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9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融資租賃轉型 回歸實體經濟尋新突破

融資租賃行業發展十年來,一直將服務實體經濟與自身持續發展結合,但在新市場環境下,如何與其他金融機構有區別,差異化的服務實體經濟,成為租賃業麵臨的新挑戰。

根據戰略谘詢公司羅蘭貝格發布的《融資租賃:行業轉型進行時》報告指出,當前國內融資租賃企業多以淨利差為唯一盈利來源,商業模式單一,需求下滑、替代工具出現及競爭加劇使單一“類信貸”的業務模式不可持續。相比之下,國外許多領先租賃公司有20%以上的經營性租賃收入,或通過殘值處理或谘詢服務管理產生利潤。多位行業從業人士均認為,未來國內租賃業務將減少類信貸業務的占比,由目前的融資性租賃業務向經營性租賃業務方向轉型是大方向。

“未來逐漸轉型為以經營性租賃業務為主,提高對租賃物的殘值管理能力是未來民生租賃的轉型重點,在這樣的轉型方向下,我們將積極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即以經營性租賃業務為主體,融資性租賃業務和資產交易業務為兩翼發展。”民生金融租賃董事長周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利潤空間受擠壓

未來,中國融資租賃業上規模、拚數量的外延式擴張老路已經走到盡頭,靠傳統的融資租賃,尤其是融資性售後回租這一類業務去參與競爭,生存空間無疑將越來越小。

租賃行業在中國發展已有十年,目前已經成為租賃行業在世界上增長率最快,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柳在第四屆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上公布的數據顯示,至2017年8月底,東疆共注冊租賃公司2467家(含金融租賃公司1家,外資融資租賃公司940家,內資租賃試點企業38家,單一項目公司1374家),累計注冊資本金達3125億元人民幣。東疆保稅港區注冊租賃企業2400多家,累計注冊資本達到3200多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租賃行業的蓬勃發展類似“雙刃劍”,在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明顯的情況下,一直存在“售後回租等類信貸業務占比高”的情形,但是在行業迅速擴容,競爭激烈的新形勢下,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到極致,融資租賃企業比以往更需要轉型提高利潤率。

周巍認為,在過去的十年中,體量龐大的實體經濟對租賃的需求正在逐步得到釋放,中國融資租賃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未來,中國融資租賃業上規模、拚數量的外延式擴張老路已經走到盡頭,靠傳統的融資租賃,尤其是融資性售後回租這一類業務去參與競爭,生存空間無疑將越來越小。租賃服務實體經濟需要從租賃的本質商業屬性出發,以租賃資產為核心,依托資產信用、深入實體經濟、融入實體經濟。

在正常的經營模式下,租賃公司把資金投資到實體企業中,對租賃物進行資產管理,但目前的主流業務是租賃公司以售後回租的方式進行“變相銀行貸款”。

對於租賃行業麵臨的以上問題,多位租賃行業從業者都表達了相近的觀點,租賃企業重新回歸實體經濟,發揮經營性租賃的實際價值,才是融資租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Amembal & Halladay董事長兼CEO Sudhir P·Amembal(阿曼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中國租賃行業在做業務時,存在做類信貸融資業務的多於做實際融資租賃業務(經營性租賃)的情況。事實上,這種情況在美國也存在,美國有75%左右的租賃公司在從事類信貸業務。”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阿曼波看來,主要是因為實際的融資租賃業務對從業者有更高要求,需要對行業熟悉,且對租賃物的管理要更精細化,有些租賃公司達不到這個要求。

“新的機遇也蘊含著回歸本質服務實體經濟之中,租賃業必將發揮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最大的作用,在市場上不斷進化,最終改變我國的金融生態結構,成為與銀行、信貸、證券相媲美的第三大渠道。”天津市副市長閻慶民認為,金融要以實體經濟為主,同時要優化結構,設計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流程是優化結果,此外還要強化監管,以市場為導向。

盡管眾多參與者都擠入了租賃行業,但普遍核心競爭力不夠,大都聚集在低端的類信貸業務領域,這也是租賃公司利潤空間減少的原因之一。

Amembal&Halladay總經理ShawnHalladay認為,目前國內租賃公司存在利潤下降的情況,主要由於更多的租賃公司加入這個行業,企業不斷的將價格壓低,低到一定程度後,利潤空間就被擠壓的非常有限了。對融資租賃企業來說,企業要提高自身運營能力以及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無論是在中國市場還是某一階段的美國市場,都麵對同樣的發展過程,在租賃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產生了估值泡沫,資產估值過高,利潤被壓縮,出租人尋找新的市場和增量資源,都想深化市場的發展。

以經營性租賃促實體經濟

企業對於大型設備的投資需求以及因此衍生對使用權的需求決定了經營性租賃的優勢不會改變。

在融資租賃行業的新形勢之下,已有多家大型租賃公司在籌謀,通過更精細化的租賃物殘值管理等方式,加大經營性租賃占比,逐漸擺脫融資性租賃業務為主的情況。

“民生租賃非常看重經營性租賃業務轉型,未來會把經營性業務比例提高到50%以上。”周巍表示。

民生金融租賃2017年上半年年報內容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民生金融租賃總資產 1720.79 億元,淨資產 154.64 億元,實現淨利潤 7.43 億元。報告期內,實現“優化資產結構,大力推進‘以經營性租賃為主體、以融資租賃和資產交易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戰略轉型,成效顯現,經營性租賃和資產交易的利潤同比大幅增加。加快國內布局,服務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發展”。

周巍表示,從出租人經營的角度來看,融資租賃的本質是以利差收益為主,而金融租賃的本質則是以租金和資產處置為主,融資租賃的本質是獲得資金,而金融租賃的本質則是獲得資產的使用權。隻要經濟在發展,企業對於大型設備的投資需求以及因此衍生對使用權的需求自然會產生,這一商業本質決定了經營性租賃在企業投資決策過程中的優勢不會改變。

經營性租賃與類信貸的租賃業務,最顯著區別在於設備與資金的不同管理,而民生金融租賃在對租賃物資產管理上做了多項探索。

2017年4月,民生金融租賃與美國第三大公務航空包機運營商jetedge簽訂了三架公務機的經營性租賃協議,成為首家中國租賃公司將公務機經營性租賃給境外的公務機航空公司。

自2007年成立至今十年,民生金融租賃恰逢國內租賃市場蓬勃發展的十年,在包括公務機、船舶等行業有首發優勢。而在麵對新的監管要求、產業結構和經濟形勢,民生金融租賃也在謀求新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金融租賃一直服務實體經濟客戶領域,如重點開拓的汽車板塊、環保板塊等。在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中,更將布局與政策息息相關的行業,同時不排斥民營經濟的發展,仍以飛機、船舶和車輛為事業部製設置,此外在設備板塊布局大數據、環保和新興產業。

(原標題:融資租賃轉型 回歸實體經濟尋新突破)

最後更新:2017-09-17 02:03:06

  上一篇:go 炒作降溫 混改概念還有戲嗎?
  下一篇:go FOF基金專吃窩邊草? 建信、海富通獲批產品浮現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