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8月出口增速創下半年新低 專家稱匯率對出口擾動恐增強

在延續5個月的兩位數增長之後,我國8月外貿出口增速首次跌入個位數增長,成為半年來增速新低,與7月相比,8月出口增速環比下降4.3個百分點。

9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8個月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8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7.1%。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13%;進口7.98萬億元,增長22.5%;貿易順差1.87萬億元,收窄15.1%。

8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1萬億元,增長10.1%。其中,出口1.35萬億元,增長6.9%;進口1.06萬億元,增長14.4%;貿易順差2865億元,收窄14%。這也是繼今年2月份以來,單月出口增速首次低於10%。

匯率走高製約出口增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前7個月中,除2月以外,其餘月份出口增速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3月份出口增速更達到22.3%,創今年上半年最高單月增速。

針對8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人民幣升值、外需疲軟是導致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近兩個月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導致中國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價格優勢減弱,這可能對出口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今年年初以來,隨著美元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趨勢走強。而進入7月之後,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從6月底的接近6.8快速升至6.44左右,並且近期以來,人民幣對主要貨幣均呈現升值的趨勢。白明分析說,美元走弱從今年年初就已顯現,但7月以後,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弱勢超出市場預期,到目前跌幅已接近7%,這在一方麵會在客觀上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麵也會對中國出口企業的信心產生衝擊。

據興業宏觀統計,8月以美元計出口增速從7月的7.2%回落至5.5%,同比增速連續2個月回落,並延續今年3月以來出口整體回落的趨勢。從8月分地區的出口可以看出,對歐美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對歐洲出口回落幅度較大。從產品結構來看,受匯率影響較敏感的紡織、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明顯,拖累8月出口同比回落1.3個百分點。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仍是中國出口產品主力。今年前8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的50.7%。而服裝、紡織、鞋類、家具、塑料製品、箱包、玩具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我國出口總值的20%以上。

9月出口增速有望階段反彈

綜合多位專家的說法,8月出口增速不及預期,有匯率和翹尾兩方麵的因素。除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外,由於去年上半年外貿基數較低,下半年企穩,基數抬高,同樣對當前的進出口增速會產生一定影響。

接下來外貿走勢又將會怎樣呢?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預計,9月出口增速或將出現階段性反彈。這是因為出口市場基本麵整體改善將繼續支撐我國出口貿易增長,加之去年9月出口形勢下滑提供了較低的基數。“不過,由於需求複蘇的邊際效用將持續減弱,加之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出口不利,預計反彈幅度有限。”

從海關的統計數據來看,8月,我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9,與上月基本持平。說明未來兩三個月進出口不會出現較大波動。平安證券的研報指出,從中長期來看,由於外圍經濟仍處於趨勢性複蘇的總體態勢,出口形勢保持樂觀。近幾個月人民幣的連續大幅升值可能給出口帶來一定壓力,但由於美國處於加息縮表的大周期中,美元指數已經從特朗普上台時的98.7大幅下滑到當前的91.5。隨著美元指數的見底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可能性,預計人民幣升勢難以持續。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成為8月我國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除了匯率波動因素以外,歐美等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也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白明認為,總體而言,下半年我國外貿已經跨過恢複性增長的階段,進入平穩發展期。因此增速肯定沒有上半年高。除了匯率因素以外,美國最近頻繁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也會增加未來外貿發展的不確定性。

王青則表示,從主要出口市場來看,8月我國對美國、日本、歐盟、俄羅斯等主要市場出口保持增長,但增速與7月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調。“整體而言,近期全球經濟複蘇動能較強,外部需求旺盛,支撐我國出口貿易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

(原標題:8月出口增速創下半年新低 專家稱匯率對出口擾動恐增強)

最後更新:2017-09-11 00:17:27

  上一篇:go 物價漲幅超預期 CPI、PPI年內首現同步走高
  下一篇:go 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20%調至零 機構:防止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