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汽車大全
特斯拉“負麵”纏身 造車企業新一輪大洗牌來臨,2019見分曉
700多員工解雇、1.1萬輛新車召回、量產遠低目標,特斯拉最近有點兒煩。
損失元老、經曆“生產地獄”、召回1.1萬輛新車、就在Model 3產量擴張之際,突然裁員數百人……曾經風光無限的特斯拉最近似乎有點兒“背”字當頭。
借此機會,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記者以時間軸的方式整理了特斯拉這幾年來被媒體公開報道的“負麵”消息,擺在馬斯克麵前的難題或才剛剛開始。
“負麵”新聞纏身特斯拉賭局愈發凶險
Model 3產量不及預期 三季度僅生產260輛
日前,特斯拉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特斯拉原計劃生產1500輛Model 3,但實際上僅生產了260輛,交付用戶的則隻有220輛,遠低於預期。
特斯拉
分析認為,即便後續的生產目標能順利實現,但現在已經預訂的約50萬輛,最快也要在明年底才能全部完成,預訂者要等上很長時間才能開上他們預訂的Model 3。更為不利的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透露有6.3萬人取消訂單。業內普遍擔心,當預訂者發現需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見到他們預訂的Model 3時,部分預訂者可能會選擇取消訂單,轉而選擇其他汽車廠商的電動汽車。
麵對特斯拉Model 3產量仍低於預期的現實,CEO馬斯克決定把純電動半掛卡車的發布日期推遲到11月16號,這是其第三次推遲半掛卡車的發布。
1.1萬輛新車被召回
特斯拉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1.1萬輛Model X多功能運動型車,這些車輛的後排座椅可能存在安全問題。特斯拉表示,在2016年10月28日至2017年8月16日期間生產的一些ModelX車型的第二排折疊式座椅中,有少量纜線可能需要調整。此次召回的車輛大約占3%可能存在問題,該問題是在內部測試中發現的,但還並沒有收到客戶車中發生這種情況的任何報告。
700多員工被解雇 事先並未通知當事人
10月13日,據美國加州媒體《聖荷西水星報》報道,特斯拉公司解雇了包括工程師、經理人員及工廠工人在內的數百名員工。被解雇的員工數預計為400至700人之間,具體涉及的員工人數特斯拉方麵拒絕透露。
報道稱,此次解雇事件正值該公司力圖將其新款Model 3汽車的產量增加5倍,打入更廣闊市場的關鍵時刻。此前,特斯拉未能實現該款低成本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第三季度僅生產260輛,不及此前生產目標1500輛的1/5。
二季度特斯拉一共虧損3.36億美元
就在備受期待的Model3產量遲遲不見起色之時,特斯拉的燒錢速度卻越來越快。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一共虧損3.36億美元。此外,據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Sacconaghi統計,預計特斯拉今年將燒掉47億美元;這家公司從上市至今年年底,預計將燒掉106億美元,這對於一家市值接近600億美元的公司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特斯拉財報數據
多名高管離職
華爾街見聞文章指出,據金融博客ZeroHedge統計的數據,特斯拉今年有16位高管離職。9月底,特斯拉業務發展副總裁Diarmuid O Connell宣布離開供職11年的特斯拉,成為近來離職的數位高管之一。
O Connell不僅是除了馬斯克之外工作時間最長的高管之一,也是特斯拉與汽車經銷商就直銷問題“作戰”的關鍵人物。
年初至今,CFOJason Wheeler、DeepakAhuja相繼離職,“棄蘋果投特斯拉”的“Swift之父”ChrisLattner也在入職後六個月即離職。
特斯拉還麵臨著來自工廠員工的持續不滿
據悉,特斯拉即將於11月參加美國全國勞資關係委員會(NationalLabor Relations Board)舉行聽證會。今年4月,汽車工人聯合會和3名特斯拉員工分別提交了投訴,指控特斯拉強迫員工簽署強製性保密協議,阻止員工組織或討論他們的工作條件;特斯拉的安保人員和人力資源員工恐嚇哪些試圖派發工會傳單的員工。
