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2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野釣十大忌諱,你釣魚時犯過幾點?

一忌:行為不檢點,爭窩釣插竿

野釣中最讓人心煩討厭的是:有的人,一見旁邊釣友連續釣上幾條魚,自己不找自己的原因,也不向別人討教詢問,不聲不響地提起竿子去挨身擠釣,甚至越讓越擠,越擠越爭,先打“擦邊球”後要釣窩心,一旦發生口角,還理直氣壯,不覺得臉紅。

二忌:多時漂不點,換窩就頻繁

野釣,一般習慣喂3-5個窩點,這很正常,也值得推廣。但在試釣換窩的時間差上,應按魚類一年四季不同的活動習性來考慮。在仲春後的夏秋時節,最快一般也要30-40分鍾;冬天,由於它少吃、少動,喂窩後,至少要兩個小時以上,甚至更長一些的時間才會有魚訊反應。

三忌:釣位站高坎,起魚手提線

野釣時所選的岸邊釣位或許是個斜坡土坎,或許是堆亂石橋墩,這種居高臨下的位置,雖利於看漂,但不方便起魚。尤其是在釣上200克以上的大鯽或其他大型魚時,切勿為了省時、省事而手提線。

四忌:一見中大魚,高興就犯急

中了大魚釣者在高興之餘,心急操竿不當而造成主觀失誤的現象更是常見。所以,上了大魚,釣者首先必須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態,冷靜對待,巧妙周旋。切勿犯急強拉。

五忌:不改老習慣,夏秋用多竿

很多人常年不管什麼時候出釣,總習慣用2-3根釣竿,有的甚至用4-5根手竿擺成扇型垂釣,意在竿多,窩多,釣魚多。但有時候,恰恰是這根竿子魚在“動”,那根竿子漂在“點”,抓了左邊起竿早,再抓右邊起竿晚,往往顧此失彼,竹籃打水。當然,若在初春和冬季,魚兒少吃、少動的這段時間,掛蚯蚓這類葷餌垂釣,多采用2-3根竿子,確實既不礙事,又能蠃得更多的中魚機會。

六忌:竿插石縫間,起竿用手搬

拋竿野釣,很多釣友都習慣把竿頭的鑽子深深插入硬質的泥土或石縫裏而不再用其他固竿架,起魚時,往往來不及抽竿上揚,就手握竿把朝上一撬以應急。這種起竿方式,不僅竿梢上揚的高度不夠,使本應繃緊的釣線因鬆軟而且難以帶動漁鉤有力地刺進魚嘴,還多會撬破竿頭或搬斷竿身。

七忌:釣魚一下竿,餌硬久不換

釣大魚要死守,是針對大魚比鯽魚稀少,且一般不會輕易攝食咬鉤而言。“死守”,要“死”中有“活”。即:在大魚咬鉤不頻繁的情況下,若使用麵食性素餌,更應注意其軟硬的粘性適度,否則,若怕麻煩,隻圖省事的這種固執“死守”,就很難如願了。

八忌:釣點離岸近,晃影愛高聲

釣魚要“靜”,這是因為魚類的視覺和聽覺都特別敏感的緣故。它們對突然發現岸邊映入水中的漁竿和人的晃影,或聽到較平常有異的響動及話聲,就會顯得格外小心謹慎。此時,它不僅不會輕易攝咬鉤,甚至還會很快離去。

九忌:不顧自身安全,危處去冒險

為了某處釣位,為抓脫鉤之魚,硬要鋌而走險,是野釣者最忌諱的事。

十忌:下竿無魚訊,喂窩就不停

釣魚喂窩,目的是要誘魚集聚,以便釣之。但是很多時候,撒了喂料,不一定有魚進窩,即使有魚進了窩,也不一定會咬鉤,這裏有天時、地利等諸方麵的原因。出現這種情況,釣者要冷靜地多加分析,不要片麵地認為“魚還沒有喂攏”,繼而又時不時地焦心撒喂,甚至越喂越多。這種喂法,別說食料浪費可惜,即使有魚,也會因誘料過剩使它們隻揀地下食,難咬鉤上餌。

朋友圈裏有漁具店老板或者釣場老板的,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諾亞釣魚”app,提交一下你們的店鋪地址名稱還有圖片,諾亞釣魚在後期會把漁具店和釣場推送給附近釣友的喲!趕緊免費入駐讓更多釣友們認識你的店鋪和釣場吧!釣友們也可以來諾亞曬魚獲喲!

按二維碼識別下載【諾亞釣魚】APP

最後更新:2017-10-16 19:13:11

  上一篇:go 釣魚城守將王堅:送你大餅卷魚吃 蒙哥大汗吃完就被石頭砸死了
  下一篇:go 釣魚人的月曆表,出門要看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