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8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震蕩行情或將延續 高淨值客戶謹慎看待後市

在經曆了年初以來的春耕行情後,A股在二季度的波動幅度明顯加大,滬指最大振幅接近10%。在震蕩行情中,雄安概念曾一度表現驚豔,但在經曆短期波瀾後又重歸沉寂。以次新股等為代表的題材股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高淨值客戶在股指大幅波動中很難獨善其身,二季度出現虧損的比例大幅增加。高淨值客戶整體倉位下降,也反映出他們對未來市場趨勢的判斷較為謹慎。

對於三季度市場走勢,投資顧問整體認為仍將以震蕩為主。與此前的調查結果類似,有接近八成的投顧仍看好三季度滬指將小幅上揚,在3000點至3300點之間徘徊。在A股納入MSCI指數後,投顧更看重中長期A股估值國際化及海外增量資金的複合影響。

1、對三季度經濟預期較為謹慎

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經濟增長率回升,可謂開局良好。此外,對於剛剛過去的二季度,機構普遍預計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預計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8%。

但是,對於中國經濟是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崛起還是中長期周期中經濟下行的短暫反彈的爭論卻從未停歇。調查顯示,投資顧問對於三季度宏觀經濟基本麵的預期仍然較為謹慎。其中,有61%的投顧認為,三季度宏觀經濟仍將麵臨下行壓力,但整體有望保持穩定,這一比例較二季度小幅上升了1個百分點。同時,認為三季度“在供給側改革等政策的合力推進下,宏觀經濟回暖”的投顧占比為24%,較二季度明顯下降了7個百分點。

基於上述謹慎判斷,有接近30%的投顧認為,如果三季度宏觀經濟出現下行壓力,將降低股市風險偏好。不過,也有33%的投顧判斷,由於中國經濟長期“L”型走勢已在預期之內,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對股市估值的影響將逐步減弱。

就目前宏觀政策狀況而言,有41%的投顧認為,目前宏觀政策仍將保持收緊態勢,這在所有選項中獲票率最高。認為宏觀政策適度的投顧占比則由上次調查的占比52%快速下降至本次調查的29%,下降幅度位列所有選項中第一。

另一方麵,雖然宏觀經濟對包括股市在內的資本市場具有重要影響,但在接受調查的投顧眼中,三季度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如何加大改革政策力度。數據顯示,有39%的投顧認為,包括供給側改革在內的各項經濟改革措施落實奏效,將是推動三季度股市走強的最主要因素。與此對應的是,有29%的投顧認為,改革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可能是三季度股市麵臨的最大風險。

2、貨幣政策放鬆預期較低。

二季度,在經曆6月市場資金麵平穩過渡後,市場人士高度關注下半年貨幣政策。調查結果顯示,投顧普遍認為三季度貨幣政策放鬆的可能性較小,這一判斷也與上一季度的調查結果相類似。

有47%的投顧認為,三季度貨幣政策將有所收緊,較上一季度調查結果上升2個百分點,仍然是獲票率最高的選項。有約40%的投顧認為,三季度貨幣政策將保持不變,較上一季度投顧對這個問題看法的結果基本相同。

與此同時,投顧的主流觀點認為,三季度難現降準、降息等大規模寬鬆性貨幣政策措施。約有半數的投顧認為,三季度將不會有降息或降準,央行或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市場流動性。

這一判斷結果與海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變化動向密切相關。今年6月,美聯儲宣布實施年內第二次加息。主流機構觀點認為,如果美聯儲未來加息次數超過市場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將導致國內貨幣政策的被動收緊。對此,也有54%的投顧判斷,美聯儲在下半年將繼續加息。

在美聯儲加息對A股的影響判斷上,超過四成的投顧認為,由於A股結構及市場環境相對封閉,美聯儲加息不會影響A股市場的短期波動。也有15%的投顧認為,由於市場對此早有預期,即便未來美聯儲加息,也不會對A股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

