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汽车大全
国研中心:“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达10.6万亿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出版《构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大网络》一书。该书中的专题报告预测,2016年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计埃及)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在10.6万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之外的沿线国家投资需求约为1.4万亿美元。
这份专题报告名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需求及推进》。其中,合意投资需求指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范畴包括能源、交通及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能源和交通采用世界银行PPI数据库的定义,市政基础设施采用中国统计口径。
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报告执笔人张丽平在报告中介绍,该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比例估算方法,首先确定尽量覆盖基础设施各领域的投资和GDP合意比例,然后设定沿线国家的GDP基数和估算期GDP名义增长率,在此基础上测算总需求和年平均规模。
这么庞大的投资需求,正面临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赵晋平表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回报率低、投资周期长。10.6万亿元的需求,从现有投融资体制来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银行,投资机构,甚至有出口金融保险,商业金融机构的支持,但是要想提供足够的资金显然差距非常大,这也是推进设施联通面临的巨大问题”。
投资主体也比较单一,赵晋平表示,绝大多数是公共投资方式,政府直接承担投资责任,但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样的投资能力。
赵晋平还表示:“大家认为设施联通至关重要,但实际上少有有效政策沟通和协调的机制。”亚投行能解决基础设施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支持,但“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估等等。赵晋平表示,这些问题必须形成一个机制,通过政府间的直接对话和政策协调沟通,设法解决一些大的联通项目所面临的一些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问题。
报告也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基建投融资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挖掘与打造优质项目。但根据调研情况,由于沿线国家发展环境差异大、缺乏可靠稳定的盈利模式、地缘政治风险较大等因素,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潜在投资项目众多,但缺乏优质项目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该报告建议,坚持共建原则,以东道国为主;加强合作,改善域内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统筹和各种融资渠道的使用;在充分尊重东道国国情的前提下,发挥中国的积极作用。
最后更新:2017-11-27 1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