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
汽車大全
方星海:開放市場是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途徑
12月20日,“中國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係列講座第1期暨“CF40·孫冶方悅讀會”第8期舉辦了《人民幣加入SDR之路》讀書會。針對國內降金融杠杆風險和對外開放市場是否存在關聯和矛盾的話題,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會上回應稱,對外開放市場是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途徑。
他認為,金融風險的重要表現是國家宏觀杠杆太高,負債太多,但是如果進一步放開市場,讓更多的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的股權市場有助於化解這種風險。他舉例稱,對於M2比例太高的情況,如果人民幣國際化能夠進一步實現,就能促使人民幣更廣泛運用到海外投資中去,境外機構更願意使用人民幣投資。從這些方麵來看,化解風險和開放市場是可以密切結合起來的。
不過,方星海也強調,其中涉及到的管理難度仍然具有挑戰性,但如果能夠把控好,恰好可以利用全球資源化解中國風險,同時也能促使中國經濟上新的台階,風險也會逐漸變小。
相關觀點>>>
易綱: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應把控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20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係列講座第一期上表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應在開放過程中注意節奏、把控風險、提高質量。
易綱稱,人民幣加入SDR是重要的裏程碑及新的起點。“我們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距離成熟有效的市場還有一定差距。今後我們將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縮小與一流金融市場的差距。”
“中國想創造一個環境,與各國貨幣公平競爭。通過人民幣加入SDR,企業會逐步認識到使用人民幣有諸多便利。”易綱強調,人民幣最終國際化的過程一定是市場的選擇,隻有這樣才會造福各國人民和企業。
易綱表示,中國經濟開放有“三駕馬車”,即貿易投資對外開放、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及減少外匯管製,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缺一不可、協同共進。資本的管製應該放開,但如果走得太快,又有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應當思索怎樣使得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製真正反映市場供求,成為真正的金融穩定器。‘三駕馬車’哪一個方麵走得冒進,其他方麵不配套,都可能產生問題。”
易綱坦言,開放的過程帶來了風險,但開放並不等於風險,這方麵需要權衡。我們需要考慮風險的可控,在開放的過程中提高福利與效率,同時不斷提升對外開放質量。“人民幣可兌換在逐步推進,目前官方沒有設定時間表。可兌換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漸進的過程,並非隻有可兌換、不可兌換兩個極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會出於某種需要,在體製、法規上有限製。”(來源: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動態>>>
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打牢專業基礎 提升一線監管能力
證監會: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尚未啟動
明年嚴打風向!證監會高層連續發聲 對欺詐發行絕不姑息
最後更新:2017-12-21 12: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