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汽車大全
FOF基金專吃窩邊草? 建信、海富通獲批產品浮現問號
姍姍來遲,被譽為公募圈中年內最大驚喜的FOF基金上周末終於撩開了神秘的麵紗,在約80隻的上報備選FOF產品池中,證監會首批批準了其中的六隻產品。
資料顯示,這6隻產品分別隸屬於6家不同的基金公司門下,它們分別是華夏聚惠穩健目標風險混合型FOF、建信福澤安泰混合型FOF、泰達宏利全能優選混合型FOF、嘉實領航資產配置混合型FOF、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FOF、海富通聚優精選混合型FOF。進一步從公司的排名上看,南方、建信、華夏、嘉實均位列公募十強,但泰達宏利基金僅排在第44位、海富通基金僅排在第49位,排名相差較大。
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格上財富研究員楊曉晴表示,第一批FOF存在的問題較多,首先,為了符合流動性新規,六隻產品回爐改合同,這勢必會影響FOF管理團隊的投資策略;其次,以穩健著稱的FOF在成立後是否追求業績排名,以及公允的業績比較基準該如何確定;最後,FOF難免會對內部基金有所側重,如何防範利益輸送是最大的看點。
六隻FOF產品終於撩起麵紗
千唿萬喚始出來,聚焦公募圈,FOF成為近期曝光最多的詞匯。那麼,何謂公募FOF呢?其實,公募FOF是指將80%以上的基金資產專門投資於其他經中國證監會依法核準或注冊的公開募集的基金份額的基金。公募FOF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投資範圍僅限於其他公募基金,並通過持有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
追尋曆史,實際上早在2014年8月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就確立了公募FOF的法律地位;2016年6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南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公募FOF進入到實質性操作階段:監管層接受申報的FOF基金包括了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混合型和其他型五種。
而截至2017年8月底,內地共有45家基金公司上報了83隻FOF產品,記者注意到,在首批獲批的6家基金公司中,華夏、南方、嘉實、海富通四家公司均為養老金管理機構,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坊間普遍流傳的說法—“FOF的一大功能是承接養老金投資的使命”。
此外,資深基金分析師常玏還分析道,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迅勐,產品數量日益龐大但產品業績良莠不齊,對此,公募FOF是一種很好的應對方案,它能促進公募產品優勝劣汰。
仔細聚焦這六隻FOF基金,《紅周刊》記者發現,各家的產品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從產品的大類策略上來看,華夏FOF和建信FOF采用的都是目標風險策略,不過其中建信FOF采用的是量化模型選基金的方式;嘉實FOF和泰達宏利FOF采用的則是風險平價策略;南方FOF采取的則是全天候的策略;而海富通FOF采取的則是類似年金的策略。
對此,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華夏基金采用了MVP資產配置模型,將美林時鍾進一步改變,值得期待;而南方、嘉實基金的產品則借鑒了橋水風險評價模型的思路,但這一模型因為存在各種水土不服的問題(最主要是債券杠杆受限)需要修正。
內部FOF對決外部FOF 誰主沉浮?
