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
財經資訊
強監管與市場引導並舉 推動資管業務規範發展
在經曆了連續多年的高歌勐進後,我國規模龐大的資產管理業務開始進入平穩發展的規範期,而這得益於監管部門改變原有“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監管思路,聯手出擊堵截監管套利。
央行在日前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如何促進資管業務規範發展開設專欄,深入分析當前資管行業存在的五大突出問題,明確了對未來資管業務監管的六大舉措。這或許意味著,備受市場關注的資管新規或將於近期出台。
今年“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表示,由央行牽頭“三會”正研究製定資管新規,旨在統一資管行業的監管標準,避免監管套利。目前我國資管業務主要包括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以及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保險資產管理計劃。此外,除金融機構開展的資產管理業務外,非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也發展迅勐,以餘額寶為代表通過互聯網金融渠道吸引了大量社會閑置資金。根據央行測算,截至去年底,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後,各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達60多萬億元。
在監管部門看來,規模如此龐大的資管行業,目前存在五大突出問題:資金池操作存在流動性風險隱患;產品多層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麵臨監管不足;剛性兌付使風險仍停留在金融體係;部分非金融機構無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但實際上,上述這些問題都共同指向一個問題——各金融子行業監管標準的不統一。最顯著的表現,則是由於各金融子行業在投資範圍、資本計提、杠杆限製等方麵要求不同而存在套利空間,使得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之間相互合作,通過多層嵌套、層層加杠杆等方式做大收益。但同時,這種同業鏈條的無序拉長,也帶來了底層資產看不清、杠杆過高、資金脫實向虛等問題,甚至會引發係統性金融風險。
加強對資管業務的監管迫在眉睫,首要任務就是統一各金融子行業對資管業務的監管標準,包括投資範圍、同類產品的杠杆率等。其次,加強對所投資產信息的統計,按照穿透原則,掌握底層資產的投資情況,摸清底數。此外,通過設立相關的監管政策,要求機構縮短同業鏈條,消除不必要的多層嵌套,抑製資金在金融體係內部空轉等脫實向虛現象。
不過,單靠上述強監管的措施來規範資管業務發展,並不能完全實現促進資管業務良性發展的目的,畢竟市場和監管之間曆來都是一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遊戲。若想實現資管業務規範健康的發展,根本之舉還是要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資管本質,加強風險自擔的投資者教育,打破剛性兌付,而這則是一個長期的引導過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原標題:強監管與市場引導並舉 推動資管業務規範發展)
最後更新:2017-08-14 0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