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7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七月銷量突破兩千,起亞K4這份成績單分數不高呀

起亞K4是與現代名圖同平台打造的兄弟車型,自上市以來,不僅與名圖同門相殘,更是受到同品牌B級車K5的挑戰,日子並不好過。

七月銷量出爐,作為起亞B級車的明星車型,起亞K4售出2875台,是六月的六倍多的銷量,讓我們不禁在想,起亞K4是要重新振作起來了?但是仔細分析了一下銷量,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

銷量分析:銷量起伏不定

我們從起亞K4在2017年的銷量走勢圖可以看出來,起亞K4前幾個月的銷量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一直保持在千台左右,不過在三、四月和六月跌破千台。

不過在今年的七月,起亞K4的銷量有所回升,突破了兩千台,銷量曲線呈現了一個極大的漲幅,這對於一直處於低穀階段起亞K4來說,無疑是有些突然的。

暫且不說起亞K4的銷量增長,反觀自主品牌來說,穩定的銷量才是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自主品牌更多是在SUV市場發力,在B級轎車上自然不如SUV那般火熱,但是即使如此,吉利博瑞依舊憑借每月穩定三千台以上的銷量,穩穩地超過了起亞K4。

綜合2017年1-7月的總銷售量來看,起亞K4在2017年1-7月總共售出了8774台,而吉利博瑞則售出了23028台,接近起亞K4的三倍。

銷量解讀:產品問題繁多

起亞K4銷量的突然增長,必然是與起亞推出的各種大幅度降價促銷計劃有關。再者,起亞K4單是以B級車的身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大幅度的降價優惠確實比較誘惑人,但是長期的降價優惠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如果優惠中斷,起亞K4的銷量誓必會再次跌入穀底,而因為定位、產品質量等造成的問題,並不是單靠優惠就可以解決的。

起亞K4產品定位不準確是顯而易見的。起亞K4自2014年上市以來,就曾因為與現代名圖同平台打造而陷入異議。

而且起亞K4定位於入門級B級車,定位介於起亞K3與K5之間,看似是進行了市場細分,其實不過是加重了“內鬥”的局麵。起亞K4不僅要應對國產、合資品牌同級車的挑戰,還需要麵對同門兄弟現代名圖和同品牌B級車起亞K5的挑戰,堪稱“腹背受敵”。

接下來是起亞K4產品力的不足。起亞K4曾將自身結構部分的安全性作為賣點,可是當歐美主流車型車身焊接方式都在使用激光焊接的時候,絕大多數日韓車係還在使用電焊,起亞K4也不例外。

歐美法規規定,車輛沒有“車身電子穩定係統”不得銷售,可是作為性價比車型代表的K4最便宜的三款車型則都沒有安裝此係統。

最後是來自自主品牌的衝擊力。起亞K4上市時瞄準的競爭對手是英朗GT、新速騰等大號緊湊型轎車以及馬自達6等入門級中型車。起亞K4一開始的目光就集中在合資品牌上,妄想通過“最便宜合資車”的名號在中國市場謀得一席之地。

但是不得不說,中國車市的發展,節奏飛快,以起亞K4的速度不禁被甩得有點遠了。眾多自主品牌崛起,並在這一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吉利博瑞就以月均3000台以上的成績,超過了起亞K4。

小結

起亞K4前邊的路依舊有些難走,雖說七月的銷量有所增長,但是它所麵對的產品定位問題,產品力不強的問題,自主品牌衝擊力等等,都會對它後續的發展造成不小的影響,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起亞K4隻是做促銷還是不夠的,必須要從自身根本出發。或許,這樣對起亞K4來說會是一個好辦法。

最後更新:2017-09-01 07:31:48

  上一篇:go GL8靠邊站,這款法係MPV才是要占領市場的節奏
  下一篇:go 蘭博基尼當道的今天,奧迪R8究竟要靠什麼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