實際上,自監管層醞釀公募FOF產品起,圍繞FOF的爭論之聲一直不絕於耳。綜合《紅周刊》記者的采訪,業界對其的擔心主要包括:追求短期排名、成為營銷工具、迷信量化投資、糾結雙重收費等等,這其中雙重收費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一點。
對此,知名基金分析師王群航公開撰文指出,在首批的公募FOF中,對於自家基金的投資將是必然的,所不同的是配置數量的多少和資金占比的高低;他同時預測,未來大、中型基金公司的首隻FOF必將會對自家的基金有較多的配置策略安排。
但是,大概率吃窩邊草的內部FOF很難規避掉內幕交易或利益輸送的嫌疑。而對於內部FOF,天相投顧基金分析師賈誌也指出,內部FOF將受製於公司實力的天花板,很難突破。
不過,若首隻FOF均對自家基金青睞有加的話,或許可以暫時回避掉廣為被人關注的雙重收費的問題。其實,證監會對於FOF基金的收費早有相關規定,根據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中的規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對FOF財產中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的管理費。當然,FOF持有的其他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自然要繳納管理費,而雙重收費的爭論由此而生。
根據《紅周刊》記者的了解,實際上六家基金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宣稱其首隻FOF是全市場型的外部產品;但從披露的材料來判斷,最為接近外部FOF的應該是海富通聚優精選混合。根據公開披露的材料,海富通FOF主要投資於偏股型的公募基金,投資於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資產的比例合計為本基金資產的70%~95%;更為有意思的是,該基金明確表示要優先在獲得過金牛獎的基金產品中來選擇。
業內人士判斷,基於投資重心傾向權益類基金和從金牛獎基金中優選來看,實際上海富通基金大概率可能會做外部FOF。數據顯示,海富通基金旗下的基金資產規模約為502.97億元,其中固收類產品占比超過了三分之二,權益類產品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尷尬的是,在2015年、2016年兩年的金牛評獎中,海富通基金均是固收團隊榮膺獎項。
不過,從海富通旗下今年權益類基金的業績來看,截至9月13日,公司權益團隊所交出的成績單業績不錯,其中兩隻基金的淨值增長超過30%,兩隻基金的淨值增長超過20%,6隻基金淨值增長超過10%。但問題來了,首先公司旗下權益類基金曆年來獲得金牛獎者寥寥,其次若產品做成內部FOF,基金池中“打包操作”的結果大概率很難跑贏旗下單一績優公募。如是背景下,何去何從呢?
量化投資助力FOF幾何?
記者注意到,在某門戶網站上所做的FOF基金購買意向大調查中,相比海富通FOF,實際上建信福澤安泰混合型FOF的受關注度更低。
資料顯示,建信FOF對於權益類基金的目標配置比例僅僅為20%,而對於固收類基金的目標配置比例卻為80%,其本質上是一隻固收類FOF;不過,公司卻標榜采用量化投資選擇基金的方式來操作這隻產品,引來外界關注的目光。
對此,大金泰石識基研究院核心分析師王驊表示,從推介材料中顯示,該基金在股債上是經典的二八配置,其中股票倉位是0~30%,債券倉位是 0~95%。而通過量化模型選基,確實能夠篩選出一段時間內風險收益較好的部分基金,但如何控製回撤,尤其是類似去年年底股債雙殺這類極端情況下,如何調整資產倉位進行風險控製就是需要定性解決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去年,建信基金的FOF團隊就曾經運作過一款模擬的FOF產品,但在一年多時間的仿真操作中,該款產品實際上隻取得了一分錢的收益;考慮到這類產品不菲的人力物力成本,實際上該產品基本是賠本賺吆喝,這也給首批獲批的建信FOF前途蒙上一層陰影。
更讓人擔心的是,內地已經發展幾載的量化基金今年以來遭遇到滑鐵盧。受到今年上半年市場極端的白馬藍籌行情影響,量化基金的選股模型紛紛失靈,2016年表現優異的量化基金均遭遇到較大幅度的業績回撤,究其原因,小市值股票基於曆史表現推測出的未來上漲概率遠大於藍籌股的規律被打破。由此及彼,量化FOF是否也會遭遇極端的“盲區”呢?
除去“量化”因素外,建信FOF所著力宣傳的另一噱頭是“AI”。根據公司的資料宣傳,AI技術可以應用在擇時信號中,為倉位的變化提供更好的決策;但根據記者多方了解,AI目前在FOF中運用多為噱頭,具體效果還需市場考驗。
綜上所述,常玏總結,FOF基金將對公募基金行業的現有格局帶來衝擊。具體說來,未來可能出現無傳統產品投研團隊卻專注於基金產品配置的特色化中小基金公司;大型基金公司可能更專注於傳統投研團隊的建設,以獲得更多FOF的青睞;但走中間路線的中型基金公司或許會進退兩難……但無論如何,內地公募還是迎來了“FOF時代”!
(原標題:FOF基金專吃窩邊草?建信、海富通獲批產品浮現問號)
最後更新:2017-09-17 01: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