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財經資訊
香港資管規模超18萬億港元
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在2016年全球市場動蕩之際顯示出強勁活力,資產管理規模穩中有升。截至2016年底,香港資產管理業務合計規模達到18.29萬億港元,較上年增長5.2%。
據香港證監會近日披露的數據,2014年到2016年,香港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分別為17.68萬億港元、17.39萬億港元和18.29萬億港元,三年的幅度變化分別為10.5%、-1.6%和5.2%,而之前的2013年比2012年增長了27.2%。整體來看,過去5年香港市場資產管理規模累計增長幅度達到45.3%。
據了解,香港資產管理業務主要由以下大類組成: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管理的資產占到總規模的七成左右;其次為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占比約兩成;持牌法團的基金顧問以及房地產基金占據了另外10%的業務規模。
從這幾類機構管理資產近年的增幅來看,基金及保險公司資管規模水平於2015年經曆了一番波折,2016年開始複蘇,進入平穩發展階段。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管理規模分別為12.77萬億港元、12.26萬億港元和12.82萬億港元,增幅分別為11.85%、-4%和4.6%,整體增長幅度較為平緩。
相比之下,作為第二大構成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較快,近三年的管理規模分別為3.10萬億港元、3.67萬億港元和4.06萬億港元,增幅分別為12.46%、18.45%和10.72%,2016年增長規模達到9560億港元。盡管增幅略有放緩,但相比基金公司業務而言,私行業務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較小。此外,持牌法團的基金顧問業務管理基金規模均有所下降,近三年的管理規模分別為1.61萬億港元、1.27萬億港元和1.20萬億港元。
據香港證監會調查顯示,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增長主要來自新增及現有投資授權的淨資金流入,以及2016年底前市場整體表現理想所致。香港的私人銀行業務持續擴充則是得益於私人銀行客戶的淨資金流入。
海外投資者是香港資產管理業務的主要資金來源,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主要銷售及分銷中心的地位。香港證監會數據顯示,來自海外投資者的資金由2015年的11.78萬億港元上升至2016年的12.0萬億港元,占資產管理業務的66.3%。而源自香港本土的基金投資金額則隻占33.7%,顯示海外投資者對香港的穩健監管架構抱有信心,也對香港市場多元化的投資方案相當認同。
不過,近三年來,香港本土的投資基金比率呈現上升趨勢,在基金投資總額中的占比從2014年的29.0%上升到2015年的31.5%,直到今年的33.7%,三年來上升了4.7個百分點。
香港市場機構化特征明顯。機構性基金及其他基金(主要包括對衝基金、私募股權基金、海外零售基金及保險投資組合)占香港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總值的57%,2016年仍然是最主要的基金類別,機構資金占比較上一年增加6.6%。
(原標題:香港資管規模超18萬億港元)
最後更新:2017-07-24 09: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