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1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特斯拉中國建廠:撩的中國粉絲心癢癢

特斯拉中國建工廠的新聞在EV圈裏的熱度,大概比得上八卦圈裏對王思聰新女友的關注熱度了。自從2016年馬斯克說計劃在中國建廠以後,蘇州,上海,深圳等地就屢屢成為八卦的主角。昨天下午,彭博社又爆料了,說這次的主角是上海。很可能本周內特斯拉就會敲定與上海方的合作,以合資方式在臨港工業區建設生產基地。特斯拉國產化有望了,Model 3的粉絲,你們也有望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快提車了。

希望這次是真的。畢竟這個謠言七七八八說了挺久的了。

彭博社報道裏也沒有透露細節信息,隻是援引接近該問題的匿名人士消息稱,特斯拉正接近達成這一協議,最快本周內宣布。

實際上,上海臨港不是第一次進入這份八卦名單了。

2月間,由金融機構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特斯拉計劃在上海開設生產基地。出的文件內容顯示,特斯拉在中國的合資生產項目已經接近敲定合作,隻待公布。該文件顯示,特斯拉與中方企業以並列大股東的身份建立產能達 50 萬輛/年的汽車生產基地,目前正在決出最後的中方投資方。

在合作細節上,特斯拉與中方投資集團雙方出資各占一半,在四個中方投資集團中,特斯拉否決了潛在的競爭對手上汽,並表示歡迎非汽車製造業的公司合資,使得最後的角逐隻剩三名選手:臨港集團、國盛集團、大電氣集團,可能會有兩家出局,也可能三家共同出資。此外,上海市還提出了兩個條件:1.將研發中心遷到上海;2.動力源配套在上海或上海周邊。

但很快上海臨港集團官方就站出來否認了這一傳聞。

大家就當看了個熱鬧。

4月,又有消息傳出。稱特斯拉一直在與上海政府就此事進行協商談判,但因特斯拉的要求太高,而一直無法落實。另一方麵,業內也分析,雖然進入中國合資生產對特斯拉的產能和銷量將有極大的幫助,但是相關法律規定,如果通過 SKD(半散組裝)或 CKD(全散組裝)的形式進口零部件並在我國組裝,在政策傾斜上不會有任何優勢,也就是說,特斯拉必須在華尋找新的汽車零部件合作夥伴,建立新的供應鏈,以達到關稅減免所需的零部件本土化率至少達 40% 的要求。

我們上一篇關於特斯拉第一個海外工廠落戶印度中詳細對比了中印兩國在電動汽車行業準入政策方麵的區別,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印度的政策開放很多,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是目前全世界這股電動汽車大潮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公布其2016年在中國的營收達到10億美元,是2015年的3倍。雖然此前有種種中國區業務不佳的說法,甚至聯係到中國區高管變動頻繁等等,但營收是最好的證明,在中國政府各種政策支持和刺激下,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發展,特斯拉作為這一行業的領頭羊,也在各種場合表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早在 2014 年 4 月 21 日首次造訪中國時,馬斯克就說過,“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可以說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特斯拉計劃在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建立超級充電站網絡、客戶服務中心、以及電動車專賣店。現在說建廠還為時太早,在特斯拉的長期規劃中我們一定將在中國建立工廠。”

所以,特斯拉是肯定要在中國建廠,去年開始頻繁傳出的各地政府討論文件,表明特斯拉在與多地政府談判協商,至少包括蘇州、合肥、上海和深圳等多地,很可能跟當年在美國建廠一樣,在多方中議價希望拿到最好的資源和政策。從特斯拉方麵來看,中國大市場如此重要,而且自身麵臨著Model 3帶來的產能局限,開拓海外生產基地也是迫不及待的事了。但是合作方到底是誰目前真的是個迷。感歎特斯拉的保密工作總是做的很好,怪不得說PR的工作壓力大。

另外,結合上半年騰訊投資特斯拉,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騰訊原來入股和諧富騰,後來撤資了。目前成為BAT中唯一沒有涉足電動汽車或者智能汽車的公司(阿裏跟上汽合作,百度開發無人車以及與現代集團合作),如果特斯拉入華,大家就又是一番有趣的格局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3:45

  上一篇:go 特斯拉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何要恢複免費充電的終身服務?
  下一篇:go 2017上海車展 阿斯頓·馬丁Rapide A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