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特斯拉來華建廠傳言再起,這些概念股應聲上漲

10月23日,受“特斯拉來華建廠”消息影響,特斯拉概念股集體走強。截止收盤,旭升股份漲停,長信科技、國機汽車、天汽模、保隆科技、三花智控、宜安科技等股漲幅居前。

事件經過

10月22日,媒體報道稱,特斯拉已和上海市政府達成協議,將在上海自由貿易區投建一個獨資工廠。如果該協議達成,那麼將是中國政府首次允許國外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建立獨資汽車工廠。對特斯拉來說,此舉將縮減生產成本,但需向中國政府繳納25%的進口關稅。

特斯拉官方對此表示,目前正與上海市政府商討在當地設廠一事,並預計將在年底前發布詳細報告。

然而就在23日,有國內媒體稱,上海市政府負責電動汽車項目的官員表示,沒有就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全資製造廠簽署協議。

為什麼要來華建廠?

特斯拉從不缺關注度。

近兩年來,特斯拉先後多次被傳確認在華合作夥伴,不同的“緋聞對象”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層出不窮的傳聞也從側麵印證了一件事:雖然來華建廠一事始終沒有被官方確認,但一直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特斯拉的必然選擇。

2013年,特斯拉進入中國。如今,中國已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本土市場美國。

根據特斯拉財報,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銷量達1.04萬輛,營業收入達10億美元,占總營收近15%;2017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為2.54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占比近20%。

截至2016年末,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加上政府的推動政策,未來3到5年,中國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還會進一步提升,這樣的環境十分有利於純電動車車企特斯拉的發展。

麵對巨大的市場,產能不足就成了限製特斯拉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

2015年,特斯拉總體產能略高於5萬輛;2016年,特斯拉產能雖然提升不少,但仍然隻生產了8.39萬輛,未能超過10萬輛。

打個比方說,特斯拉最新車型Model3於2017年7月上市,剛上市就接到40萬輛的訂單,但即使Model3的月產能如同特斯拉CEO馬斯克的預期,到今年年底能提升到2萬輛,40萬輛的訂單也要到2019年年中才能消化完。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來華建廠一方麵可以提高其產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增加銷量;另一方麵,本地生產能夠降低其製造成本,提升公司在快速成長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中的競爭力。

合資or獨資?

如果特斯拉來華建廠,會選擇合資還是獨資呢?

此前,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廠商,最終都與中國廠商合資建廠。對於海外廠商而言,此舉的好處是本地化生產不需要繳納25%的進口關稅,但另一方麵,也必須與中國廠商分享利潤和技術,利潤通常是五五分成。

特斯拉現有的全進口模式,也正是由於較高成本和各種稅費,價格比原產地價格高了近50%。這使得特斯拉的主要受眾局限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中心城市的消費者。

特斯拉如果選擇合資,將不需要繳納進口關稅,銷售價格就很有可能同別的合資車一樣,變得平易近人,對銷量會有提升作用。

然而,銷量增長帶來的利潤增長,也會被合夥的中國廠商分成,這或許不會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特斯拉所希望的。

反過來說,如果特斯拉選擇獨資建廠,雖然實現了本地化生產,但其產品在上市銷售時,仍將作為進口產品,需繳納關稅,在這方麵,特斯拉很難拿到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和目前的全進口模式一樣,獨資工廠產品的進口關稅,還是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特斯拉將無法取得價格優勢。還有一個問題是,海外車企在中國獨資建廠難度很大,目前還沒有先例。

但是,獨資建廠的銷售利潤100%歸特斯拉自身所得。而且銷量是否真的受到價格影響,還是未知數,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在國內確實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即使是賣100萬元,也不愁沒人買”。

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根據彭博社最新數據,截至目前,特斯拉在華大概占有9%的純電動車市場,排名第4位,僅次於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及江鈴汽車。

如果特斯拉來華建廠,會對中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造成衝擊嗎?

有業內人士表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普遍在10萬元左右,遠低於特斯拉的價格,其消費者和特斯拉的消費者並不一致。所以特斯拉來華建廠,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不會有明顯影響。

記者吳鳴洲

最後更新:2017-10-24 00:16:47

  上一篇:go 三款口碑較好的合資SUV介紹,漢蘭達再也不是惟一的選擇了
  下一篇:go 10萬自主SUV博越月銷超兩萬,長安CS75傳祺GS4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