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帶著疑問體驗,WEY VV7真有說的那麼好?

不管是WEY品牌還是VV7這款中型SUV,對於長城來說都是個勇敢的嚐試,這些中國品牌的向上之路不好走,一直以來都是主攻10萬元左右的入門車型市場,一下要去做15-20萬元的SUV市場對於品牌和產品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做高端產品方麵,一不小心就會走彎路,長城為此汲取的經驗和教訓恐怕比誰都豐富。被寄予厚望的H8和H9兩款中大型SUV當初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波折,盡管現如今的H8和H9早已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升級和優化,但是長城的高端之路隨之就換了種思維。做高端車型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做高端品牌,後者作為一個係統工程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挑戰也更大。

長城給出的選擇就是推出了WEY品牌,一個用創始人姓氏來命名的新興豪華品牌。其實做高端品牌或者豪華品牌最快捷的途徑就是把產品做好,如同雷克薩斯在1989年推出的初代LS一樣,WEY品牌要想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就必須把首款車型VV7做極致。為此我們找來了一輛VV7,來解開心中充滿的疑問和好奇,它的實力到底怎麼樣,真的如同其他人說的那麼好嗎?

這次我們借來的是VV7C的頂配版本,官方售價是18.58萬元。看VV7的全係車型布局,VV7S和VV7C各有三款車型,分別是豪華型、超豪型和旗艦型,其中VV7C豪華型和超豪型的價格比VV7S的對應車型低了2000元,VV7C旗艦型的價格比VV7S旗艦型便宜3000元。最入門的車型就叫豪華型,WEY果真懂得現在消費者的心理,即便是買了16萬多的入門配置車型,至少在名字上不會太跌麵兒。實際上,最入門的車型配置一點也不低,全係標配的功能包括全LED矩陣式大燈、主動刹車、防碰撞預警、ACC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全景天窗、12.3寸全液晶儀表、9寸中控觸屏、前排座椅加熱、分區自動空調等等。我們這台售價18萬元出頭的VV7C旗艦版除了上麵這些標配的功能,還裝備了一些科技配置,包括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電動尾門、真皮座椅、座椅記憶、帶12個揚聲器的燕飛利仕音響、車載空氣淨化器等等。

簡單羅列VV7的裝備不難發現,配置的豐富這個傳統優勢依然得到了延續,頗有些隻要在價格成本之內的功能,能裝的都給裝上的豪爽意味。其中的ACC自適應巡航、主動刹車這類主動安全裝備對於合資品牌SUV來說一般隻出現在售價20萬元以上的頂配車型上,但VV7做到了全係標配,這就是相對於同價位車型的優勢。

如果你是個"享受派",還可以花2000元選裝前排主副駕駛座椅的通風、按摩和腰部支撐功能。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夏天氣溫很高的話,座椅通風真心很有必要,尤其在這樣一個溫度動不動就40℃+的大夏天,真皮座椅不帶通風的話實在是有種說不出的酸爽……座椅按摩和腰部支撐的話就看個人喜好了,因為VV7的真皮座椅足夠寬大舒服,坐久了也不容易累。

VV7C和VV7S兩個版本的區別,相信很多人是一眼看不出來的。除了外形其實它們在配置上也有差異,S版總體要比C版的配置略高,多出來的就是全景影像、感應後備箱這些功能,另外S版還有看起來更加運動的外觀套件,在前後保險杠的造型以及排氣布局方麵和C版不一樣。至於選C版還是S版,就全憑個人的感覺了,對了,由於車身套件和配置的關係,S版的車身長度多出了十幾毫米,整備質量比C版重25Kg。

VV7C

VV7S

說到外觀的設計,VV7這車確實搶足了風頭,開著它的這幾天回頭率真的不低,有的人是被這個外形吸引,也有的是出於對品牌的好奇。這也和現在路上VV7的能見度還不高有關係,再過段時間等到車主們都提車了,相信就沒這麼容易引起圍觀了。相信車主們的心裏其實是很糾結的,既希望VV7能夠熱賣但又想保持住這種獨特的小眾感,這讓我想起了路虎攬勝極光剛問世時的驚豔,但真的在街上經常見到之後反倒就習以為常了。

