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
汽車大全
都是人見人愛的小眾品牌,斯巴魯和馬自達有什麼不同?
文|曹臻
圖|曹臻、網絡
最近斯巴魯XV換代上市,我才想到這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而十一的時候,我恰好去了趟日本,我想,也許這一段行程,會有我想要的答案。
然而,從關西機場開始,到京都、大阪、奈良的幾天時間裏,我仔仔細細地在街頭尋找著HNT(Honda、Nissan、Toyota)之外的日係品牌的蹤跡,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至少在這些地方,斯巴魯和馬自達的出鏡率,甚至還不及鈴木和大發。
我相信在很多中國消費者和汽車愛好者的心裏,斯巴魯和馬自達的知名度和好感度是遠高於鈴木的;至於大發,應該還停留在當年風靡北京城的那個黃色小麵的的印象裏呢……
斯巴魯,是特立獨行的一抹微弱的亮色
或許斯巴魯都會非常懷念1990年代,那也正是日係性能車在世界車壇集體表現最為搶眼的年代,今天為車迷所推崇的斯巴魯WRX和三菱EVO就是那時候“封神”的。
憑借著在水平對置發動機、左右堆成全時四輪驅動等技術上的獨樹一幟,斯巴魯迅速收獲了全世界的熱愛。
而主力車型,比如Impreza翼豹,Legacy力獅和Forester森林人,也均是那一時代的產物。
當然,還不得不提《頭文字D》的推波助瀾。如果不是這部動漫,恐怕廣大中國汽車愛好者們對於日係性能車的了解,不至於如此深刻。
但莫怪我無情——我們的汽車世界正變得越來越無聊,或者說越來越“現實”。不僅是日係車如此,整個汽車行業都是如此,尤其在駕駛激情和賽車文化方麵日趨保守:
《頭文字D》裏那些叱吒風雲的跑車們,如今大多數都進入了博物館,再也沒有了換代的機會;
性能車在電子化浪潮中,速度越來越快,而留給駕駛者通過個人能力挑戰極限的樂趣卻越來越少,或者說,純粹的機械魅力變得越來越少;
最要命的是,出於環保節能等原因,新能源車成為了必然趨勢,性能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我本來以為,起碼在日本,馬路上應該還能見到不少性能車的。實際上,今天的日本街頭,多的是小尺寸的K-Car,多的是車屁股上貼著Hybrid標誌的HNT,就連大量的廂式貨車都會采用Hybrid動力。
偶爾在車流當中瞥見一台斯巴魯,還是力獅旅行版。而下圖中接近於微型車尺寸的斯巴魯,數量上比起翼豹還要多。隻是作為一個中國的車迷,我還挺難接受這樣一台跟運動毫無關係的斯巴魯呢。
不過,當現實主義的車型占了95%以上,在剩下那點市場裏,還要麵對馬自達、進口的寶馬、進口的保時捷,甚至還有進口的大眾高爾夫R時,“弱小”的斯巴魯要活下去,就怪不得它會製造K-Car了。
馬自達,善於用“運動”來武裝任何細分市場
相比斯巴魯,馬自達似乎更懂得如何在運動和現實之間的權衡之術。
在運動車的領域裏,其實從不缺少馬自達的身影。當年馬自達6初登中國市場,靠的就是“前驅王”的美名。時至今日,要想在前驅的範疇內挑選一台具有運動基因的轎車,除了馬自達,你還能想到誰?
