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財經資訊
6月新三板罰單爆表
監管之風在新三板愈刮愈烈,隨之而來的是各類罰單紛紛揚揚。進入7月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股轉)在3個工作日裏公布了17張罰單,涉及多家掛牌公司、券商及會計師事務所。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股轉開出的罰單量爆表,高達史無前例的618張。僅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就有533張罰單麵世,數量占半年總量的86%,平均每天達17張。
業內人士指出,“各類監管措施頻出,表明股轉嚴格監管的主基調沒有變化,這將有利於肅清市場,倒逼市場參與主體更加規範運作。”
半年罰單量創曆史之最
6月30日是2016年年報披露的最後時限,就在這一天,股轉左手發布108家掛牌公司因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報即將被終止掛牌的相關公告,右手又披露12條監管公告,劍指8家公司及相關中介的違規行為。
其中,因關聯方占用資金問題,飛翔科技、安生科技、蘇美材料、書網教育、升禾環保、ST中試等6家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而中紅醫療因為沒有按規定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披露兩家關聯方,不但公司、董事長以及信息披露負責人被要求提交書麵承諾,其主辦券商海通證券以及中介機構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也沒能逃脫幹係,被股轉認定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同樣需要提交書麵承諾。
上述罰單僅僅是上半年總罰單量的冰山一角。6月23日,因未按時披露2016年年報,480家新三板公司及信披責任人遭股轉集中處以自律監管。依此計算,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共有533張罰單麵世,為曆史單月之最。而今年上半年,股轉開出的罰單量達到618張,也遠遠超過曆史水平。
具體來看,罰單量之所以大增,除了延期披露年報的公司集體受罰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股轉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加強了“回頭看”監管力度。2016年8月,股轉下發通知,要求各主辦券商對掛牌企業掛牌時可能存在的虛假陳述、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財務造假等多種情況進行自查。此輪核查使得眾多公司在掛牌時出現的問題得以暴露,監管風暴也從下半年一直延續至今。
董秘一家人創始人、南北天地董秘崔彥軍指出,很多新三板公司的董秘並非職業董秘出身,企業內部規範、信息披露等工作也是邊學邊做,容易出現一些差錯。從去年開始,監管趨嚴,股轉、證監會等部門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核查,也正在陸續披露處罰結果。加上新三板企業數量增加,市場基數變大,多方麵原因疊加導致罰單數量增多。
崔彥軍建議,董秘們在加強學習業務規則的同時,需要常與督導券商積極溝通。尤其是當拿捏不準一些事項是否需要披露時,最好反映給券商,以避免不必要的處罰,“畢竟企業受罰,會對投資者信心建設、企業獲得創新層資格甚至是IPO帶來或多或少的障礙,有些處罰的影響雖然不是實質性的,但對企業形象畢竟無益。”
魚鱗圖證券事務代表陶然對記者表示,公司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容易造成關聯交易、股票質押和解除質押、董監高人士變動等跨部門事項遺漏披露。信披部門要注意與其他部門的信息溝通,提高全公司的信披合規意識,並增強自身對財務知識的學習。
異常交易監管加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5月,股轉對相關責任主體做出的處罰措施皆為自律監管;進入6月份後,處罰開始升級,出現紀律處分。聖榮沐、時空客、ST哥倫布、白兔湖、族興新材等5家掛牌公司以及華林證券均遭紀律處分,其中白兔湖是首家被股轉紀律處分的擬IPO企業。
從監管對象看,除了掛牌公司外,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甚至是個人賬戶,都被納入監管視線,在參與市場過程中,一旦“觸線”,就會招致處罰。記者統計發現,繼2016年股轉對券商開出51張罰單後,今年上半年不斷有券商領罰。2017年1-6月份,股轉對28家券商開出35張罰單。此外,還有5家會計師事務所和4家律師事務所也受到了監管處罰。
這些券商及中介機構被罰,多與掛牌公司違規行為有關。例如,世紀天鴻申請掛牌首次信息披露文件與《招股說明書》存在多處差異,掛牌過程中客戶銷售情況、預付賬款性質等多個信息披露不真實的違規行為被查實後,世紀天鴻掛牌的主辦券商首創證券、法律顧問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財務審計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一並被罰,均被采取了要求提交書麵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也有一些券商是因在做市過程中因觸犯規則被罰。如信達證券在為金大股份提供做市服務過程中,以大幅偏離行情揭示的最近成交價的價格申報並成交,導致該股股價盤中出現巨幅振動,被出具警示函;華龍證券因參與為子公司華龍期貨做市,且在做市期間公司證券自營賬戶持有華龍期貨股票,被股轉約見談話並責令改正。
此外,新三板的交易賬戶若無視規則,也會吃到罰單。今年上半年,股轉共對四個賬戶采取了暫時封號的處罰措施,被市場人士解讀為新三板的監管繼續向縱深方向發展。
2月6日,新三板市場出現了首個因交易異常被封戶的交易賬戶。“薑素華”賬戶多次以嚴重偏離市場行情的超低價在新三板“大肆掃貨”,在被要求提交書麵承諾,甚至出具警示函後仍不停手,最終被股轉限製交易六個月。此後,又有“嚴佳穎”、“王紅傑”、“季秦”三個賬戶在參與協議股票交易過程中,多次以接近申報有效價格範圍上限或下限的價格申報並成交,而且“嚴佳穎”、“王紅傑”賬戶還存在與特定關聯賬戶頻繁進行反向交易的行為。這三個證券賬戶在屢教不改後,也被股轉限製交易三個月。
新三板知名二級市場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指出,從股轉的處罰決定可以看出,股轉不會容忍擾亂和防礙二級市場正常交易的行為,尤其是對持續惡意違規行為將采取嚴打措施。
“各類監管措施頻出,表明股轉嚴格監管的主基調沒有變化,這將有利於肅清市場,倒逼市場參與主體更加規範運作。”中國民族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廣澤峰對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整個資本市場的監管都在趨嚴,擁有上萬家公眾公司的新三板市場,雖然近年來在不斷規範,但仍有提升空間。加強監管是對市場“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維護,不但能使後續掛牌公司意識到規範的重要性,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場。
(原標題:6月新三板罰單爆表)
最後更新:2017-07-12 08: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