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汽車大全
飛度EV還是繽智EV?本田首款在華量產電動車大猜想
2017 年9月8日至10日,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天津召開,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在論壇上表示,本田將在中國"加速推進"電動化進程,並將於2018年推出首款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電動汽車。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本田汽車的總裁大多是技術部門的工程師出身,這種"技術宅"的企業文化在全世界都是相當罕見的,所以在中國市場,本田有著"買發動機送車"這樣的口碑。不過這樣的口碑,也讓中國消費者過於關注本田的傳統燃油汽車,對於本田新能源領域的成就知之甚少。其實早在1998年,本田就在美國推出了原廠壓縮天然氣轎車思域GX——後來這款車還被美國環保署(EPA)評選為"2001年最佳清潔燃燒內燃機(the cleanest-burn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車型。
此後,本田還推出了氫燃料電池車型FCX以及混合動力車Insight……尤其是本田Insight的成本控製能力相當恐怖——2009年,第二代本田Insight就以19800美元的售價成為美國市場上最便宜的五門掀背混動車,其價格折合人民幣不到13萬元……
如今,本田希望在電動車領域繼續發力,推進"全球電動化戰略"的實施。未來的本田,絕不是簡單的"買發動機送車",還有可能是"買電機送車",甚至是"買軟件送車……"
本田在中國的EV戰略領先於全球
根據水野泰秀先生的說法,本田的電動車戰略是全球化的,其中中國市場將是該戰略指導下的首個戰略推廣市場。換句話說,中國將是第一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那顆棋子。目前,中國在電動汽車、IT技術以及車聯網科技的普及速度方麵,領先於全球。
根據本田官方的構想,2018年,本田將在中國市場推出首款電動汽車,該車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和本田技研三方聯合開發,並將以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兩家合資公司的品牌投放市場,電池則會選擇中國本土供應商。從車企研發新車的周期來推測,這款本田電動汽車的開發目前極有可能進入到了工程驗證階段。
按照原本的計劃,本田在中國的新能源戰略將分三步走,第一個小目標是在中國市場投放混動版HEV車型。目前除了混動版雅閣和混動版思鉑睿以外,混動版CR-V也已經先於全球在中國進行首發,從這裏不難看出,中國已經成為現在本田環保車型的"首發站"。
第二步,是在中國市場推進本田的PHEV插電混動車型;最後一步,才是本田的電動車推進戰略。
目前歐洲已經明確了"汽車電動化"的趨勢,但相比之下,中國對於純電動車型的政策傾向則更加明顯,鑒於此,本田調整了"三步走"的策略,把在中國的電動車推進計劃提前了,也就是說,原來的"第三步",變成了"第二步",重要性也明顯增加——如果說以前本田的HEV、PHEV和EV的在華推進計劃就權重而言分別是三三開的話,那麼現在本田EV在華推進計劃的權重至少占了五成,成為了本田未來在華新能源計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有鑒於此,本田在不斷加強中國的研發體製,並且將以中國為中心引領本田全球電動車戰略的推進。本田預計在2030年左右,旗下的混合動力車(HEV)、插電混動車(PHEV)以及零排放車型將占到本田全球新車銷量總數的三分之二——其中,所謂的"零排放車型"主要是指電動車(EV),此外還有部分氫燃料電池車(FCV)。別忘了,在氫燃料電池技術領域,本田也是最強的。
本田在推出的首款電動車會有哪些特點?
根據本田的計劃,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首款本田電動車推出之後,其年銷量目標大約會在3萬台左右,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這兩家合資公司每家會分擔大概1.5萬台的銷量。除此之外,加上HEV混動車型以及未來的PHEV插電混動車型、本田在華的新能源車年銷量有可能會在8萬輛左右。
不過小編查了一下,去年中國市場上電動車銷量最好的是比亞迪e6,全年共售出20605台;而今年前8個月,北汽EC係列以28733台的年度累計銷量暫列中國電動車銷量排行榜的榜首,而排名第三的吉利帝豪EV從13712台的前8月累計銷量上看,要想在剩下4個月中達成3萬台的年銷量難度相當大……此外,無論是今年前8個月的銷量統計還是去年全年銷量統計,把持中國電動車銷量榜前10的全部是中國本土品牌……
這些信息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明年本田電動車在華上市之後,要以一個新丁的身份殺出中國本土品牌的包圍,還要殺入中國電動車銷量前三甲!如此就能看出本田的電動車野心有多大。
當然了,所謂的野心其實也是信心的體現。那麼,未來本田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電動車,到底會有怎樣的優勢特點?
