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新動能助力固定資產投資平穩運行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運行基本平穩,累計增速達到8.6%,增幅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加快,基建投資增速高位回落。當前需要密切關注以下問題:嚴控地方政府違規融資、金融去杠杆推動資金成本抬升、其他服務業投資增長偏低、新開工項目等先行指標走弱等。

展望下半年,外貿出口改善、工業企業利潤好轉、先進製造業發展較快、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幸福產業快速增長等將支撐投資平穩運行。綜合判斷,預計下半年和全年投資將分別增長8.0%左右和8.3%左右。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基本平穩,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投資累計增速達到8.6%,增幅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2016年以來投資逐季名義增速分別為10.7%、8.1%、7.1%、8.0%、9.2%和8.3%,下滑勢頭得到初步遏製。但是,綜合實際增速、兩大主體、三大領域、四大區域來看,投資回穩向好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

1、投資實際增速創2003年以來新低

受鋼材、水泥等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同比大幅上漲的帶動,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攀升至104.6%,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後,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僅增長3.8%,增速創下2003年以來的最低值,同比大幅回落了7.1個百分點。在支出法GDP構成中,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2.7%,較去年同期降低4.3個百分點,貢獻度減少0.22個百分點。

2、“國有快、民間慢”格局在延續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依舊延續著2015年以來“國有快、民間慢”的總體格局,但隨著民間投資回穩向好,國有投資增長放慢,兩者增速差距顯著縮小。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2.0%,同比回落11.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7.2%,同比加快4.4個百分點,兩者增速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0.7個百分點縮小到4.8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增長改善,主要是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同比加快7.4個百分點。一是2016年以來出台了多項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相關政策,隨著政策逐步顯效,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有所增強。二是第三產業民間投資的六成左右投向房地產行業。目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於階段性繁榮時期,帶動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民間投資相應加快。三是PPP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民間資本參與公共設施管理業的積極性有所提升。民間資本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28.7%,較去年同期加快21.2個百分點。

3、三大領域投資增長出現分化

基建投資延續高速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16.8%,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占投資總盤子的26.6%,仍然是支撐投資增長的定海神針,貢獻率達到48.4%。分行業看,基建投資增長呈現“一加快兩放慢”的特征。受交通專項資金到位時間提前、積極化解交通領域存量資金等的促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同比加快2.7個百分點。受專項建設基金暫停發放等影響,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受“年內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的影響,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大幅回落20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高庫存矛盾基本化解。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5%,同比加快2.4個百分點。隨著主要城市加大用地供應、加快供地節奏,以及“營改增”擴圍降低房企稅負、激發房企購地熱情,土地購置麵積增速由負轉正,實現了8.8%的增長。盡管去年國慶節前後、今年3月份房地產調控政策兩度趨嚴,政策效果開始顯現,但不可否認,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在階段性繁榮時期,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麵積、銷售額仍然分別實現了16.1%、21.5%的較高增長,月均商品房銷售麵積達1.24億平方米。在銷售加快的帶動下,高庫存矛盾得到明顯化解。6月末廣義商品房庫存(現房加期房)為21.27億平方米,同比減少5.37億平方米,降低了20.1%,廣義商品房去庫周期為17.1個月,已經處在去化周期合理區間內(12-18個月)。狹義商品房庫存(待售麵積)為6.46億平方米,同比減少0.68億平方米,降低了9.6%。

製造業投資增速回升,但仍處在較低水平上。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增長5.5%,同比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速大幅提升,消費品製造業投資有所減速,高耗能製造業投資降幅收窄。我國先後出台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切實降低實體企業成本等一係列政策措施,隨著政策效應的顯現,疊加今年以來外貿出口形勢有所改善,製造業投資尤其是裝備製造業投資動能出現恢複。但是,高耗能製造業消化過剩產能還需時日,消費品製造業供過於求矛盾也比較突出,加上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偏弱、人才儲備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依然存在,製造業投資增速仍處在較低水平上。

4、區域間投資增速普遍回落

上半年,四大區域的投資增長態勢出現分化,呈現出“東中西放緩、東北收窄”的局麵。東、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分別同比回落1.9、2.7和2.8個百分點,而同期房地產開發投資卻均有所加快,反映出投資增長對房地產開發的依賴性加大,項目投資(尤其是產業項目)整體比較低迷,增長動能相對不足。東北地區投資降幅同比收窄22.5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明顯下降狀態。

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形勢穩中有憂,存在一定下行壓力。需要密切關注以下問題:嚴控地方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影響基建投資、金融去杠杆推動資金成本抬升、其他服務業投資增速較慢、新開工項目等先行指標較弱等。

