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購買理財要雙錄到銀行前要懂這些

8月23日,銀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及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實施專區“雙錄”管理。對於很多習慣到銀行購買理財的投資者,到銀行買哪些產品需要雙錄?雙錄時需要注意什麼?

3分鍾完成雙錄 銀行需明確提示投資風險

先來了解下雙錄的要求。

所謂雙錄,指的是錄音及錄像,而錄製的地點必須是銀行設立的銷售專區裏,使用專配的電子係統來完成,根據規定,投資者隻有接受雙錄才能在銀行櫃台購買金融理財產品。對於投資者來說,“雙錄”相當於留下了銷售證據,對投資者是增加了一重保護。根據規定,錄製時,投資者需要與銀行工作人員同框入鏡,在聽取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業務並確認知曉風險、同意辦理業務後,即完成雙錄。另外,影音資料需要清晰、完整和連貫,銷售人員和消費者的麵部特征必須清晰可辨,錄音可明確辨識銷售人員和消費者的語言表述,並與錄像畫麵保持同步。

至於錄製的內容,根據規定必須包括產品類型、發行機構、風險等級、收益標準、產品匹配度、投資方式、銷售人員注冊號等等。根據深圳一位大型商業銀行理財經理介紹,投資者隻需要認真聽取理財經理的介紹,並給予回應,一般2~3分鍾就可以做完一次雙錄。事實上,設備軟件的使用是否流暢、銷售人員能否熟練引導投資者,決定了雙錄環節的效率。中國基金報記者前往4家大型股份製銀行體驗,雙錄基本已形成流水線工作環節,投資者可以很快完成。

臨櫃購買金融產品應雙錄 部分可線上購買更簡便

以後通過銀行購買金融產品都必須雙錄嗎?根據暫定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的,應該雙錄。

這就意味著,隻要是有銀行銷售人員介入,投資者在銀行臨櫃購買金融理財產品,都需要在購買前完成雙錄。在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等銀行線上渠道購買金融產品的,由投資者自行操作購買時,則不需要雙錄。

眾所周知,銀行銷售金融產品,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基金、信托、保險、外匯、貴金屬、國債等等。記者發現,在這些金融產品中,部分產品通過銀行櫃麵、網銀、手機銀行全渠道銷售,部分產品卻隻能在銀行櫃麵銷售。一位四大行的銀行銷售人員介紹,投資者如果已有購買目標,推薦采用手機銀行、網銀購買公募基金、理財產品,更加方便。但到銀行購買時,理財經理不能將客人帶到自助終端幫助客人操作購買,而必須進行雙錄。

另外,根據規定,部分保險、信托、私募、貴金屬等產品隻能通過銀行臨櫃購買。這部分產品必須雙錄,投資者才能購買。

風險等級測評

同樣需要注意

事實上,投資者開通理財業務、購買超出匹配度產品時,在每家銀行可能遇到不同的狀況。

中國基金報記者走訪發現,部分銀行,例如中國銀行,要求投資者前往網點臨櫃雙錄後,才能開通基金理財業務;然而大部分銀行則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開通業務就可以購買。因此,在目前階段,建議投資者、尤其是銀行新用戶詳細詢問銀行業務人員,以免造成開通業務失敗,而延誤購買金融產品的時機。

除此以外,針對銀行是否同意投資者購買超出匹配度產品時,銀行態度大不一樣,投資者也需要格外注意。

一位大型商業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在他們銀行,投資者隻能購買符合風險測評的金融理財產品,其他超出匹配度的產品一概不能購買。但也有部分銀行的投資者風險測評可以通過多次做題來修改。一旦投資者認為風險測評結果不符合自身實際類別,可以重置結果重新測評風險。

目前在操作中,如果投資者知悉風險之後,仍打算購買超出匹配度的產品,可以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操作選擇相應的高風險產品,在彈出的產品風險警示書上確認購買,相對來說,比在銀行櫃台購買更加便捷。

(原標題:購買理財要雙錄到銀行前要懂這些)

最後更新:2017-08-28 09:03:03

  上一篇:go 中鐵總年內基本完成公司製改革 “涉路土地開發”成關注點
  下一篇:go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崩潰論被證偽 仍將保持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