根據本田官方的介紹,未來本田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電動車將會融合獨特的IT技術與車載互聯技術,其次就是具備足夠的駕駛樂趣與動力性能。
IT技術方麵,本田將與東軟集團的合作——東軟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在工業編程應用領域占據領導地位。東軟集團將為本田開發電動車的電池管理技術、車輛數據雲管理技術,以及車載互聯技術等核心技術。
以車輛數據雲管理和車載互聯作為技術基礎,本田還將積極嚐試在中國開展電動汽車共享租賃服務,本田可能會考慮與合作夥伴合作,以此來補單獨運營所帶來的專業領域儲備欠缺的短板。和目前電動車共享模式有所區別的是,未來本田可能嚐試開發一種全新共享租賃模式,將電動車、電動摩托和目前的共享單車完全"串聯"成一個整體的"共享交通"——別忘了,本田的產品強項除了汽車飛機之外,還有摩托車也是強項。
在"共享交通"模式中,消費者可以先在B點預訂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動摩托,在一定時間內其他的消費者就無法使用被預訂的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動摩托,然後消費者從A點開電動車到B點還車,再從B點騎上之前預訂的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動摩托抵達真正的最終目的地……從而真正解決"最後1公裏"的問題。
換句話說,未來的本田共享租賃,不僅有科技,更多地則是依靠服務來吸引消費者,
本田在推出的首款電動車會有哪些特點?
說了這麼多願景,不如說點現實的——本田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電動車究竟會是什麼樣?
其實早在2010年洛杉磯車展上,本田就推出了電動版的飛度(Fit)。此外水野泰秀先生曾經公開表示,考慮到研發成本,所以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的電動車會在目前現有車輛平台上研發。綜合以上考慮,有業內人士猜測,本田在中國推出的首款電動車很有可能就是電動版飛度。
但是,水野泰秀先生卻表示,本田在中國推出的首款電動車"絕不是轎車",如此一來就有意思了,既然不是轎車,那麼還有什麼車可以選?接下來,《汽車通訊社》將根據本田官方透露出來的有限信息,帶領各位玩一次推理遊戲。
根據之前披露出來的信息,麵向中國的首款電動車將是本田聯合東風本田以及廣汽本田兩家合資公司聯合開發的,而且考慮到研發成本,這款電動車將會在現有車型平台上研發。如果不是轎車平台,那麼還有可能是SUV平台和MPV平台。假設選擇CR-V平台開發電動車,廣汽本田未必願意,因為廣汽本田原本是沒有CR-V的,投產CR-V電動車就意味著廣汽本田將比東風本田付出更大的成本——無論是研發成本、製造成本還是渠道售後成本。
所以,這裏所指的"現有車型平台",一定是兩家合資公司都有的車型平台。那麼艾力紳和奧德賽怎麼樣?這個方案的可能性也不大,前麵說過,本田在華首款電動車需要考慮麵對共享租賃市場,共享租賃電動車必須具備車身小容易停放,車身輕續航裏程長等特點,對於很多新手而言,駕駛艾力紳和奧德賽這樣車長近5米的MPV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基於同樣的理由,冠道和UR-V也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那麼,答案就慢慢浮出水麵了,車身輕巧易於駕駛,非轎車,且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都有投產的姊妹車,就隻有繽智和XR-V了。其實之前已經有媒體詢問過水野泰秀先生"本田首款在華電動車是不是SUV"這個問題,水野泰秀先生選擇了沉默……
如此看來,本田在華推出的首款電動車有很大的可能是繽智EV和XR-V EV。當然了,這僅僅是個人的推理猜測,真正的答案還要等2018年才能見分曉。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3:36
上一篇:
寶馬X5優惠20萬
下一篇:
在豪車超市隻需67萬就能買到 保時捷718Cayman—入門級跑車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