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釣魚_釣好魚
野釣窩料這樣配,打完窩你就可以就等上魚了!
(一)虛實兼備
虛,指的是粉末狀物質;實,指的是顆粒狀物質。二者合二為一。餌團投入水中後,粉末狀物質霧化快,會在水中形成一片粉末狀霧區,以吸引周圍的魚。顆粒狀物質沉入水底,可供遊來的魚食用。由於顆粒十分小,魚難以一時吃得很多,吃不飽,可是又舍不得離去。這時釣魚人投下釣餌,釣餌的質量比誘餌更高,不願離去的魚一旦發現釣餌,便舍去吃著很費勁的小顆粒誘餌,去吃鉤上的釣餌,正好中鉤。
若隻有粉末狀物質,而無顆粒狀物質,魚不會留得久,因為粉末狀物質漂散開,不容易集魚;若隻有顆粒物質,魚發現的慢,誘魚效果差。所以配製誘餌時應本著虛實兼備的原則,既用麥麩類粉末狀物,也要用碎玉米粒、小米類、餅塊類物質。
(二)一定要有氣味
魚的嗅覺十分靈敏,魚在水中發現食物往往是先用嗅覺。一旦發現自己喜好的氣味,便循著氣味的散發的方向遊來。因此,配製誘餌一定要注意氣味這個原則。通常用得最多的氣味是香味和甜味。
(三)使用的原料要潔淨
不使用腐爛變質的原料,即使使用臭味餌,腥味餌,也不能使用糞便類的物質。有些原料有輕微的毒素,宜少量使用,要選用新鮮,清潔的物質來配製誘餌。
(四)吃不了,吃不飽,不想跑
這也是配製餌料的一個重要原則,其意思是,配製的誘餌時魚吃不完,也吃不飽,可是又舍不得離開。若是一次投很多的誘餌,魚吃飽誘餌就對釣餌不感興趣了。這就是為什麼在配製料時常用粉末狀的和小顆粒狀的物質(如麥麩,小米)的原因,這就要求釣者在投放誘餌時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的太多,應在投了第一次後,等適當的時間繼續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窩內始終有誘餌,可始終是那麼一團,這樣才真正起到誘魚的作用。
(五)隨機應變,靈活運用
配製誘餌或使用釣餌應遵循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的原則,根據水情,魚情酌情增添或減少餌料成分,如養魚場的魚吃慣了主人喂的飼料,釣此處的魚應以該處的魚飼料為主,適當的加些自備的餌料。
(六)以一種氣味為主
配製餌料時應突出一種氣味,不能將多種氣味混合,否則餌料產生怪味或無味,魚不咬食,白白浪費餌料。
氣味的濃淡應注意一個“度”,過於濃烈的氣味魚不喜歡,氣味的濃淡往往與氣候,水溫,水質有關。在水質較好,水中食物豐富的水域垂釣,餌料的氣味應淡一些,若水質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節釣魚,餌料的氣味應濃一些。
(七)少而精
配製誘餌有許多原料可以選用,但並不是原料的種類越多越好,應以一兩種原料為主料,在加些輔料即可。例如,以粉狀物的麥麩,豆粉和顆粒狀的小米,碎米為主料,然後再加些有針對性的餌料,藥酒等,在此期間,我會加一些小藥,小藥的話我一般用的“劉老釣秘誘”,用了很久誘魚效果非常的不錯,不知道用啥的可以百度下這個“劉老釣秘誘”,這個小藥對於嗅覺刺激大,冬春季使用效果很好。同時應主次分明,以主料多,輔料少,盡量做到少而精
最後更新:2017-10-08 0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