VV7C的排氣是雙邊雙出

VV7S采用了雙邊四出排氣布局

不過VV7的整個造型還是很有未來感的,用路人的一句話就是"這個車怎麼跟個概念車似的",這樣的超前設計保證了它在短時間內不會過時。VV7的設計出自於原來寶馬M係列設計總監皮埃爾·勒克萊克之手,現在他作為長城汽車副總裁兼造型總監賦予了他對於中國品牌SUV的最新理解。由於設計過寶馬X5以及X6,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皮埃爾對於偏重轎跑風格的SUV情有獨鍾,VV7在經過他手之後也顯現出了這種轎跑般的運動姿態,像豹子一樣的車頭加上俯衝的側麵腰線,再配合向上收緊的短促車尾就是VV7的獨特風格。

但這種設計其實對於實用性是有影響的,尤其是C柱之後車尾的收攏造型,會讓後排乘客的視野、駕駛員向後看的視野以及後備箱空間受到影響。這要是放在之前,肯定毫無疑問是"設計向功能妥協",恐怕VV7為了空間和實用就不會有現在這種動感造型了。但這次WEY對於VV7的設計和功能都想兼而有之,在保證原有設計的前提下,對功能進行盡可能地完善。熘背造型導致了後風擋的麵積比較小,駕駛員在車內向後看的視野就會受到影響,VV7就直接配備了流媒體後視鏡,通過在後尾翼下方刹車燈一側的攝像頭來采集後方的影像,顯示在車內後視鏡屏幕上。之前凱迪拉克CT6也有類似的功能,這次VV7的流媒體後視鏡算是個在設計和功能之間的折中辦法。

後視鏡屏幕顯示的清晰度十分細膩,中間有光線感應器,可以自動或者手動調節屏幕亮度,這個後視鏡在平時大多數時間裏都非常好用。但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通過流媒體後視鏡判斷的後車車距和一般的光學鏡片有差別,初次使用要多留意;二是在陽光強烈時後視鏡會有輕微的反光,需要調節到合適的角度;三是在後車開遠光燈時,以及在隧道內行駛時,屏幕顯示的清晰度會受到影響。

這塊流媒體後視鏡對於內飾的氛圍還是有加分的,當然,VV7的內飾本身做得就很出色。先說這幾天體驗下來的結論,VV7的內飾用料達到了奧迪Q5這個級別的標準,內飾做工的話基本是漢蘭達、銳界這類主流合資SUV的水平,內飾的氛圍也完全是超越15-20萬元這個售價區間的。而且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也不含煳,中控台頂部的皮質縫線針腳很細密,主副駕駛靠近中間一側腿部經常碰到的地方覆蓋了軟性材質;門板上手肘碰到的地方是大麵積的皮質包覆,厚度很可觀;再有就是擋杆後方的中控係統控製旋鈕,手感很講究,轉動起來會有"哢噠哢噠"的機械響聲,像極了奧迪的MMI旋鈕手感;空調出風口的旋轉開閉也有這種金屬質感;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的大屏看著就有科技感,實際用起來還挺好用,如果中控屏幕能夠設計成可以收納折疊的就更好了。

坐起來的舒適度也是越級的水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是最直接的,就是座椅足夠舒服。VV7頂配的這套座椅在舒適性方麵真心是要給個讚,真皮的皮質很細膩,用手摸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座椅裏麵的填充比較軟,然後靠背和坐墊又很寬大,座椅坐上去會有種坐真皮沙發的感覺。就這副座椅來說,讓我坐著開長途我會很享受的,缺點就是上麵提過的,我們這台VV7沒有選裝座椅通風……腰部支撐也不能調節。如果再花2000塊錢把這幾個功能選裝上,相信你會享受VV7這套座椅的。

然後是底盤的舒適度,這是VV7的加分項。整個底盤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塊又厚又軟的布丁,碾過路麵的細微顛簸和起伏時充分發揮著它的吸振和彈性,傳到車內的振動微乎其微,即便有,也被厚實的座椅吸收得差不多了。而且底盤的厚重感很明顯,不會有單薄和鬆散的印象,這其實是個提升行駛質感的地方。VV7的底盤對於舒適性基本是全部的追求,對於車身側傾的抑製就不那麼擅長了,在快速並線和過彎時最好提前減速,不聽我的也沒關係,到時車身的側傾會讓你不由自主踩下刹車的。

