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財經資訊
浙江發布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2020年信息經濟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規劃》明確浙江要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陸海聯動發展樞紐區和轉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等“四大戰略定位”的作用。
承接長江經濟帶,浙江再出大動作。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浙江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以下稱《規劃》),明確浙江要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陸海聯動發展樞紐區和轉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等“四大戰略定位”的作用。
《規劃》提出,到2020年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率先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到2030年建成一批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長江經濟帶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標杆。
就陸海聯動發展而言,《規劃》強調,到2020年鏈接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樞紐功能更加突出,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功能不斷強化;開放型經濟體製更見成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效初顯。
受訪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盡管浙江在地理空間上並不靠近長江,但是和湖北等長江沿海省市相比,浙江的信息經濟將成為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拳頭產品”。
同時,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為長江航運做出貢獻。目前,舟山江海聯運在小洋山綜合開發與船型研發上取得明顯成績。
主打信息經濟
《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實施創新引領發展戰略,協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大力建設特色創新創業平台,加快發展綠色臨港產業,突出發展信息經濟。
而發展目標中再次強調了信息經濟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到2020年創新驅動取得重大進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率先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到2030年,建成一批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長江經濟帶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與合作的標杆。
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提出長江經濟帶作為“產業融合的先行帶”,依托完善的產業門類和體係,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滲透作用和貫通作用,構建以信息經濟為主導的新型經濟模式。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慶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長江經濟帶將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聯係起來,推動區域均衡發展。信息產業是浙江的“拳頭產品”,是浙江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服務中西部地區最好的貢獻。
自國家提出“信息化、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以來,浙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底,浙江獲批全國第一個信息經濟示範區。
近日,《浙江省國家信息經濟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公布,提出通過3至5年努力,信息經濟在全省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凸顯,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建成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全國物聯網產業中心、雲計算產業中心、大數據產業中心等,在“互聯網+”、新型智慧城市等方麵走在全國前列。
此《方案》還提出,要培育20家左右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龍頭骨幹企業,形成若幹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力爭到2019年,全省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55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5年提高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其中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2067.6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15.9%,占全省GDP比重達8.8%,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其他八大萬億產業。
在浙江信息經濟的核心地區杭州,信息經濟更是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409億元、增長22.5%,占GDP24.8%、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其中,此次《規劃》提出的“兩核兩帶三區”為主體的空間發展格局裏,杭州都市區作為“兩核”之一,重點發揮創業創新優勢,加快建設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湖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受訪專家認為,浙江在這方麵取得的成績,能為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帶去經驗,當然,對浙江自身而言,要實現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可以通過信息經濟、“互聯網+”帶動其他產業的轉型升級,從整體上彌補科創方麵的短板。
強化舟山江海聯運功能
此次《規劃》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地位再次被強調。到2020年鏈接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樞紐功能更加突出,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功能不斷強化。
這方麵其實與2016年公布的《浙江省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2016-2018年)》一脈相承。《實施方案》明確,今後3年,浙江將突出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對接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長江經濟帶陸海聯動發展的開放大平台,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沿海經濟與內陸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時期,江河海航運一體化已經成為長江航運發展新的常態。
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區位地處我國南北海運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的T型交匯地帶,境內7條國際航線中有6條經過舟山,區位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2016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9億噸,江海聯運貨物吞吐量超過2.2億噸,3個泊位正式納入全國首批7個40萬噸級礦石碼頭泊位。
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小洋山北側開發、江海聯運船舶船隊的組建是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兩大抓手,正在推進中。
根據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總體方案》,中心劃分為大宗散貨聯運片區、集裝箱聯運片區和現代航運服務集聚區等3個功能片區。其中,集裝箱聯運片區主要依托南部區域,集中布局一批集裝箱碼頭泊位,同時,在大小洋山布局集裝箱泊位。
2017年7月,浙滬兩地簽訂了《關於深化推進小洋山合作開發的備忘錄》、《關於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合作協議》,明確小洋山北側由浙江省海港集團與上港集團共同組建開發公司,實現兩個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全麵加快小洋山北側開發建設。
不過,要實現江海聯運,還需要在船型上投入研發,解決海船難進江、江船難出海的難點。在這方麵,舟山已經取得突破。今年4月,全國首艘2萬噸級江海直達船在舟山開建,比同類海進江(海船)船舶造價降低約10%,載重量增加約13%,能耗降低約12%。
“和江蘇相比,江蘇海運總量小,不需要江海聯運的船隊。浙江要有競爭優勢,就要有江海聯運的船舶和船隊。”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秦詩立說。
秦詩立建議,江海聯運不僅僅是運輸。把相應的貿易、金融、物流做起來,浙江還有很大的空間,除此之外也要重視海鐵聯運,“黃金水道經常受來水影響,長江枯水區越來越長,需要多次換船,從宜昌、武漢通過鐵路把江上的貨物運達寧波舟山港能節省成本。”
(原標題:浙江發布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 2020年信息經濟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最後更新:2017-09-06 12: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