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財經資訊
中國證券市場上周新增投資者數31.31萬 環比減少4.3%
中國證券市場上周新增投資者數31.31萬,前值32.72萬,環比減少4.3%。
【延伸閱讀】
適當性新規實施倒計時 證券機構“三步走”保護投資者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製度是涉及證券期貨投資管理的一項基本製度,這項製度將於7月1日開始實施,剩餘的準備時間不到一周。該規則旨在“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明確經營機構的適當性責任,為保護投資者權益增加了一道防護牆。
多家券商機構的負責人指出,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製度是保護投資者的政策設計,強化了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約束,規範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行為,有利於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而投資者的交易自由不受限製。
強化對投資者的保護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指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在開展業務時,必須根據投資者不同的財產收入狀況、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經驗、投資需求和產品或服務的不同風險等級等情況提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即將於7月1日實施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正在各領域中被進一步細化。
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正在《辦法》的基礎上,緊鑼密鼓地對更加細化的《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進行內部意見征求和醞釀。據了解,相關指引擬以分類分級的方式,對不同投資者、金融產品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即將實施的新規與之前協會頒布的指引,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由自律規則上升為證監會的部門規章,有極強的約束性。”中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規要求經營機構更加盡心盡職,將產品的風險屬性充分披露,使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明白理解自己所投資的產品,與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相匹配。
該負責人指出,投資者適當性製度的核心目的在於投資者保護,特別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小投資者在專業水平、風險承受能力以及了解信息的渠道等方麵與專業投資者、機構投資者都有明顯差距,相對經營機構而言通常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相對弱勢的地位。
證券機構三步走
《辦法》明確要求經營機構全麵了解投資者情況、深入調查分析產品或服務信息,科學有效評估,將適當的產品或服務銷售或提供給適合的投資者。
具體來看,《辦法》要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三步走:第一步是全麵了解投資者的信息,確定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第二步是要求證券經營機構充分考慮產品或服務的重要風險屬性並確定產品或服務的風險等級,向普通投資者充分揭示產品或服務的風險因素。第三步是對普通投資者是否適合產品或服務提出明確的匹配意見,幫助普通投資者正確認識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或服務風險等級之間的匹配關係。
針對普通投資者,《辦法》還強調了證券經營機構不得“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或者服務”等底線性要求。
“這些特殊要求,並不是為了限製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權利,而是為了讓普通投資者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以及不匹配情況有進一步的認識,能夠充分考量自身情況,冷靜思考,審慎決策,是為了讓經營機構更加約束自身的經營行為,避免不適當營銷。”中信證券相關人士指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程序複雜一些,不是為了限製交易自由,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明明白白做投資。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券商都在準備相應的係統改造,全麵梳理內部適當性管理製度和流程,以確保一周後新規落地的平穩實施。以中金公司為例,該公司已製定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內部控製製度,包括建立投資者評估數據庫,加強對投資者分類、產品或服務分級的動態管理,通過信息係統的設置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在營業部現場對投資者進行的告知、警示,應當全過程錄音或錄像等。(來源:證券時報網)
最後更新:2017-06-27 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