最後是隔音,也就是車廂的靜謐性,VV7的表現依舊是越級水平。對於環境噪音的隔絕很到位,靜止時開關車門感覺會是兩個世界。在法定限速120km/h以下行駛時,路噪、底盤噪音、風聲這些都挺輕微,隻要不急加速,發動機轉速不拉太高的話,發動機聲音也沒有很明顯。VV7做隔音並非采用了什麼高科技,主要的方法就是依靠隔音材料,從發動機蓋到車輪輪拱、車門邊、三層玻璃,再到後備箱吸震器、備胎箱地毯等等,都充分運用了厚實的隔音材料,實際的效果確實不錯。不過,有得必有失,這麼多的隔音材料導致了VV7的整備質量上升,我們這台VV7C的整備質量達到了1.96噸,這就間接影響了VV7的動態操控和燃油經濟性。

其實動態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這兩方麵就是VV7相對的軟肋,這兩方麵的表現不及舒適性、內外設計和安全配置那麼搶眼。VV7的調校風格就不會讓人有想開快車的衝動,轉向的力度屬於中等偏沉的類型,路感會有,指向的精準不要過於奢求。刹車的風格估計是為了營造出那種"沉穩"的感覺,前半段的製動力並不明顯,真正開始釋放製動力要等到刹車踏板行程的後半段,這是個需要適應的地方。

和哈弗H7相同的動力係統在參數上有升高,2.0T發動機+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配合比較默契,主要的訴求是平順性。2.0T發動機在長城的產品體係中屬於很成熟的一款機器,用在VV7身上動力足夠,但是不會有明顯的推背感和加速的激情,2200rpm以下的低扭動力響應並不乏力,渦輪的介入動作也做到了不突兀。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為了換擋時的平順度而犧牲了換擋速度,在加速過程時會發現離合器的接合速度會比一般的雙離合變速箱慢,但是平順性就有了保障,即便是在低速狀態時,VV7的這個雙離合變速箱也不會有明顯的頓挫或者闖動。這樣的標定思路用在VV7身上倒也沒什麼不妥的,畢竟不是追求運動感的定位,不過還是希望WEY可以對這個7速雙離合的換擋動作和速度再進行下升級,這樣的話VV7在動態駕駛層麵會有加分。

接近2噸的整備質量影響的還有燃油經濟性,在我開的這些天行駛了一共700公裏左右,由於天氣很熱,期間是全程空調風量最大且溫度最低,車上有不低於2個人,途徑城市擁堵道路、城市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車載行車電腦顯示的平均油耗大約是12L/百公裏。雖然VV7的瞬時油耗是不計入平均油耗的,但在這幾天中表顯平均油耗和實際油耗相差並不大,除非你總是長時間讓車輛處於怠速著車開空調的狀態。

通過這些天的接觸,我心中的疑問也被逐漸解開。WEY品牌在VV7身上確實下了功夫,它的綜合實力不僅代表了中國品牌SUV的高水準,也是同價位、同級別車型的強力對手,16.78-18.88萬元的售價頗有些物超所值的意思。當然了,VV7遠非完美,它是一款優缺點比較分明的中型SUV。在舒適性、內飾做工用料、內外設計、安全性、科技配置等方麵的優勢不容置疑,同時在操控性、燃油經濟性方麵的短板也仍有改進的空間,但考慮到整車品質和定價,所謂的短板也似乎都可以包容,至少身邊已經有人明確表態要下手了。

對於長城,對於中國品牌來說,WEY VV7的總體表現已經給人驚喜、令人滿意,但同時,我們也希望它能變得更全麵和完善,包括即將到來的緊湊型SUV VV5。

《車轍試駕》| 作者:薑誌浩

以下是《車轍試駕》欄目近期的試駕成果:

歡迎訂閱車轍微信公眾號:cartracks

世界紛繁,我們隻呈現有價值的思考

最後更新:2017-08-20 09:08:02

  上一篇:go 38號怒懟WEY VV7:新傳媒時代的公關與真相
  下一篇:go 牧馬人珍藏版Rubicon Recon 紀念牧馬人誕生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