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財經資訊
債轉股公司頻落地 建行農行百億入局
在建行、農行陸續公布正式設立債轉股子公司之後,首家銀行係市場化債轉股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於8月2日宣布開業,僅僅距離銀行獲批消息發布不到兩周時間。
作為四大行中的“先行軍”,建行和農行首批債轉股實施機構體量均達到百億級別,也是銀行係中最大的全資子公司,意味著市場化債轉股即將邁入一個新階段。
田國立首秀
8月2日,銀行係首家債轉股實施機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了開業儀式。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一行三會等領導出席了發布會,武鋼集團、雲南錫業諸多涉及債轉股的大型企業高管也悉數到場。同時,剛剛調任建行履新的中行原董事長田國立以黨委書記身份參加,此次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的開業也被視為他的建行首秀。
在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債轉股被作為了一種降低企業負債率的有效方式。在政策公布不到三個月,債轉股的項目簽訂額度就突破了3000億元,到今年5月這一數據已經躍升至8500億元,而國有大行在其中表現最為亮眼。
實際上,建行在國有四大行中業務鋪得最快,客戶涵蓋了武鋼集團、雲錫集團、廣晟集團、廣州交投、廈門海翼、重慶建工、山東能源、山西焦煤、陝西煤化工集團、陝西能源集團、陝西有色等等大型企業。建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該行與41家企業簽訂了總額5442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到位資金488億元。
“建信投資是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標誌著市場化、法製化債轉股已從試點實施階段轉入成規模推廣階段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表示。
建行相關人士則表示,在建信投資開業之後,企業將在專業化團隊建設、資金募集、轉股投資、投後管理和市場化退出等等環節都有相應的部署安排。
百億級子公司
在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開業的前兩天,農行亦正式發布了設立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的消息。該公司經營範圍圍繞市場化債轉股及配套業務,注冊資本金100億元,也是迄今為止農業銀行體係內注冊資本金規模最大的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以“三農”金融服務為主的農業銀行在債轉股實施機構的落地上也積極響應。此前,農行在中鋼集團、六枝工礦等大型企業債轉股中動作頻頻,而近期農行與天津市最大國有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天津物產集團簽訂了150億元的債轉股協議,農行泰州分行也完成了首單不良貸款的債轉股。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農行已經與多家企業簽署了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簽約項目的累計金融達到了2000億元。
農行表示,設立具有投資功能的附屬專營機構具有多重優勢。一是效率更高,信息更加對稱,相關的商業談判、盡職調查、價值評估等程序要暢通得多,能夠加速推進債轉股進程;二是資金優勢,可充分利用銀行自有資金,也可通過資產管理計劃使用銀行理財資金,更可以借助銀行信用優勢發行債券,資金來源更多樣和有保障;三是損益內化,銀行可以在合理分擔債轉股債權損失和財務負擔的情況下支持符合條件企業債轉股。
“債轉股需要由專業的機構來實施,探索可行方式進行落實,並完善流程規避風險。”農行內部人士表示,明股實債、退出機製等都是債轉股實施中受到爭議的問題,成立專門的子公司是有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
北京一家券商分析師認為,大規模的債轉股確實能有效降低負債率,但是大部分落地項目的規模都是上百億元,企業利潤能否跟得上是關鍵。“銀行目前是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企業持續經營才是雙方共贏的基礎。”
(原標題:債轉股公司頻落地 建行農行百億入局)
最後更新:2017-08-06 11: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