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0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新三板頻現IPO“撤單”企業 業績下滑成主因

在新三板浩浩蕩蕩的轉板大軍中,最近有不少公司申請撤回IPO申請材料,最新案例有聖迪樂村、中標節能、泰林生物、七維航測等。對於這些新三板擬IPO企業的“撤單”行為,業績下滑可能是主因,七維航測、中標節能、邁奇化學等均可能因此而終止IPO。也有其他原因撤回IPO的掛牌企業,如潔昊環保稱,因部分股東調整,撤回申報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撤回IPO申報材料的新三板企業,複牌當日的市場表現極差,七維航測大跌18.9%,邁奇化學更是暴跌69.23%。

6月29日下午,新三板公司聖迪樂村公告稱,由於行業出現巨幅波動導致公司業績下滑,可能出現不滿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中上市條件的情形,公司擬暫時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並撤回向中國證監會報送的申請文件。此前的6月26日、27日,新三板公司中標節能、泰林生物也分別發布公告稱,終止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的輔導工作及其他相關工作安排。

在新三板公司轉投主板IPO的大潮之外,IPO排隊企業向新三板的“回流”現象正愈演愈烈。

“回流”企業複牌表現堪憂

“回流”現象在新三板市場早已有之。

今年3月31日,創新層企業邁奇化學向證監會申請撤回IPO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相關申請文件,成為新三板首家主動要求終止IPO審核的公司。作為新三板上頗有名氣的擬IPO公司,邁奇化學一度是“IPO集郵黨”的最愛。自公司2015年宣布IPO輔導之後至停牌前,公司股價從最初的7.28元/股上漲至14.3元/股,漲幅幾近翻倍。當邁奇化學IPO“撤單”之後,今年5月9日複牌開盤即遭遇大跌,3分鍾內暴跌超過78%,股價一度下探至3.12元/股,當日收盤報4.4元/股,跌幅達69.23%。

5月4日,離上會就差“臨門一腳”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族興新材在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前一天,臨時申請撤回IPO申報材料。公司並未就撤回材料作出相關解釋。然而,由於族興新材在去年9月12日和10月31日分別向證監會提交IPO中止審查和恢複審查申請且均獲同意的情況下,卻未及時在新三板披露,受到了股轉係統的嚴厲處罰。6月16日,股轉係統就族興新材信披違規,對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曉斌給予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且認定公司董事、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梁生涯三年內不適合擔任掛牌公司董監高人員,並均記入誠信檔案。族興新材主辦券商華林證券也因此受到紀律處分,暫停3個月的推薦掛牌業務和承接持續督導業務,並記入誠信檔案。

6月22日,新三板創新層企業七維航測公告稱,鑒於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和慎重考慮,已向北京證監局報送了公司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的申請,並與中金公司簽署終止輔導協議。6月23日一開盤,七維航測股價便大跌超過17%,收盤股價跌至8.19元,跌幅為18.9%,全天成交1490萬元。

新增的幾家“回流”案例也與上述公司類似。如泰林生物於2016年6月提交上市申請並獲得證監會受理,經過一年的漫長等待後,在創業板排隊的212家企業中排名第80位,已經處於反饋階段。泰林生物終止IPO同時,發布了終止摘牌的公告,稱公司“因自身戰略發展規劃需要,擬繼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掛牌”。泰林生物複牌後的股價表現同樣難言樂觀。

“撤單”源於難過IPO關

目前,新三板浩浩蕩蕩的轉板大軍,已經成為IPO的重要後備軍團。為何原本一心一意要奔赴主板的公司中頻頻出現“撤單”現象?

上周,證監會公布的今年前4個月的35家IPO終止審查的企業中,終止原因主要包括四個方麵: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異常、會計核算的規範性存疑、業績下滑、股權或戰略調整。

在這35家公司中,新三板掛牌公司邁奇化學赫然在列。從邁奇化學在股轉係統官網上公布的公告顯示,由於公司2017年一季度業績出現虧損,預計2017年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幅下滑,可能出現不滿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中上市條件的情形。為保障投資者利益、綜合考慮公司發展規劃等因素,公司決定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同時終止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相關議案。

同樣可能因為業績下滑而導致IPO終止的新三板公司還包括七維航測、中標節能等。

中標節能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1.9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5.87%;淨利潤為172.0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1.07%;基本每股收益為0.03元,上年同期為0.44元。

七維航測主動停步,可能也與業績表現相關。財報顯示,七維航測2014年-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1.74億元、1.73億元、1.72億元,連續三年未有增長;淨利潤方麵,同期分別為3901.70萬元、5046.88萬元、3655.15萬元,業績徘徊不前。

“隨著年報季結束,業績的明朗,可能還會有更多新三板擬IPO企業撤回材料。”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某資深研究員認為,很多公司缺少必要的準備就匆匆上馬IPO,容易導致上市輔導甚至報會後的IPO進程不順利。

此外,還存在其他原因撤回IPO的掛牌企業。如潔昊環保稱,因部分股東調整,撤回申報材料,而芯能科技因一位簽字律師離職而暫時中止審查。

“因申報材料更新被暫時中止審查的還好說,因為其他硬傷問題終止審查就很難再去闖關了。”該資深研究員分析。

(原標題:新三板頻現IPO“撤單”企業 業績下滑成主因)

最後更新:2017-06-30 09:02:23

  上一篇:go 轉戰大盤股遭遇挫折 遊資敢死隊遭遇“艱難時刻”
  下一篇:go 住房公積金全國漫遊倒計時 超20城接入異地轉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