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財經資訊
全國七月樓市成交遇冷 開發商仍看多樓市選擇觀望
今年多地氣溫走高的時候,樓市成交量卻有點冷。
二手房被認為是房地產真實需求的晴雨表。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份,上海二手房的成交量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上海隻是全國熱點城市的縮影。據克而瑞數據,七月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環比下跌22%,同比減少六成。
對於下半年走勢,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楊科偉認為,今年市場普遍看多樓市的預期依然相當堅挺,下半年房價波動的概率較小。“但隨著房地產新增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持續放緩,以及開發商銷售資金周期被拉長,明年市場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楊科偉表示。
七月多地樓市成交大幅下降
上海鏈家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海七月共成交1.17萬套二手住宅,環比六月下降4.23%;而與去年七月相比,同比下降的幅度更是達到65.31%。
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的下滑,已連續延續了四個月。“雖然七月是淡季,但與往年同期相比,仍與2015年、2016年同期有著較大差距,今年七月的成交量也僅高於2011年和2014年同期水平。”上海鏈家在近日一份報告中如是說。
不隻是二手房,新房的成交量,也處於近幾年的低位。據中指院數據,上海七月新房成交麵積127.78萬平米,環比六月下降10.97%。與去年七月相比,同比下降幅度也達到四成。
分析師指出,上海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續下滑並非個案。中指院數據顯示,七月北京新房成交麵積同比下降55%;廣州環比下降10%,同比下降53%;深圳環比下降三成,同比下降34%。
在中指院監測的百個城市中,有17個城市在七月份的成交量環比出現下降,這其中西安的降幅最大為38.97%,廣州和汕頭次之,降幅均超三成。與去年同期相比,22個城市成交同比下降,福州下降幅度明顯,濟南次之。從百城主要城市的總體情況看,成交麵積環比下降8.69%,近六成城市成交量出現環比下滑,同比下降幅度達26.15%。
成交量環比、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究竟是季節因素還是持續的調控?對此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楊科偉指出,這其中的確受到季節影響,但調控起到的作用更大。
樓市成交量下降更深的原因是什麼。業界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季節以及政策升級,成交量下降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供應量相對不足。
楊科偉指出,與旺盛的購買需求相比,今年樓市火熱的城市,供應量都較低。供應量不足一方麵是由於今年政府對價格管理較嚴格,開發商領取預售證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市場存量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2016年在去庫存的大市場環境下,開發商將手頭能賣的項目都拿出來賣。去年土地成本較高,一些土地未轉化為商品房。有的土地經過一年開發雖然已達到預售標準,但今年監管部門對價格管理較嚴,開發商認為未達到預期,未必願意在今年上市。”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分析人士說。
開發商預期依然堅挺
七月樓市慘淡的成交量,接下來幾個月是否會延續?而成交量的下滑,是否會引發下半年房價的波動?
對此,一家中型房企高管認為,今年沒有看到政策放鬆的跡象,嚴格的調控在很多房企來看是今年的主基調。成交量持續處於低位,可能會成為今年下半年的常態。
“目前熱點城市成交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供應量相對不足。但這樣的態勢,短期看並沒有從根本上緩解的跡象。開發商對房價較高的預期,與各城市房產部門對價格的管控並不一樣。開發商想賣更高的價,可能會持續推後市場供應時間。因此下半年熱點市場上的供求關係,預計還處於較緊張的態勢。”這位房企高管說。
在此諸多背景下,對於下半年房價走勢,不少開發商認為,一二線城市降價的概率較小。對下半年的預期,可以從市場供應量有限,房企卻不願拿出更多的房子銷售中看出來。
一家福建房企表示,今年的市場是比較難做,但資金鏈並沒有到緊繃的程度。
“不願在現在拿出來銷售的原因在於,受製於高企的土地,房企如想獲得一定利潤,就要賣出相應的溢價。但商品房價格被管得很嚴,不少項目選擇了觀望開盤以期待後期獲得更好的價格。”這家房企人士說。
下半年樓市怎麼走,來看一下房企在土地市場用腳投票的表現。雖然市場整體量跌價漲,但開發商對土地投資的熱度卻不見明顯減退。據克而瑞最新數據,七月全國土地成交均價達到7610元/平米,刷新近幾年以來月度土地成交均價新紀錄。
“如果看空下半年樓市,開發商是不會在交易量持續下滑的背景下,再拿地的。”一家房企高層說。
(原標題:全國七月樓市成交遇冷 開發商仍看多樓市選擇觀望)
最後更新:2017-08-12 2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