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6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更大風暴將至:監管醞釀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

9月5日央行證監會在內的7部門聯合發文,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被有輿論稱為“中國最強ICO監管”。然而,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一場更大的監管風暴將至:接近監管人士8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比特幣交易平台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盡快予以取締。

(東方財富網注:稍早據報道稱監管醞釀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火幣網行情顯示,比特幣跌幅擴大至逾5%,自高點跌去近2000元)

劃重點

接近監管人士表示:

比特幣交易平台已淪為非法經濟活動洗錢和莊家操縱價格洗劫散戶的通道,應盡快予以取締。

除了非法經濟和勒索,目前基本沒看到比特幣的實際應用。

用比特幣洗錢可以繞過管製將資金轉移,尤其是在中國目前還存在資本管製的情況下,針對這種行為應盡快出台監管措施。

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並非是取締比特幣。取締平台是取消比特幣與法幣大量兌換的通道。

先說說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縮寫),首次代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投資者可以簡單理解為:IPO募集的資金是人民幣,ICO募集的是比特幣;IPO發行的是股票,ICO發行的是各種代幣;IPO募集資金用於各種生產經營活動,ICO募集“資金”用於開發各類區塊鏈項目。

但ICO和IPO區別巨大!

我們知道,企業IPO是由證監會來監管的,在嚴格的上市規範和強監管之下,證監會依然能查出企業很多弄虛作假問題,有的企業可以被中止IPO進程,成功IPO的企業上市後繼續受到監管,投資者也有維權依據。

但在7部門發文之前,ICO則處於無監管狀態。也就是說,ICO發行的項目,投資者基本無從證實。一個不被任何部門監管的融資項目,這個項目是否存在首先需要質疑;同時,投資者的獲利方式是二級市場交易融到的“代幣”,可以想象風險有多大。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在向區塊鏈專業人士調研中發現,“當前高達90%以上的ICO項目涉嫌欺詐”。

有投資者已經意識到了所投的項目不過是一個龐氏騙局,但也心存僥幸,認為自己不是那個接最後一棒的人。

比特幣:前方高能預警!

有意思的是,在ICO叫停三天後,比特幣強勁反彈已基本收複失地。但關於比特幣,投資者需要注意,各國的監管措施並不相同。

目前我國監管層最關注的就是,比特幣已成為不法者洗錢手段。同時,比特幣也是地下經濟的主要支付手段。

比特幣在缺乏監管的二級市場交易,莊家操縱價格、價格波動太大,也極易讓散戶蒙受損失。

(原標題:【重磅獨家】更大風暴將至:監管醞釀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

最後更新:2017-09-08 21:32:57

  上一篇:go 比特幣大跌近7% 觸及27000
  下一篇:go 中材股份與中國建材訂合並協議 換股比例為1比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