1、近八成投顧看漲三季度行情

在第二季度,市場經曆了明顯的回落,在6月後逐漸震蕩企穩,上證指數最終小幅回落0.93%。投顧普遍認為,在經曆了二季度的“回落-企穩-回升”後,股指有望在三季度重拾升勢,但未來行情仍將以震蕩為主。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78%的投顧看漲三季度行情,這一占比與上一季度持平,並在最近四個季度的調查結果中並列排名第一位。

對股指具體漲幅的判斷上,有62%的投顧認為,三季度上證指數累計漲幅在5%以內,這一預期也成為當前投顧的一種主流看法。不過,也有16%的投顧認為,滬指可能出現超過5%以上的漲幅。另一方麵,有8%的投顧認為,三季度滬指將基本持平;有13%的投顧認為指數將出現回落。

在4月初,在雄安概念推動下,滬指曾一度上攻去年末高點,但最終無功而返。因此,3300點位附近也成為滬指突破之前需要首先邁過的一道坎。雖然目前滬指已反彈至3200點左右,但超過六成的投顧仍認為,3300點附近將成為三季度滬指波動的區間上限。與此同時,由於滬指多次在3000點附近企穩反彈,這一整數關口也被約66%的投顧認為是三季度滬指波動區間的下限。

同時,接受調查的大部分投顧認為,未來市場將不會出現單邊上漲或單邊下跌,預期A股仍將保持震蕩行情。其中,有47%的投顧認為,三季度指數將反複震蕩,市場保持結構性行情;另有36%的投顧判斷,三季度大盤可能會呈現“前低後高”走勢。

2、藍籌股仍被看好

今年初以來,市場格局出現了明顯分化,其中以“漂亮50”為代表的績優藍籌股走出了“強者恒強”的走勢,但部分缺乏業績支撐的中小盤個股卻遭遇了殺跌。針對三季度市場風格是否會發生變化,投顧們普遍認為,藍籌股將繼續走強,但隨著題材股估值逐漸下跌至其合理位置,二八分化的市場格局將可能有所弱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投顧認為,二八分化的市場格局在三季度將會弱化。不過,在究竟是藍籌股回落還是題材股企穩占據主導的判斷上,有40%的投顧認為,藍籌股將繼續走強,題材股可能出現企穩。另有12%的投顧認為,二八分化的市場格局將持續;有10%的投顧認為,二八分化的市場格局將持續逆轉,但占比相對較低。

基於上述判斷,投顧最看好藍籌股在三季度的投資機會。其中,約有30%的投顧看好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另有21%的投顧看好三季度消費白馬的投資機會,有10%的投顧看好強周期板塊,有26%的投顧認為三季度新興成長板塊最有投資機會。

盡管如此,投顧對新興成長股的判斷還是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數據顯示,有70%的投顧認為,目前新興成長股風險適中,這一比例較二季度初大幅上升了18個百分點。同時,認為新興成長股風險仍然偏高的投顧占比也從上次調查結果中的23%降至最新的17%。

同時,在對藍籌股、周期股的未來走勢研判上,投顧在總體上延續了此前的樂觀預期。有50%的投顧認為,目前藍籌股估值依然偏低,仍具有投資價值。另外,超過半數的投顧判斷,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周期股基本麵將持續向好,推動周期股股價繼續上揚。

3、次新股恐難再現火爆行情

在二季度A股調整過程中,次新股板塊跌幅靠前,部分個股在結束一字漲停後隨即掉頭向下,調整態勢較為明顯。對於三季度次新股的整體市場表現,投顧們也難言樂觀。

數據顯示,超過六成的投顧判斷,三季度次新股將難現集體性的火爆行情。其中,有43%的投顧認為,在目前嚴厲監管的背景下,杠杆資金及遊資席位活躍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次新股行情。另外,有20%的投顧認為,由於IPO持續發行,導致次新股的稀缺性下降,這一板塊在三季度還將整體走弱。