但為了生存,它可以停了RX-7,停了RX-8,停了轉子的研發,轉過頭製造馬自達2和馬自達3這樣的小車,也可以製造日本街頭用以拉貨的麵包車。
而無論在哪個細分市場,馬自達都很善於將自己打造成該市場裏的運動車形象代表——並非是極致的操控享受,而是比對手們多一點就好——設計更運動一點,調校更運動一點。從最初的“前驅王”馬自達6到近年的“魂動”設計,都深受廣大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這是一種很討巧的定位,人對運動的情懷可以說是天性。關鍵在於,這些人實際上對汽車生活需求還是很現實的,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運動化的外表罷了,而非徹頭徹尾的運動。斯巴魯虧就虧在,過於強調它的運動屬性,很獨特,很招人喜歡,卻始終沒多少人敢下手了。
也因此,目前所有在華銷售的日係品牌中,馬自達的銷量總算還處於中上遊水平。
當然,從市場角度來說,比起斯巴魯,馬自達最幸運的一點在於,它早早就開始了在中國的布局。從最早的海南馬自達,到後來的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盡管從體量上看,在和中方的博弈中並未占到優勢,但好歹是進門了,國產了,為人熟知了。
未來,斯巴魯和馬自達們又何去何從?
眼下,擺在斯巴魯和馬自達們麵前的最迫切問題,或許並不是如何從小眾擴大市場,而是一個新能源化浪潮正在加速向我們湧來,會不會在這一輪的變革中出現被“拍死在沙灘上”的烈士,現在不好說。
比如近日我國出台的雙積分製度,就是新能源化道路上的又一大步。事實上,中國、美國、歐盟這地球上最大的三塊市場,都在力推新能源,誰敢不從?
斯巴魯已經意識到新能源的大勢所趨,並決定把研發重心轉移到新能源技術的開發上。
比如今年上半年,斯巴魯就公布了新能源發展計劃,說會基於現款車型開發插電式混動版和純電動版車型,第一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將於2018年問世,而首款全球化純電動車則將在2021年發布。
接下來斯巴魯麵臨了兩個問題:
第一,斯巴魯的新能源產品,何時能夠進入中國市場?
若能在2019年入市,那麼時間節點還不算晚。畢竟在華經營的大眾、福特、豐田等規模更加龐大的品牌,旗下絕大多數車型尚未新能源化,小而精的斯巴魯可以說“轉身更容易”。
第二,新能源化的斯巴魯,還是消費者心中的那個斯巴魯嗎?
作為過渡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消費者還能體驗到水平對置發動機的魅力;然而進入純電的世界,那麼斯巴魯引以為傲的整套動力係統、底盤係統以及四驅係統都將不複存在。如同孩子們玩的電動四驅車那樣,除了品牌和電池係統的差異,我們很難想象斯巴魯還會帶來怎樣與眾不同的駕駛體驗。
失去傳統的斯巴魯,何以為斯巴魯?這個看似形而上的自我追問,很快就會成為不少品牌的現實困境。
相比之下,馬自達在麵對新能源化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緊迫感。兩年前,官方還曾表示,短期內無意針對中國市場推出新能源產品,而是要繼續強化“創馳藍天”技術的推廣,在傳統發動機的研發方麵,盡可能兼顧排放與動力。
而就在我們歡度國慶的時候,豐田、馬自達和電裝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電動車的基礎技術。豐田和馬自達這兩個一直“唱衰”純電動車的品牌,終於意識到Hybrid不是時下主流,要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必須加速在插混和純電方麵的投入了。
隻不過按照規劃,他們最快也要到2021年,才會向市場投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先期規劃的年產能則是30萬台。而這個發展的腳步,比斯巴魯更慢呢。
在這場新能源的變革浪潮中,新興的新能源車品牌開始嶄露頭角;大品牌依靠強大的資源整合優勢,還將在未來占據一席之地;而斯巴魯和馬自達們的命運,讓人捉摸不透,也許最終擺脫不了被淘汰,也許就此轉型成為一家專注於技術研發的公司,又或者抓住了轉瞬即逝的一點機會,延續著自己的汽車夢。
不管怎樣,我很欣賞能堅持理想至今的斯巴魯和馬自達,所以也真心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車時代裏,依然能夠看到它們。
點擊播放
GIF/93K
最後更新:2017-10-10 10:56:55
上一篇:
保時捷Mission E路測諜照曝光 特斯拉真要捏把汗了
下一篇:
寶駿560、長安CS55、帝豪GS三車比拚,哪款更好?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