燃起熊熊大火的Model S
而此前,特斯拉自動駕駛先後在美國、中國帶來車禍,更讓其Autopilot技術路線非議不斷。此外,特斯拉被指“強迫”事故車主簽保密協議遭調查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廠家處理投訴時不夠“溫情”,也增加了另類負麵新聞。這家近年發展迅速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一而再再被卷入漩渦。
負麵、虧損背後,特斯拉產能困局懸而未決
說到產能,估計其他家跟特斯拉同樣在煩的也不少。比如 FF 先前傳來的工廠停工,放棄沙漠建廠,又到高管離職,都跟融資不到位有很大關係;連老牌公司通用旗下的雪佛蘭,其純電動車 Bolt EV,也傳出來產量非常有限,到年底也不過幾百台。
財報披露,特斯拉在第三季度交付了26150輛汽車,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5%。其中,有14065輛Model S、11865輛Model X,220輛Model 3。特斯拉由於產能和零部件供應方麵的限製,Model 3的生產方麵遇到瓶頸,量產低於預期。“盡管加利福尼亞汽車廠和內華達超級電池工廠中的絕大多數製造子係統都能夠以更高的速率運行,但少數子係統所需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特斯拉方麵稱。
“Model 3量產不足是意料中的事。”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證券分析師說,該人士長期關注特斯拉經營。在他看來,特斯拉是汽車行業的新入局者,相較於此前Model係列小批量的需求,Model 3的需求已經超過10萬輛,屬於大批次的集中量產,需要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而特斯拉在汽車製造工藝、供應商整合、渠道拓展等方麵經驗不足,一個零部件的問題就可能造成整個汽車的產能爬坡出現問題。
特斯拉model 3
至於特斯拉去年公布的51.8萬輛Model 3的訂單,今年9月,特斯拉對其說法悄然變為45.5萬輛。期間有媒體曝出,有6.3萬人取消了訂單。一再的“失信”於公眾,似乎在側麵反映了馬斯克對市場的預判不足。一句“有信心在短期內解決生產瓶頸的問題”的概括性表態,很難給用戶或者投資者信心,馬斯克還需要著手解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
按照特斯拉的規劃,Model 3將於2018年低開始在中國市場交付。以特斯拉美國工廠目前的產能來看,中國消費者或難如期拿到產品。另一方麵,中國政府對實體經濟的鼓勵政策,似乎也吸引著馬斯克的目光,特斯拉在中國設廠的“努力”不曾間斷,除了早期落戶蘇州的傳言,亦有今年6月選址上海的“烏龍事件”。但特斯拉在中國本土量產的“捷徑”短期內或難實現。
特斯拉在汽車市場的遭遇體現了互聯網造車麵臨的巨大困難。汽車是一個有數萬個零部件的產品,涉及到巨大的產業鏈,而互聯網造車企業缺乏這些經驗,更難以找到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這就導致生產過程中應變能力較弱、製造成本高昂、品質控製問題等,最終導致產能難以達到它們的預期規模。
洗牌已發生 2019年見分曉
隨著造電動車的電池、電控、電機等核心技術的成熟,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必定是未來的一大趨勢。當 2019年這個“緊箍咒”越來越近時,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造車企業的新一輪洗牌已經悄然發生。
奇瑞
當前,國內廠商如奇瑞已發布了歐洲計劃、一汽奔騰未來旗下一係列的新能源車計劃,國外的廠商如保時捷發布Mission E計劃,奔馳跟特斯拉造緊湊型電動車、豐田與馬自達合資成立EV技術等等。可見,隨著多家國內外廠商發力電動車,當2019年“雙積分製”的大限將至,必將迎來電動車產品的一個爆發年。無論中外造車公司,都想分一杯羹。
分享到朋友圈,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讀者!
最後更新:2017-10-17 19:25:55
上一篇:
幾個意思?特斯拉裁員進行時
下一篇:
榮威RX5有多安全?看看碰撞實驗的結果分析就知道了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