華東地區一位投顧向記者表示,近期部分次新股個股走勢搶眼,但其中有一個明顯特點值得關注——與以往次新股疊加高送轉、雄安新區等純概念炒作不同,最近漲幅靠前的次新個股通常有良好的業績支撐,特別是部分次新股半年報業績大幅預增,使得資金持續買入,也吸引了機構的頻繁調研。

談及次新股行情,自然繞不開IPO對A股二級市場的影響。數據顯示,以上市日期計算,截至6月30日,今年初以來兩市累計發行247隻新股。對此,有79%的投顧認為,新股發行常態化,在一定程度上將對市場構成壓力,但這種壓力更多體現在對投資者心理層麵的影響上。

4、投顧建議客戶倉位小幅下調

盡管對三季度市場的整體走勢判斷較為樂觀,但考慮到宏觀經濟、市場資金麵等不確定性因素,多數投顧建議客戶繼續采取靈活的操作手法,總體上要控製好投資倉位。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針對客戶在三季度保持幾成倉位最為合適,投顧的建議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上一次調查中,有38%的投顧建議客戶最好保持五至八成倉位。在本次調查中,投顧建議客戶繼續保持五至八成倉位的占比小幅下降至33%;投顧建議客戶在三季度保持三至五成倉位的占比為33%。值得一提的是,約有1%的投顧建議客戶在三季度選擇空倉。

從上述對客戶投資倉位的建議中不難看出,在經曆了二季度市場震蕩後,多數投顧認為,三季度倉位水平應較二季度略低一些,除了對宏觀經濟前景預期較為謹慎外,也與目前對市場資金麵變化的預期有關。在本次調查中,有61%的投顧認為,伴隨監管層“金融去杠杆”行動的持續進行,二級市場資金麵將呈現階段性緊張格局,也將對行情構成一定的影響。

或許是二季度操作的不順心,或許是擔憂資金麵等不確定性,投顧們認為,購買理財產品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投資選擇。有50%的投顧認為,三季度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吸引力相比股市將有所上升,較上次調查結果提升了5個百分點,高於選擇“下降”的投顧占比。

在對三季度股市整體流動性的判斷上,有43%的投顧認為,市場將繼續保持存量資金博弈態勢,成為一種主流觀點。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有37%的投顧判斷,在產業資本增持等因素的帶動下,三季度資金將有望回流市場,這一比例較二季度提高了7個百分點。

除了對市場內生資金轉好的預期之外,海外增量資金也成為投顧們關心的重點。隨著A股被納入MSCI指數最終敲定,“洋資金”入市也被屢次提及。對此,針對A股納入MSCI指數對市場的最大影響,有31%的投顧認為,市場將迎來海外增量資金;有43%的投顧認為,將推進A股市場估值趨向國際化。

在具體操作的策略選擇上,有53%的投顧認為,“靈活掌握主題性投資思路”在三季度可能更為有效,並較二季度選擇該策略的比例增加了2個百分點。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堅持價值投資的方向”或“尋找基本麵好轉的真正成長股”的兩個選項中,投顧的占比分別為18%和15%,均較上次調查結果占比有所下降。

1、虧損客戶占比明顯上升

由於二季度市場波動明顯加大,同時題材股出現明顯殺跌,也給高淨值客戶操作帶來了一定難度,這也直接反映在其二季度的投資盈虧上。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9%的高淨值客戶在二季度實現了盈利,這個比例較今年一季度的71%大幅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此外,有22%的客戶在二季度實現盈虧平衡,與一季度基本持平;出現虧損的客戶占比達到29%,較一季度大幅增加20個百分點。

有意思的是,雖然總體盈虧水平喜憂參半,但從盈利水平來看,二季度盈利幅度在50%至100%之間的客戶占比達到了23%,較一季度大幅提高了11個百分點。此外,盈利在0%至30%之間、30%至50%之間的高淨值客戶占比分別為22%和3%,均較上次調查結果占比明顯下降。

