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國研中心:“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意投資需求達10.6萬億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日出版《構建“一帶一路”設施聯通大網絡》一書。該書中的專題報告預測,2016年到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計埃及)基礎設施合意投資需求至少在10.6萬億美元以上,其中中國之外的沿線國家投資需求約為1.4萬億美元。

這份專題報告名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需求及推進》。其中,合意投資需求指能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範疇包括能源、交通及市政公共基礎設施。能源和交通采用世界銀行PPI數據庫的定義,市政基礎設施采用中國統計口徑。

國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報告執筆人張麗平在報告中介紹,該研究借鑒已有研究成果,采用比例估算方法,首先確定盡量覆蓋基礎設施各領域的投資和GDP合意比例,然後設定沿線國家的GDP基數和估算期GDP名義增長率,在此基礎上測算總需求和年平均規模。

這麼龐大的投資需求,正麵臨資金缺口巨大的問題。趙晉平表示,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投入,回報率低、投資周期長。10.6萬億元的需求,從現有投融資體製來說,“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銀行,投資機構,甚至有出口金融保險,商業金融機構的支持,但是要想提供足夠的資金顯然差距非常大,這也是推進設施聯通麵臨的巨大問題”。

投資主體也比較單一,趙晉平表示,絕大多數是公共投資方式,政府直接承擔投資責任,但很多發展中國家沒有這樣的投資能力。

趙晉平還表示:“大家認為設施聯通至關重要,但實際上少有有效政策溝通和協調的機製。”亞投行能解決基礎設施資金需求,提供金融支持,但“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土地利用、環境影響評估等等。趙晉平表示,這些問題必須形成一個機製,通過政府間的直接對話和政策協調溝通,設法解決一些大的聯通項目所麵臨的一些製度層麵和政策層麵的問題。

報告也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基建投融資順利推進的關鍵在於挖掘與打造優質項目。但根據調研情況,由於沿線國家發展環境差異大、缺乏可靠穩定的盈利模式、地緣政治風險較大等因素,雖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潛在投資項目眾多,但缺乏優質項目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對此,該報告建議,堅持共建原則,以東道國為主;加強合作,改善域內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堅持市場化運作,加強域內外金融資源的統籌和各種融資渠道的使用;在充分尊重東道國國情的前提下,發揮中國的積極作用。

最後更新:2017-11-27 14:19:18

  上一篇:go 問題公司集中營:305起上市公司違規 倒黴孩子各個不讓人省心!
  下一篇:go 日經225指數收跌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