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財經資訊
投1.2億一年僅賺90萬 華錄百納體育項目之困因“攤子鋪太大”?

體育產業就像一個風口,但並非站上風口的公司,都能飛起來。
比如華錄百納(300291,SZ)2015年初切入體育板塊,2016年報顯示,體育賽事運營項目在累計投入1.23億元的情況下,報告期實現的效益卻僅有90.50萬元。近日,華錄百納表示,會將募投項目剩餘的3.7億元資金投入到電視劇、綜藝欄目項目中。
對比最近出品的《深夜食堂》等影視作品,華錄百納在體育板塊上投資的幾個項目似乎都乏善可陳,公司的一係列動作也牽出了業界的疑問——做體育賽事生意真的賺錢嗎?其中有哪些雷區?
曾頗為看好體育賽事運營
回顧2015年,華錄百納在進軍體育產業可謂信心十足。
“體育產業,將是文化傳媒產業中成長最快的分支。”當初對外投資設立體育產業公司,華錄百納如此評價道。公司還表示,由於國家宏觀政策支持,體育產業中包括體育營銷、賽事運營和媒體版權等細分行業,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公司有信心“分享該行業快速發展的紅利”。
具體而言,華錄百納在2015年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其中擬使用5億元募資投入體育賽事運營。運營主體為華錄百納子公司華錄體育,項目總投資8億元,內容為體育賽事商業權益購買與投資,實施時間為2015年10月~2018年11月。
此後,華錄體育動作頻頻,其促成北京衛視直播西甲、簽約紅牛成為中超官方合作夥伴、拿下歐洲籃球冠軍聯賽在中國15年的運營權等,儼然成為國內體育領域的一股新勢力。
不過,一番操作下來,華錄百納所得收益卻甚少。據華錄百納2016年年報顯示,體育賽事運營項目在累計投入1.23億元的情況下,報告期的實現的效益卻隻有90.50萬元。
“投身一個產業時,從戰略上來說,公司對基本麵的判斷可能就有問題。”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業務布局來看,華錄百納業務橫跨體育傳媒、體育營銷、IP推廣、賽事運營等多個領域。其項目又包括足球、籃球、冰雪等門類,“攤子鋪得太廣,在圈內本身又沒有什麼資源,所以項目推進起來很困難。”
該人士還認為,對比萬達體育、樂視體育等巨頭,他個人認為華錄百納體育商業模式的構建不夠完善。“例如萬達也花了很多錢,但它們拿的項目都可以服務於商業地產的主業,同時符合爭取上遊資源的商業邏輯。相比之下,華錄百納投的項目就比較雜亂,讓人看不見清晰的路線圖。”
籃球歐冠項目虧大了
在戰略上攤子“鋪太大”,在細分領域,華錄百納的部分項目運營也乏善可陳,甚至明顯虧損。
切入體育產業後,華錄百納在業內引起一定反響的就是引進歐籃。公司曾表示,要以歐洲籃球為重點,打造自主IP.2015年11月,華錄百納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3405.7萬元人民幣認購北京歐冠籃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75%的股權。他們也直接獲得了未來15年的歐洲籃球冠軍聯賽中國地區的獨家經營權。
但由於此前歐洲籃球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效果相當冷淡,這對華錄體育而言,既是機會,也是困難。最終,現實與預期的差距也很明顯,華錄百納2016年報顯示,2016年2月1日~12月31日,歐冠籃體育收入隻有580.2萬元,淨利潤為虧損1144.35萬元。
“歐籃在國內的認知度很低,之前我們也做過市場調研,歐洲的籃球明星,國內球迷基本都不認識。”關鍵之道體育谘詢公司CEO張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同時,在NBA的激烈競爭下,歐籃要做市場推廣也頗有難度。
在張慶看來,考慮到足球、籃球等大球項目的稀缺性和關注度,華錄引進歐籃並非不是好項目,但必須給予足夠長的時間去培養,同時也需要版權擁有方共同努力。“畢竟公司隻是代理方,歐洲籃球的影響力還沒有輻射到亞洲市場,公司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做這麼大的推廣工作。拿這樣的項目,短期內肯定是虧錢的。”
此外,華錄百納還承擔了華錄集團協議中與河北省約定的在冰雪產業方麵的戰略合作項目。其中包括打造融合極限冰雪賽事、冰雪音樂節、演唱會、旅遊文化節等於一體的“極限冰雪嘉年華”等。“結合自己既有的傳媒資源,這些項目是華錄的優勢。但問題在於,這種項目的頻次不夠高,而且冬奧會時間也還早,這不是長久的商業模式。”張慶認為。
如今,華錄百納終止繼續對體育賽事運營投入,是否會對河北的冰雪項目產生影響?公司體育板塊的戰略是否還會繼續?對此,記者昨日(6月29日)致電問詢華錄百納董秘李倩,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應。
(原標題:投1.2億一年僅賺90萬 華錄百納體育項目之困因“攤子鋪太大”?)
最後更新:2017-06-30 06: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