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財經資訊
證監會推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回歸本源
7月28日,針對近日媒體報道證監會牽頭組織的期貨公司專項檢查一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作出正麵回應。常德鵬表示,證監會近日正在牽頭組織派出機構、期貨交易所、監控中心、期貨業協會等“五位一體”監管協作單位開展2017年期貨公司專項檢查,旨在督促期貨公司切實落實投資者適當性製度,推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依法合規經營。
常德鵬介紹,本次檢查是為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係統監管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主動作為,維護期貨市場秩序穩定,推動期貨公司規範運作、健康發展。檢查涉及24個轄區32家期貨公司及其多家分支機構,主要項目包括投資者適當性製度、公司法人治理與內部控製以及相關業務合規情況等。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業務也在本次檢查範圍當中。
當天的發布會上,證監會還啟動了第三階段的“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專項活動。此前的兩個階段分別以“遠離內幕交易”、“警惕市場操縱”為主題,發布了24個典型案例。證券期貨係統各單位、市場經營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向投資者普及證券期貨知識,提示相關風險,取得了良好效果。專項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各方的積極響應。據統計,46家媒體累計刊發120多篇新聞和評論,百度搜索相關結果170萬餘條。
常德鵬表示,專項活動第三階段以“謹防違規信披”為主題的活動,相關案例分為六種類型:一是上市公司誇大、渲染業務轉型的影響進行誤導性陳述,二是上市公司編造重大投資行為進行虛假陳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轉”題材炒作股價,四是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誤導投資者決策,五是上市公司股東利用股份代持掩蓋股權變動,六是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違規。
常德鵬強調,證監會旨在告訴廣大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應結合宏觀政策、產業狀況和企業實際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性,理性判斷其背後的投資價值,提升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原標題:證監會推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回歸本源)
最後更新:2017-07-29 07: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