動產品的布局,目前的優勢可能不會突顯,看未來三年的發展,前瞻布局和用戶培養,是值得大眾和通用深思的。對於燃油限製,新能源未必是唯一出路。‍

最優的途觀L與最新的CR-V相遇了,可惜之間隔了UR-V和冠道,兩者之間依然是不對等的競爭。在20-30萬的SUV市場中,正在細分和格局微調,途觀L、冠道、銳界、漢蘭達等為代表的中大型SUV,CR-V、奇騎、RAV4等為代表的中型SUV,在細分的過程中會極大擠壓韓係和自主SUV的陣營,再過一段時間趨勢會越來越明朗。

最後更新:2017-08-20 09:00:46

  上一篇:go 新車故障不斷碰撞成績倒數第一 獵豹CS10談何軍工品質?
  下一篇:go 僅賣12萬,敢叫板普拉多,眾泰T700認慫,哈弗更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