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
財經資訊
國策環保IPO被否 連續三年扣非淨利偏低
6月27日,上海威士頓IPO被否;6月28日,西藏國策環保IPO被否。後者也是今年1月至今,37家IPO被否案例中出現的第8家扣非後淨利潤低於3000萬元的公司。從監管意圖來看,扣非後淨利潤過低,折射的是公司經營抗風險能力偏低,也將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性。
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審委特別關注到了國策環保最近三年扣非後淨利潤均不及2000萬這一財務情況。此前曾有投行人士表示,2016年1月至今上會的IPO 項目,報告期最後一年扣非後淨利潤低於3000萬元的,過會概率僅約50%,足見該指標的“殺傷力”。
昨天,發審委針對國策環保指出了幾個問題,包括:發行人的部分會計憑證的製單、審核以及過賬均為財務總監趙某一人操作等公司治理上的突出問題;發行人報告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為1281.89萬元、1368.37萬元、1786.63萬元;發行人報告期高管薪酬總額逐年下降,董事長薪酬大幅下降;發行人未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員工占比為93.93%等。
其實,非經常性損益這個概念在市場中經常用到。所謂非經常性損益,一般和上市公司的正常經營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或者即便有關係,它發生的概率也很低,或者性質比較特殊。形象一點的說法就是“飛來橫財”,即一次性增加收益,從而表現為公司的經營能力高估;或者是“飛來橫禍”,即一次性減少收益,導致公司的盈利能力被低估。因此,采用扣非後的淨利潤,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公司的經營能力。證監會在1999年規定,公司公布年報時還必須披露扣非後的淨利潤。同時,當一家公司首發上市,或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等需要考慮淨利潤等指標的情況下,需要比較扣非前與扣非後的淨利潤,采取孰低原則。
至於為何如此關注扣非後淨利潤的問題,發審委在6月21日否決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時,對公司提出的問題中,有所透露。發審委指出,上海步科自動化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082.46萬元、1678.94萬元、2142.62萬元。請發行人代表說明:經營規模持續較小的原因,並解釋說明,如果市場需求或供給出現重大變化,公司的持續發展將會受到哪些影響?由此可見,扣非後淨利潤過低,折射的是公司經營抗風險能力偏低,也將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性。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今年以來,除國策環保和上海步科自動化以外,被否公司中扣非後淨利潤低於3000萬元的公司還有: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水源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金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西龍同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華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如此,IPO申請企業要注意的是,業績下降、持續獲利能力存疑和規範運作,是備受關注的問題。
從具體案例看,監管部門已經高度關注企業通過短期縮減人員、降低工資、減少費用、放寬信用政策促進銷售等方式粉飾業績的情況,比如,國策環保報告期高管薪酬總額逐年下降、董事長薪酬大幅下降問題就受到追問;寧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用電量下降、董監高及其他核心人員薪酬總額下降、綜合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業水平等受到追問。而此前,監管層還關注到一些公司“申報後毛利率呈下滑趨勢且略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而銷售費用率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值得注意。
(原標題:國策環保IPO被否 連續三年扣非淨利偏低)
最後更新:2017-06-29 08: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