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汽車大全
協議轉讓告別盤中交易 新三板進入集合競價時代
1月12日是新三板采用盤中協議轉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天,協議轉讓成交額較前一個交易日明顯增長,共成交12.27億元,28隻個股成交額突破千萬元。
2017年12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多項文件,對新三板分層和交易製度等進行改革,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在新三板盤中交易引入集合競價轉讓方式,新交易製度自2018年1月15日起實施。
也就是說,從今天起,盤中協議轉讓將退出新三板交易舞台,新三板正式進入集合競價時代。
首批集合競價股超萬隻
“從今天起協議轉讓正式退出新三板市場常規交易時間。”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指出,盤後仍可用協議轉讓及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此規定類似於滬深交易所的大宗交易製度,無論是做市還是集合競價轉讓方式的公司,都可以進行盤後協議轉讓,有望有效緩解未來大量新三板基金到期所帶來的二級拋壓,同時也是基金實現退出的一個有效路徑。
吳立表示,市場的參與者將重新適應分頻次集合競價這一交易方式,不過製度設計可以改善協議轉讓時帶來的定價不公允、市場不認可、監管難度大等問題,排除掉協議轉讓的釣魚單、一毛單等情況,完善二級市場的定價機製,為後續流動性改進奠定基礎。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文件規定,原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盤中交易方式將統一調整為集合競價。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新三板共有11623家掛牌公司,其中10294家采用協議轉讓方式。今天,這過萬隻股票,將迎來第一個集合競價轉讓日。
采用集合競價轉讓方式後,原創新層企業每天將撮合交易5次,基礎層企業每天收盤時段撮合1次。上述10294隻股票中,現有基礎層股票9432隻,創新層股票862隻。
雖然集合競價交易方式在A股以及“老三板”股票中早已存在,但在新三板,集合競價還是新事物,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主辦券商,都需要經曆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
為了實現平穩過渡,此前股轉公司相繼組織了6次全網測試,要求各主辦券商已開展全國股轉係統業務的經紀係統、做市係統、自營係統等參加測試,要求各主辦券商組織至少三分之一的營業部參測。1月13日,又進行了最後的通關測試。
不過,對於無法通過參與測試來熟悉交易規則的投資者來說,今天的操作顯然要更加謹慎。
有資深新三板投資者表示,由於今天是集合競價第一天,普通投資者如果對規則不熟悉,可能會出錯導致虧損,因此不排除初期出現“撿漏”案例的情形。另外,由於很多人不熟悉規則,集合競價初期的交易額不會很高,相比協議轉讓時期可能還會有所下降。他表示,集合競價肯定還會有一些新玩法,有待市場發掘。
部分企業觀望
對於集合競價可能帶來的影響,福建某協議轉讓新三板企業董事長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此次交易新規顯然是個利好,但是對於大多數新三板企業來說,影響並不大。“多數新三板企業本身是沒有交易的,交易方式的改變不會產生直接影響。真正利好的是那些價值已經充分釋放的企業,它們的交易可能更活躍,價格也會比較公允。”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也讚同此觀點,“目前市場短期沒新增資金,集合競價並沒有新的對手盤,市場交易量短期不會有明顯變化,對企業來講,放棄做市轉投集合競價多少有些風險。”他分析道,做市企業轉為集合競價的話,需要先清退公司所有的做市商,做市商稍微少一些的公司還好操作,若涉及的做市商較多很難辦,回購股份的價格如何商定也是個問題。
對於到底是選擇做市轉讓還是集合競價轉讓,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負責人彭海認為,需企業自我評估,做市實際上是做市商給公司定價,集合競價是市場定價。新規實施後,之前協議轉讓的企業對市場政策響應積極的可以先參與集合競價,畢竟集合競價給了連續競價的未來預期;做市的企業衡量自己是被低估的話,也可以采取集合競價交易的方式。
新規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看今後的市場情況。
一位掛牌公司的董秘表示,做市交易的股票價格是連續的,而集合競價的股票價格是不連續的,各有利弊,哪個更好有待時間檢驗。
集合競價規則影響的不確定性,也影響著企業的選擇。新規發布後至今,公告變更轉讓方式的企業下降明顯,許多企業此時選擇了觀望。
不過,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例擬由做市轉讓方式,變更為集合競價轉讓方式的掛牌公司,包括了聯誠發(837293)、中航訊(430109)、巨龍生物(831775)、康銘盛(834736)等。
康銘盛此前公告稱,根據戰略發展需要,擬向全國股轉公司申請變更公司股票轉讓方式,即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做市轉讓方式變更為集合競價轉讓方式。上述計劃已經過公司董事會一致通過,仍需要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截至2017年6月30日,康銘盛共108戶股東。
集合競價的到來,也讓部分人士對做市轉讓又重燃信心。此前一段時間,做市轉讓企業數量持續減少,2017年11月,僅有蓋世食品(836826)等4家企業從協議轉讓變更為做市轉讓。
從事新三板做市業務服務的李進濤告訴記者,做市轉讓屬於連續競價的一種,比非連續的集合競價更適合部分企業;目前做市轉讓的企業僅占市場企業總數的12%左右,未來6個月,可能會出現一波做市潮,“現在的很多采用集合競價轉讓的企業,可能會轉為做市轉讓。”
(原標題:協議轉讓告別盤中交易 新三板進入集合競價時代)
最後更新:2018-01-15 04: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