踩準市場節奏,洞悉風格變化,或是上述客戶在二季度實現盈利的主要投資秘訣。在二季度,部分消費白馬股、保險股股價持續刷新其曆史新高,不少高淨值客戶堅定持股並勇於加倉。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加倉標的的選擇上,銀行、保險等成為二季度高淨值客戶加倉的首選,共有約36%的客戶選擇加倉金融股。同時,有17%的客戶繼續看好並加倉消費白馬股,14%的客戶加倉周期股。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在二季度股價大幅上揚後,近期部分白馬股股價出現回調,特別是部分半年報業績不及預期的個股明顯回落。對此,多數高淨值客戶對未來金融藍籌股、消費白馬股行情是否可持續性存有慮疑。甚至有接近兩成的客戶認為,在股價連續上揚後,金融藍籌股、消費白馬股估值已不具吸引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股市仍是高淨值客戶的重要投資渠道之一,但相比一季度調查結果,部分客戶在二季度似乎減少了在股市的投資力度。數據顯示,有51%的高淨值客戶目前股票資產占可投總資產的比例為10%至30%,這一數據較一季度大幅提升了13個百分點。同時,上述資產占比在20%至50%之間及50%以上的客戶比例分別為31%和13%,較今年一季度分別下降了7個和4個百分點。當然,這一結果也不排除因客戶所持股票市值下降所致。

調查數據還顯示,對於在二季度減少股票市場投資的那些高淨值客戶而言,從股市撤資的調整幅度較為有限,有占比81%的客戶從股市撤資幅度在三成以內。上述撤出資金則以追求穩定收益為主,其中45%的資金流向期限以月計的理財產品,有19%的資金流向現金或期限靈活的貨幣基金,隻有少數部分資金用於買房或以年計的理財產品等長期投資。

2、客戶整體倉位出現下調

二季度的投資盈虧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高淨值客戶的倉位變化。統計顯示,目前高淨值客戶整體倉位較一季度出現回落,選擇重倉的客戶占比也明顯下降。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有27%的高淨值客戶保持四至六成倉位,這一倉位在所有選項中得票率最高。此外,仍保持六至八成倉位的客戶占比由上次調查的35%大幅降至24%。選擇四成以下倉位的客戶合計占比38%,較上次調查結果上升7個百分點。

與整體倉位下降相契合的是,盡管大部分高淨值客戶的投資風格依然是平衡型,但采取保守型操作的客戶越來越多。有高達74%的高淨值客戶操作風格為平衡型,但保守型操作風格的客戶由上一季度的7%增至12%。

在投資主題方麵,今年4月初“橫空出世”的雄安主題不僅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在二級市場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但數據顯示,多數高淨值客戶在雄安主題上的操作並不順風順水,該主題也成為他們在二季度的“傷心地”,這與部分雄安主題的個股走勢相互對應。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36%的高淨值客戶曾在雄安主題個股打開連續漲停板後追漲買入,最終導致其整體盈利情況不佳;僅有10%的客戶成功地挖掘到了雄安主題波動機會,並實現了較多的盈利。當然,對於曆史上經曆了各種主題概念“洗禮”的投資者而言,也有接近四成的高淨值客戶從頭至尾都未參與雄安主題的市場炒作。

針對未來3個月股市走勢,多數高淨值客戶認為,市場不會出現大幅震蕩,但對A股市場是維持上漲還是回調,他們的分歧仍然較大。其中,有36%的高淨值客戶認為,市場將繼續保持窄幅震蕩,該占比為所有選項中最高。另外,有22%的高淨值客戶認為市場將繼續上漲,有21%的客戶認為股指將出現回調。兩者占比非常接近,顯示多空雙方分歧明顯。

在各類大類資產中,A股對高淨值客戶的吸引力延續了上一季度下降的趨勢。有62%的高淨值客戶將股票作為其三季度大類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較上一季度下降了13個百分點,房地產和港股的吸引力則出現小幅提升。

(原標題:震蕩行情或將延續 高淨值客戶謹慎看待後市)

最後更新:2017-07-13 07:29:10

  上一篇:go 理財規模縮減將倒逼銀行變革
  下一篇:go 汽車庫存係數連續6個月超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