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財經資訊
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9萬億 M2增速再創曆史新低
央行近日公布的8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4.5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5個百分點,再創曆史新低;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多增1433億元。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閆玲近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分析:“8月信貸1.09萬億元,居民消費貸增長迅勐。從結構來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占比從53%回落至33%;銀行按揭貸款額度受限,居民中長期貸款的占比從55%降至41%,然而居民短期貸款的占比提升20%。前8個月,貸款已經投放9.9萬億元,全年12萬億的信貸額度所剩不多,隨著部分表外貸款回歸表內,預計表內貸款投放規模上或有靈活上行的空間。”
央行數據還顯示,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86億元,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13.1%。從結構來看,表內貸款仍是主要融資途徑,占比75%,表外融資占比較低,主要方式是信托貸款,新增1143億元;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新增160億元。
閆玲認為,“與經濟的走勢更為相關的廣義社融同比增速仍有回落壓力,8月從14.2%降至13.9%。從廣義社融到投資,再到GDP同比的傳導時滯,過去是1-2個季度,近年滯後期延長至3-4季度。隨著經濟中樞由固定資產投資轉向消費,廣義社融同比增速的回落對四季度經濟有一定負麵影響,但影響有限,貨幣政策難以放鬆。”
而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近日分析則指出,由於8月“債券融資大幅降低+信貸融資高增”可能進一步扭曲融資結構,“寬信貸”政策有必要進行修正,政策重心應該集中在社會融資結構上來,需要防止社會融資結構的倒退。
鄧海清認為,降準窗口已到,“降準+公開市場回籠”將是未來最佳貨幣政策組合!其理由是:一,目前債券融資功能基本喪失,主要在於債券利率居高不下,降準有利於緩解市場預期,“嚴監管+中貨幣”才是債市的合理政策搭配;二,央行預期引導加強,“降準=寬鬆”的誤讀可能性降低;三,8月經濟基本全麵下滑,經濟高點漸現,降準導致經濟過熱沒有可能;四,人民幣匯率已經進入趨勢性升值,匯率給予了央行政策足夠的降準空間。
(原標題: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9萬億 M2增速再創曆史新低)
最後更新:2017-09-17 0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