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1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AI+醫療”前途廣闊 醫療數據或成發展瓶頸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商用尚處於萌芽狀態,但“AI+醫療”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

11月7日,科大訊飛發布關於“智醫助理”機器人科研成果的公告。公告稱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2017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測試中,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取得 456分的成績,超過臨床執業醫師合格線(360分),屬於全國53萬名考生中的中高級水平。

此次“智醫助理”機器人順利通過綜合筆試測試,在全球尚屬首次,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裏程碑。測試結果也進一步驗證,未來“智醫助理”機器人的相關技術成果將應用在醫學教育、規範化培訓、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等方麵。下一步,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將致力於輔助醫生進行臨床診療,真正服務醫療。

不止是AI機器人,在今年8月20日,由科大訊飛、安徽省立醫院聯手打造的我國首家“AI+醫療實體醫院”——安徽省立智慧醫院(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在合肥掛牌運行。根據了解,目前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已與安徽省醫學影像雲平台、安徽省立醫院醫聯體遠程會診平台完成對接,並已正式接入41家縣級醫院,未來將服務安徽省全省105個縣。

“AI+醫療”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商用尚處於萌芽狀態,但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醫療市場是人工智能規模最大以及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國內有數據顯示,2014到2016年每年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醫療企業分別達到24、37和36家,與2013年4家相比發展迅勐。

10月13日,在“雲棲大會”智慧醫療專場,阿裏健康首次對外披露了智慧醫療的進展,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簡稱浙大附一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簡稱浙大附二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下簡稱上海新華醫院),三家醫院分別簽約,加速智慧醫療的發展。阿裏健康與浙大附一院共同申報的“醫學人工智能浙江省實驗室”也正式揭牌成立,該實驗室主要是依托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建設管理的實體性研究機構。智慧醫療的發展能夠協助解決醫療需求急劇上升和供給端嚴重不足等問題。

盡管發展迅速,但“AI+醫療”還有不少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首先,基層醫療能否用得起AI技術。由於知名三甲醫院擁有積累豐富經驗的專家教授以及高精尖醫療儀器設備,對人工智能的需求不如基層醫療大,所以智能醫療的最大市場應該是基層。但是基層醫療的市場空間大且分散,很多醫院的IT係統不完善,要對接AI技術也有一定難度。再加上使用AI技術需要一定的投入,這部分的費用如果全由醫院來承擔也不太現實,轉嫁到病人身上也很難。所以對於AI需求最大的基層醫療市場要真正使用該技術,還需要政府政策等各方麵條件的支持。

其次,醫療數據的處理。人工智能醫療需要醫療數據才能夠成長,但是國內醫院的數據並沒有實現共享,是人工智能醫療發展路上的障礙。飛利浦醫療科技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勝裕在“雲棲大會”上曾指出,“中國的數據量非常龐大,但還沒有形成大數據,因為很多數據還沒結構化和標準化。這是AI在健康醫療領域應用的最大瓶頸。”

除此之外,醫療數據質量也十分重要,現在醫院裏手工錄入的醫療數據在質量上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導致真正能夠運用到人工智能的醫療數據並不多。人工智能醫療仍是新興事物,但隻有解決了數據等問題,才能夠真正突破發展瓶頸。

(原標題:“AI+醫療”前途廣闊 醫療數據或成發展瓶頸)

最後更新:2017-11-11 04:03:45

  上一篇:go 五路資金輾轉騰挪爭奪未來市場風口 結構性行情探尋主力投資新路徑
  下一篇:go 可轉債發行“火熱” 零成本打新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