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財經資訊
在結構性調整中推動經濟持續回暖
9月份的數據顯示了部分結構性調整的積極信號,包括去杠杆、去庫存、投資結構和外貿結構優化等等,但投資的趨緩為經濟增速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一、中國宏觀經濟麵臨的基本麵
1、中國經濟中的物價與經濟增速:逐步恢複到產出與物價的正常關係。
9月份CPI同比增長1.6%,同比漲幅連續8個月低於2%。1-9月份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5%。短期物價和產出仍保持平穩。由於CPI基數增長較小,9月份環比CPI仍是上升態勢,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5%。其中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均上漲0.5%。
從一個更長期的情況來看,9月份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通脹與產出關係的低端。
從PPI與工業增加值的關係來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6%,比8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9月份PPI同比漲幅6.9%,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從環比看,PPI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未來PPI同比漲幅會收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基數上升;二是國內市場供給量在增加。比如煤炭產量9月份同比增長7.6%,比8月份提高3.5個百分點;三是煤炭、原油的進口加快。
2、中國經濟中的投資增速與消費增速:消費平穩、投資增速趨緩。
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6%,其中製造業投資140819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5%。第二產業投資增速依然處於低位。1-9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6%,增速比1-8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0.5%,民間投資需求不旺。
9月份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加10.3%,比8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基本維持在10%多一點的水平。但居民購物方式和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今年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4.2%。
3、中國經濟中的進出口:出口動能放緩,進口值增速超出預期。
9月份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同比增長12.7%,其中進口同比18.7%、出口同比8.1%,出口高於8月份的5.1%。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前3個季度中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0.6%。其中,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38.4%,原油上漲33%,天然氣上漲13.9%;進口價格上漲對進口總值的拉動貢獻率達到52.5%。
4、用電量、貨運量同比增速不高,但維持在相對平穩的水平。
5、外部環境相對平靜、匯率波動不大。
二、變化中的經濟結構
1、進出口結構有所改善。
從貿易結構來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8.1%,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6%,比2016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吸收外資的結構在優化。製造業吸收外資恢複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強增長勢頭。
2、投資結構和消費結構在優化。
從投資結構看,前三個季度,電網、裝備製造、通信、交通運輸等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煤炭、鋼鐵、火電等產能過剩行業央企的固定資產投資則下降33.5%、19.3%和21%。
從房地產來看。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1%,增速比1-8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重點轉向服務業,服務業發展較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5%,相應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一季度至三季度同比增長7.8%。
3、9月份社會融資結構發生變化。
9月份社會融資總額1.82萬億元人民幣,高於8月份的1.48萬億元。9月份居民信貸增長成為拉動信貸增長的主要原因。新增人民幣貸款1.27萬億元人民幣,高於8月份的1.09萬億元,環比增加1800億元。
4、去庫存、去杠杆開始發揮作用。
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麵積61140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1212萬平方米。去房地產庫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從貸款結構來看,9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8.1%,同比高0.3個百分點。企業債券餘額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占比分別為10.6%和3.8%。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的小幅增長和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增加有利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在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降杠杆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措施來實施:一是通過“債轉股”、“混改”等方式來降杠杆。二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去產能、降杠杆。三是通過股權融資辦法來降低杠杆。四是通過低利率環境來緩解債務壓力,並降低籌資成本。
5、預期結構基本穩定。
9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4%,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製造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原標題:在結構性調整中推動經濟持續回暖——2017年9月份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點評)
最後更新:2017-10-21 0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