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傳統燃油車即將麵臨死亡 專家稱要10到15年

傳統燃油汽車即將麵臨死亡。

在近日召開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公開表示中國將製定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相關研究,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

而在此之前,法國、德國、荷蘭、英國等多個國家已經公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據德國《明鏡周刊》此前報道,德國聯邦參議院以多票通過了2030年後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提案,荷蘭計劃在2025年停售傳統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美國加州提出的時間點是2030年,法國和英國則是在2040年。

傳統燃油車何時禁售?

“國家製定時間表應該會對照國際標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的規劃也有一定的參考性,我猜測大概應該在2030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各大車企正在加大密度投入新能源汽車,我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部署方麵起步也相對較早,“雙積分政策”也即將落地實施。“這可以說是禁售燃油車的前奏。”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顯示,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達到210萬輛,滲透率達7%;2025年年銷量將達到525萬輛,滲透率為15%;2030年年銷量將達到1520萬輛,滲透率為40%。“到此階段(2030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將真正變成了一個戰略性的產業、支柱性的產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誌新也曾公開表示,其中電池技術尤為重要。一方麵要做到安全的高比能量的電池,另一方麵要做到價格較低。吳誌新稱,按照規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電池單體要達到350瓦時/公斤,最終的目標能夠下降到7毛/公斤左右。“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電動汽車和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的競爭就會具有非常強的一些優勢在裏邊。”

不過,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看來,獲得這些技術上的突破並不容易,除了成本和能量密度因素外,充電時間和耐久性也要同時兼顧。“電動車性能包括可靠性與耐久性,成本,安全性與乘坐的舒適性等,如果全麵禁售燃油車,那麼到時候電動車的性能應達到燃油車的水平。也就是說鋰離子電池類車必須有高比能量新型電池,電池安全性也需突破。而燃料電池車必須大幅度提高電池係統的可靠性與耐久性,並降低成本,而且還要在電催化劑方麵取得突破,大幅度降低鉑金屬的用量,最好貴金屬用量與現在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貴金屬用量差不多。此外,對燃料電池車加氫站的建設成本也需大幅度降低。”衣寶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技術的全麵突破是需要時間的,即便大家齊心協力也需10-15年。“所以我認為2040年禁售燃油車是合適的。”

而除了考量電動汽車技術等方麵的因素外,中國國情也是一大關鍵因素。“我覺得中國停售傳統燃油車需要梯度化的時間表,停售傳統燃油車起步快、分區域、重點領域推進、特殊領域不必停售。”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指出,一是要分類推動,如目前的乘用車和客車的新能源化速度很快,而卡車的新能源仍是屬於探索階段,根據用途應該是乘用車和客車先行,卡車尤其是中重卡滯後。二是全麵禁售燃油車後燃油供需可能失衡,伴隨電動汽車份額的不斷增加,汽車對燃油需求的逐漸減少會導致燃油價格的下跌。“因此從經濟性考慮,邊遠地區和特殊領域的電動化難度大,效果也不一定好。”此外,由於中國東北西北地區電力供應有待改善,加之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還未突破低溫高溫限製,因而在這些地區也不可能一刀切的全麵電動化。“混動和插混可能是他們的過渡選擇,但過度期可能很長。”

電機驅動將與內燃機驅動並存

雖然禁售燃油車會在環保方麵起到改善作用,但是這一政策也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企業必須在產品布局方麵進行調整。“尤其是老牌企業將會麵臨較大的挑戰,因為禁售燃油車意味著產品線將麵臨全麵迭代,比如一汽集團的變速箱工廠就會麵臨轉型。另一方麵,一些全新的產品會出來,這為新創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羅磊對記者表示。

另一方麵,禁售燃油車將會使企業在利潤方麵麵臨一定的壓力。由於技術等方麵的限製,電動汽車的製造成本仍然較高,加上電動車尚處於推廣階段,這就使其麵臨較低的利潤率。“初期電動汽車必須要麵臨較低的利潤率,對於部分車型,其利潤率將隻有當前內燃機汽車的一半。”奔馳汽車財務副總裁弗蘭克·林登貝格(Frank Lindenberg)稱,奔馳計劃到2025年節省40億歐元以幫助抵消電動汽車利潤率較低的影響。此外,整個行業快速向電動汽車過渡還可能影響戴姆勒實現其銷售回報率(扣除利息及稅款前淨收入除以銷售額)。“我們仍維持10%的銷售回報率目標,但我們需要為這種過渡最準備,8%的回報率也是可以接受的。”林登貝格說。

“這個信息一宣布,各汽車企業均要進入電動車的開發,國家要引導幫助汽車企業,避免大家低水平重複,也要引導幫助汽車零部件企業逐步轉型到電動車的產業鏈中。”衣寶廉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眾多車企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方麵展開了部署。而豐田汽車早在2015年就宣布到2050年將停售內燃機汽車,屆時隻會出售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到2050年將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90%,以滿足環保目標。本田也近日宣布將與中國的大型IT企業Neusoft公司共同開發裝載於EV汽車上的電池控製係統,並將用在2018年在中國發售的EV汽車上。大眾汽車則將100萬輛電動汽車於2025年投向市場,其中有65%將在中國市場銷售,寶馬計劃到2025年推出12款純電動車,梅賽德斯-奔馳也計劃到2022年實現整體產品陣容的電氣化。

不過,盡管各大車企提出了發展電動車的計劃,但鑒於上述禁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對企業的種種影響因素,一些車企對該政策的推出也呈現了不同的態度。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蔡澈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就公開表示:“官方統計1991年至今,由於技術創新,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了70%。而如果禁止則可能自擺烏龍,因為即使全部使用電動車,也仍需要考慮發電、充電等一係列問題。”蔡澈稱,奔馳將繼續投入30億歐元用於研發新一代柴油發動機,讓現有的傳統燃油車更環保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我們將讓我們的用戶來選擇。”

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我們相信傳統燃油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會存在,未來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將會共存於市場,這會是必經的一個過程。目前,這個話題在德國也是大家討論的熱點,但我相信這與德國即將來臨的大選有關係,大選過後,大家對於該話題的討論會逐漸趨於理智。”

值得注意的是,禁止銷售燃油汽車並不代表禁止銷售內燃機,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撰文指出,有關停止生產、銷售燃油汽車的聲明指的是停止生產、銷售純粹的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將大量存在,內燃機也將大量繼續生產、使用。而從性能價格比分析,電動汽車仍處在追趕燃油汽車的階段,並未達到全麵超過燃油汽車的程度。“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幾十年內,將是電機驅動與內燃機驅動並存的階段。”

(原標題:傳統燃油車即將麵臨死亡 專家稱要10到15年)

最後更新:2017-09-14 00:17:33

  上一篇:go 炒股從娃娃抓起!監管層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試點
  下一篇:go 美元大麵積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