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警惕!新特征傳遞型內幕交易蔓延

今年9月,證監會在其官網的工作動態中發布了“證監會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內幕交易”為題的公告。

公告陳述了內幕交易行為對證券投資的侵害,即嚴重侵蝕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重侵害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同時,指出了以泄露、打探內幕信息為主要特征的傳遞型內幕交易的嚴重危害,其進一步延伸了內幕交易非法牟利鏈條,掩飾了靠內幕信息炒股的違法本質,助長了打探消息、投機炒作的不良風氣,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和市場參與者的投資信心,嚴重損害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發揮,因此曆來是各國證券市場監管執法的打擊重點。

內幕信息傳遞

多向化與多級化並存

之所以此次證監會發文特意強調傳遞型內幕交易行為,是因為此類內幕交易更為隱蔽,信息擴散範圍更廣、速度更快,因此影響更為嚴重。對於傳遞型內幕交易行為本質的理解,從相關法律的規定中即可把握,我國證券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該法條規定了能夠從事內幕交易行為的兩類主體,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與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所謂傳遞型內幕交易指的就是內幕信息的非法獲取人實施的內幕交易行為,內幕信息由最初的知情人傳遞到其他主體,接收主體以其得到的內幕信息實施了證券交易活動。

證監會專門發文提及要嚴厲打擊傳遞型內幕交易,原因就在於信息的傳遞存在多向化與多級化的可能性,這就使得傳遞型的內幕交易行為的危害範圍可能會呈幾何級數增長。所謂多向化指的是內幕交易信息的知情人所掌握的內幕信息通過各類途徑傳遞給不同的主體,而這些主體之間可能並不存在必然性的聯係,各信息接受主體與知情人的關係也不盡相同。多極化指的是內幕信息由知情人首次傳遞後,信息的一級接受者將其再次傳遞,因而形成了多層次的內幕信息傳遞模式。除此之外,多向化與多極化還可能相互混合,在內幕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穿插交替發生,因而會對實踐認定造成巨大的困難,同時也會產生更為嚴重的損害後果。

三大特征變化值得關注

根據證監會的發文可以得知,在實踐中,傳遞型的內幕交易確實存在著令人擔憂的特征變化。首先,傳遞對象的變化。我國證券法第七十四條對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範圍有著明確的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製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三)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六)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

但是對於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的範圍卻並未在法條中有所提及,這是因為信息的傳遞本身就具有不特定的特征,通過任何途徑接受到內幕信息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傳統的內幕信息傳遞存在著“親屬化”的特征,即接受內幕信息的主體一般均為法定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直係血親,如子女、父母等。現今的內幕信息接受主體已經由原有的近親屬擴展到了朋友、同事等群體,甚至還存在知情人向商業合作對象、地區幹部等利益相關方傳遞內幕信息的情況。

其次,內幕信息類型的變化。我國證券法對於內幕交易行為中的內幕信息也有著明確規定,證券法第七十五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下列信息皆屬內幕信息:(一)本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等。

該條中所提到的“重大事件”指證券法第六十七條所列舉的12項內容,分別為:(一)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範圍的重大變化;(二)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三)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四)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五)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六)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七)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八)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製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製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九)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十一)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采取強製措施;(十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

也就是說,內幕交易中所涉及的內幕信息應當屬於以上範圍。但是相對於之前的內幕交易所涉及信息集中於上市並購重組領域,現今的內幕信息類型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從單一的上市並購重組領域擴展到“重大投資決策”、“重要合同簽訂”等不同的環節與領域,因而也產生了更加惡劣的影響。

最後,傳遞範圍的擴展。證監會此次發文重點在於強調應對傳遞型內幕交易行為著重打擊,其原因就在於此類型的違法犯罪行為已經隨著網絡社交工具等各類信息傳播渠道的普及而日益增多,多層、多級、多向型信息傳遞的成本越來越低,內幕信息“爆發性”傳遞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其直接後果就是涉案金額和涉案人數的大幅度增長,因此而遭受損失的社會群體自然也不斷擴大,對金融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通過對傳遞型內幕交易行為發展的新趨勢的分析來看,證監會此次發文充分考慮到內幕交易行為發展的時代新特征,從而根據社會實踐具體情況而做出一份及時、有效的工作指向。證監會提出將進一步加大內幕交易查處力度,尤其針對傳遞型內幕交易隱蔽複雜的特點,強化與刑事司法機關的有效銜接和緊密配合,從源頭上減少內幕交易的發生,從而有效促進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發揮,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原標題:警惕!新特征傳遞型內幕交易蔓延)

最後更新:2017-10-21 06:18:23

  上一篇:go 在結構性調整中推動經濟持續回暖
  下一篇:go 證監會查處一起內幕交易 係恒康醫療“案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