1、嚴控地方政府購買服務事項範圍影響基建投資

針對一些地區存在違法違規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超越管理權限延長購買服務期限等問題,財政部發布《關於堅決製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財預[2017]87號,下稱87號文),除了棚戶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涉及的政府購買服務事項外,嚴禁將鐵路、公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以及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儲備土地前期開發,農田水利等建設工程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實際上,近年來地方政府與社會主體在上述領域簽訂實施了大量的政府購買服務協議,如嚴格執行財政部要求,將造成部分已有協議或合同違規,出現地方政府違約風險。

此外,在民間投資乏力、PPP模式短期內尚在培育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撬動金融資源推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刀切地叫停政府購買服務,將大幅收緊地方建設融資渠道,有可能造成一些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在短期內“急刹車”和“硬著陸”。

2、金融去杠杆推動資金成本抬升

針對部分金融機構通過資金多層嵌套進行監管套利、在金融體係內快速加杠杆、累積金融風險等問題,央行積極落實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和積極穩妥去杠杆。在此政策取向下,金融市場利率普遍上行,資金成本明顯走高。6月份銀行間隔夜拆借和7天拆借加權利率分別比去年12月份提升了51個、53個基點。10年期國債發行利率已經達到3.7%,較年初提升了60個基點。雖然貸款基準利率並未做出調整,但隨著短端利率傳導至長端,全社會資金成本已經實質性走高。

據統計,6月份債券市場發行利率整體呈現上行態勢,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平均發行利率分別為5.69%、6.15%、5.81%和4.96%,分別較去年12月份抬升了86個、61個、95個和87個基點。受利率抬升、發債成本偏高的影響,許多企業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上半年新增企業債券融資淨減少3709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2.1萬億元。資金利率上行增加了投資項目的融資難度和成本,降低了投資收益率,不利於投資的平穩增長。

3、其他服務業投資增長偏低

第三產業投資可以分為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不含電力)及其他服務業等三個規模大體相當的板塊,2016年投資規模分別是10.3萬億元、12.1萬億元和12.2萬億元。上半年,其他服務業投資增長4.9%,較去年同期回落4.9個百分點,低於第三產業投資增速6.4個百分點。

一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受網購、外賣等新興消費模式的衝擊,投資增速大幅放慢。上半年批發零售業投資下降3.6%,住宿餐飲業投資僅增長4.6%。二是科研、教育、衛生、文體等服務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各類國企、事業單位承擔著服務供應的角色,市場準入放開進程緩慢,民間資本實質性的投入增長有限。三是受住房保障更多采用貨幣補貼形式的影響,保障房建設(屬於其他房地產業)投資明顯減速。上半年其他房地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9%,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14.6個百分點。四是受4G網絡建設高峰已過、5G投資尚未啟動的影響,信息服務業投資顯著放慢。上半年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13.5%,同比回落了9個百分點。

4、到位資金等先行指標走弱

今年以來,投資資金保障情況繼續惡化,成為製約投資企穩向好的重要障礙。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增長1.4%,同比回落6.6個百分點,全部投資、項目投資的資金充足率(到位資金/投資完成額)分別為102%和91.5%,均是曆史同期的最低值。受商品房按揭貸款增速回落、專項建設基金暫停發放、嚴控地方政府違規融資、資金成本上升等影響,投資到位資金將很難明顯改善。同時,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單個投資規模同比大幅減少。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1.2%,較去年同期降低26.3個百分點。單個新開工項目平均投資規模同比下降3.5%。當前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供應比較緊張、新開工項目規模下降,預示著後續投資形勢不容樂觀。

展望下半年投資形勢,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也有不少支撐投資增長的有利因素。綜合判斷,下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小幅回落,預計下半年和全年投資分別增長8.0%左右和8.3%左右。

1、外貿出口改善有助於促進製造業投資

今年以來,美歐經濟有所好轉帶動國際需求提升,疊加人民幣有效匯率下跌,我國外貿出口大幅改善。上半年,我國外貿出口額增長8.5%,同比加快18.1個百分點。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長10.9%,同比增加11.6個百分點。國際市場是我國製造業產成品的重要銷售市場,整體份額占10%左右。外貿出口好轉將有助於緩解我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矛盾,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促進企業增加投資。

2、工業企業利潤好轉有助於增強投資能力

盡管二季度以來工業產成品價格環比有所回落,但主要工業產成品價格仍然處在相對較高水平,上半年PPI同比增長6.6%,6月份螺紋鋼、電解銅、山西優質混煤、水泥、平板玻璃價格分別同比增長67.9%、27.2%、44.0%、27.5%和26.6%。

