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4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負債總額超900億 兗州煤業超級並購承壓

偏居山東兗州一隅的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兗州煤業”,600188.SH),正在海外上演百億並購大戰。

今年年初,力拓集團和兗州煤業同時宣布,後者將以2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澳洲“聯合煤炭”(Coal& Allied Industries Ltd.),並且雙方已達成約束性協議。後來,嘉能可公司提出了總額25.5億美元的報價來和兗州煤業競爭,這一度讓兗州煤業陷入被動。

近日,有消息稱,兗礦集團正在與幾家中資銀行磋商,尋求一筆至多21億美元的過橋貸款,以支持兗州煤業收購力拓集團旗下資產的交易。

7月26日,兗州煤業針對上述收購事宜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目前收購程序仍在進行,不方便接受采訪,具體以公告為準。

舉債擴張?

兗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希勇不止一次表示:“今年兗煤澳洲公司對力拓集團持有的聯合煤炭公司實施收購,這是兗礦在海外實施的又一次重大資本並購。”

不過,這場百億並購戰曾遭到嘉能可公司的“攪局”。後來,兗州煤業做出回應,一次性支付金額提升至24.5億美元,還增加2.4億美元的特許使用金。此外,兗礦集團還將押金金額由1億美元提高至2.25億美元。同時力拓集團董事會再次確認兗州煤業為優先買家。

今年6月29日,力拓集團股東大會以97.2%的通過率,確認旗下澳洲最大煤企聯合煤炭出售給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以下稱“兗煤澳洲”).

不過,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記者表示:“此次收購價格較高,或進一步增加公司的債務負擔,同時也有可能增加收購進程中的不確定性風險。”

公告顯示,從2013年至今,兗煤澳洲持續虧損共89.96億元人民幣。截至2016年底,兗煤澳洲淨負債約達50億美元,其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僅為1.85億美元,其淨債務對EBITA比高達2600%以上。

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官方網站消息稱,澳洲四大銀行削減煤炭開采業貸款。澳新銀行(ANZ)和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曾是礦物燃料兩大貸款機構。但近日,這兩家銀行表示正積極降低對碳密集型行業(如煤炭行業)的貸款。另外,西太銀行(Westpac)和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也表明收緊煤炭行業貸款。可以看出如果由兗煤澳洲單一出資收購基本沒有可能,必然會尋求母公司即兗州煤業的協助。

然而,兗州煤業的資金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兗州煤業2016年年報顯示,2014年~2016年,公司的負債總額分別為875億元、961億元、946億元,資產負債率更是達到了67.19%、69.08%、64.94%。進入到2017年度,兗州煤業目前已經累計發行四期超短期融資券,總計95億元,除17.5億元償還到期銀行貸款外,其餘全部用於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

雖然兗州煤業在6月30日發布了《關於 2017 年度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稱,為完成對聯合煤炭公司100%股權的收購,上市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發行6.47億股股份,募集不超過70億元的資金。募集到的資金將以認購兗煤澳洲配股或借款的方式投入兗煤澳洲進行並購事宜。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緩解公司資金壓力,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但是除去70億元的資金,以目前的收購價格26.9億美元(180億元人民幣)來計算,兗州煤業的負債總額也將大幅度地增加。

不過,目前兗州煤業的業績回暖趨勢漸顯。7月26日,兗州煤業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預計 2017 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 440%左右。

盡管如此,兗煤澳洲內部也出現了對於此次收購反對的聲音,持有兗煤澳洲1%股份的一家名叫 Senrigan Capital Group的香港對衝基金是主要的反對者。據彭博社援引Senrigan Capital Group創始人尼克·泰勒(Nick Taylor)的消息稱,兗煤的獨立董事委員會沒有“告知少數股東他們如何看待該交易導致的巨額稀釋,而且該項交易中,大股東為主要受益人”。

宋清輝表示:“香港對衝基金Senrigan Capital Group作為主要的反對者,雖然持股量較小,但其意見可能仍會對本次收購產生負麵影響。”

據悉,早在2014年上述對衝基金就成功地終止了一次兗煤澳洲的債券發行計劃。

澳洲政府態度搖擺不定

除了自身債務問題的困擾,澳洲政府的態度對於此次交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6月30日,兗州煤業發布關於收購聯合煤炭的補充函稱:“為了向力拓集團的股東就完成收購事宜提供更大確定性,兗州煤業免除了已取得新南威爾士州部長的批準,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準等先決條件。”放棄先決條件可以增加力拓集團股東對於兗州煤業的信心,但是也為交易增添了不確定性。

目前,兗州煤業的此次收購已經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批準,該組織主要負責審批外國投資者在澳洲的投資項目。但它隻為政府提供建議,最終的決定權仍掌握在澳洲政府的領導人手中,交易失敗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事實上,澳洲政府已不止一次地阻撓中國企業在澳洲的投資。早在2009年,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拒絕了中國五礦擬收購澳大利亞澳茲礦產公司旗下的所有礦山資產;同年,力拓集團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中國鋁業的注資;2016年,澳大利亞當時的財政部長Scott Morrison同樣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了中企收購澳大利亞電網;就在今年,中國神華於7月13日發布公告稱:“根據保護黑土地從事農業活動的既定政策,新州政府撤回了沃特馬克勘探區域內以黑土地為主的約 100 平方公裏的探礦許可,給予沃特馬克公司經濟補償款 2.618 億澳元。”就這樣,51%的探礦許可權被澳洲政府撤回。

值得注意的是,兗州煤業公告顯示,聯合煤炭擁有並運營三個大規模、多煤層、露天開采的煤炭項目,分別擁有 67.6%權益的獵人穀運營煤礦、擁有 80%權益的 Mount Thorley 煤礦及擁有55.6%權益的 Warkworth 煤礦。此外,聯合煤炭還擁有 PWCS 36.5%的權益。2016年聯合煤炭商品煤產量約 2590 萬噸(合並口徑).

但記者注意到,聯合煤炭目前有12項勘探及煤炭開采權仍在申請中,並有部分的勘探及開采權即將到期或正在續期中。如果此次收購交易達成,兗煤澳洲將成為聯合煤炭的股東,這些勘探及煤炭開采權能否得到審批和續期,仍是未知數,兗州煤業是否會麵臨神華此前遭遇的困境,同樣不得而知。

宋清輝向記者表示:“總體而言,澳洲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態度雖然談不上敵視,但卻不夠友好,可能會對本次收購造成不良影響。”

(原標題:負債總額超900億 兗州煤業超級並購承壓)

最後更新:2017-07-29 07:50:38

  上一篇:go 美元指數下跌吞沒周四全部漲幅 歐元領漲非美貨幣
  下一篇:go 證監會推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回歸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