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1263隻基金單一持有人占比超50% 債基占多數

按照《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中“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超過20%需要定期報告披露”要求,多家基金公司在基金二季報中披露了這一情況。數據顯示,差不多涉及絕大多數基金公司,相對來說,債券型基金占多數。

統計顯示,根據2017年二季度公告中關於單一持有人超過20%的信息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單一持有人比例超過50%的基金共1263隻(分級算一隻),規模近2.19萬億,分別由99家基金公司管理。

數據將單一持有人比例超過50%的基金視作“定製基金”,合計超過2萬億的規模占二季度公募基金市場總規模的21.7%,其中,債券型基金達到1.25萬億。從資金來源看,券商係和銀行係資金為定製基金的資金主要來源。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不少基金二季報中公告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超過20%。如某量化基金二季度機構贖回550萬份,但二季度末仍持有1.31億份,占比56.45%。此外,目前看絕大多數基金公司都有基金單一持有人占比超過20%。

各大基金不僅在季報中披露了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還會提示其中的風險。例如,一隻短期理財基金宣布,基金份額持有人較為集中,存在基金規模大幅波動的風險,以及由此導致基金收益較大波動的風險。

此外,有基金公告的風險更為具體。例如,若出現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基金份額總份額的20%,麵臨大額贖回時,可能導致基金在短時間內無法變現足夠的資產予以應對,可能會產生基金倉位調整困難,導致流動性風險;還可以出現因巨額贖回導致基金管理人可能暫停接受基金的贖回申請等;或可能使基金資產淨值受到不利影響;或因基金淨值精度計算問題導致基金淨值出現較大波動;或因基金資產規模過小,可能導致部分投資受限而不能實現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目的及投資策略;也存在導致基金資產規模過小,基金麵臨合同終止清算、轉型等風險。

據悉,去年基金“機構化”趨勢導致眾多委外定製基金出爐,委外業務成為基金公司產品布局發力點,委外定製基金產品數量規模暴漲,也暴露出基金流動性風險等弊端。因此,今年監管層對此類基金進行嚴格監管,要求公募基金“去通道化”。

此外,監管要求,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占比超50%的存續基金,管理人後續將不得再接受單一投資者的申購,其他老基金也要努力滿足單一持有人不可以超過50%的要求。投資者也需要警惕這類基金的風險,小心機構集中贖回帶來的風險。

(原標題:1263隻基金單一持有人占比超50% 債基占多數)

最後更新:2017-07-25 06:47:36

  上一篇:go 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跌0.60美元
  下一篇:go 重組成功 *ST常林月底恢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