在宏觀經濟趨穩、價格水平提升的促進下,工業企業盈利大幅改善。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0%,較去年同期提高15.8個百分點。此外,政府繼續推動減稅降費,預估全年將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經營利潤增加有助於補充企業現金流,改善融資條件,增強投資能力。

3、先進製造業發展較快有助於帶動新興投資需求

圍繞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國家深入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重點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基礎能力提升、綠色製造推廣、高端裝備發展等重大工程。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以及反映轉型升級的技改投資發展態勢良好。

裝備製造業投資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上半年同比增長9.4%,對製造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8.7%。高技術製造業投資的新動能特征明顯,上半年同比增長21.5%,增速比同期製造業投資高16個百分點。轉型升級投資加快推進,上半年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1.8%,占全部製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5.6%。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推進,上述新興投資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4、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有助於促進地方基建投資

在土地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長34%,增幅同比提高24.3個百分點。土地出讓收入的大幅上升,直接增加了地方政府用於基建投資的可用資金,也間接提升了地方土地儲備機構的資產價值,有助於增強其融資能力,撬動更多資金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受PPI大幅上漲、進口量價齊升、企業利潤增多、房地產交易形勢較好的帶動,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長加快,地方財政支出力度也相應增強,有助於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

5、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有助於增加鎮域投資

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第一批全國特色小鎮為127個,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推薦名單為300個,計劃2020年全國特色小鎮達到1000個左右。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壯大鎮域特色主導產業,補足公共服務設施的短板。按照3675個重點鎮、鎮年均投資10億元測算,預計每年將帶來3.6萬億元左右的鎮域投資規模。

6、幸福產業快速增長有助於催生新的投資熱點

在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背景下,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消費需求快速增加,五大幸福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提升供給質量的重要機遇,也迅速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上半年,文體娛樂業投資增長15.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18.8%,教育投資增長17.8%,均明顯高於同期整體投資增速。《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在強勁的旅遊需求驅動下,2016年旅遊業投資額達到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有潛力的投資領域。

圍繞“精準擴大有效投資”的基本思路,堅持問題導向,做好重大投資項目資金保障,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積極推廣PPP模式,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重點放開服務業市場準入,健全房地產市場長效機製,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平穩運行。

1、做好重大投資項目資金保障

一是加快政府投資資金撥付,積極統籌公共財政資金、土地出讓金、政府性基金,落實項目資金來源。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綠色通道,加快重大項目等領域的貸款評審審批。三是完善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製,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大專項債券發行力度,支持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的投資項目。研究出台農村三產融合專項債券、幸福產業專項債券、“一帶一路”專項債券、PPP專項債券等創新品種。

2、規範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一是鼓勵支持小城鎮編製總體規劃及控製性詳細規劃,摸清家底,明確投資項目庫及融資需求。二是堅持產業建鎮,做精做強休閑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等主導特色產業,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獨特產業生態。三是圍繞完善城鎮功能,加快補齊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三塊短板,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小鎮。四是充分用好政府性資金、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社會資金,多元化開拓特色小鎮建設融資渠道,提高建設運營效率。

3、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一是加大專項轉移支付資金、PPP以獎代補資金、PPP基金等對PPP項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完善中長期財政預算製度,將對PPP項目的支付責任列入中長期預算。三是加快建立科學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定價機製,確保投資項目的合理回報率,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和項目可融資性。四是將民營資本參與率納入PPP工作考核體係,嚴禁對民營資本設置任何差別性條款和歧視性條款。

4、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

一是加大政府獎勵補助資金投入,引導製造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二是組織實施工業強基、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精品製造、服務型製造等六大工程,著力培育高端製造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增強製造業經濟發展後勁。三是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高新技術企業、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

5、重點放開服務業市場準入

一是推進落實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賦予市場主體更多的主動權,激發市場活力。二是加快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製,推動信息服務、金融業、醫療衛生等領域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製改革。三是切實降低民間投資準入門檻,落實好放寬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市政設施、社會領域等市場準入政策。四是鼓勵各地區先行先試,加強政府事中事後監管能力,全麵放開服務業領域的市場準入,以多元化的市場競爭主體來激發服務業發展活力。

6、健全房地產市場長效機製

一是完善地方政府住宅土地供應製度,強化對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年度執行情況的考核監督。二是完善房地產相關財稅製度改革,建立健全覆蓋住房交易、保有等環節的房地產稅製。三是完善住宅金融製度,加大對中低收入人群購房融資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快推進戶籍製度改革,提升中小城市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原標題:新動能助力固定資產投資平穩運行)

最後更新:2017-08-19 04:17:18

  上一篇:go 美國貿易辦公室:美國啟動對中國的301條款調查
  下一篇:go 美股收盤 三大股指普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