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財經資訊
跨年資金需求旺盛 同業存單利率水漲船高
12月21日,央行公開市場進行了800億逆回購操作,淨回籠100億,結束了連續三天的淨投放。
截至21日收盤,7天及以下的短端資金利率紛紛回落,而跨年資金仍然整體比較緊俏。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DR014全日加權價報4.5319%,上交所隔夜回購利率GC014全日加權價報6.1810%。
另外,由於年底到期量較大、跨年資金需求較高,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也在水漲船高。數據顯示,11月底以來,同業存單平均發行利率始終維持在5%以上,並且整體呈現持續的上升趨勢。
跨年資金需求仍旺盛
12月21日,人民銀行公開市場進行了800億逆回購操作,當日有900億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淨回籠100億,結束了連續三天的淨投放態勢。央行本周在公開市場上淨投放總量已達2800億。21日公開市場結束了連續三日的淨投放,短端的資金緊張態勢卻有所緩解。
銀行間利率多數下行,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2.6650%,較昨日下跌6.5個基點(BP);非銀機構流動性有所改善,上交所隔夜回購利率GC001加權價報3.2427%,較前一個交易日大幅下跌127個基點(BP)。
一方麵,7天及以下的短端資金利率紛紛回落,另一方麵,跨年資金仍然整體比較緊俏。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DR014最新成交價達6.25%,全日加權價報4.5319%;上交所14天回購利率GC014全日加權價報6.1810%。
“年底實在是太需要資金了,跨年的頭寸需求還是很高的。”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場部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同業存單發行、線上回購融入的資金需求都很高。
這位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其實銀行還是傾向於發行3個月到6個月期同業存單,但有些銀行因為存單利率不夠高,不得不發行更長期的存單以滿足跨年的頭寸需求。
國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認為,年末同業理財、中小銀行還麵臨進一步的縮表風險。年末往往是理財、委外和資管到期高峰,但過去大部分資金仍保留在銀行間體係中,銀行主要籌劃的是資金滾動續作。
同存利率居高難下
由於銀行跨年資金需求仍然比較旺盛,盡管短端回購利率有所下行,同業存單利率卻一直居高不下。
11月底以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整體一直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數據顯示,11月底以來,同業存單平均發行利率始終維持在5%以上。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12月是同業存單到期高峰,全月到期規模高達2.2萬億,僅次於9月的2.3萬億到期規模。而截至21日,12月以來銀行同業存單發行總量已經達到1.9萬億。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呂品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到,同業存單利率已經具備一定吸引力的前提下,大行、險資等市場上的主要買方也一直在買存單,但是年底銀行體係多餘的流動性本來就整體不高,保險資管為主的非銀機構也很難消化全部的同業存單供給。
“事實上,我們近幾個交易日融出的跨年資金利率都在6.5%以上。因此盡管同業存單利率一直不低,我們對同業存單的偏好也不是特別強。”一位資管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個別AAA級銀行近日同業存單發行利率達到5.6%之高。
關於同業存單利率居高難下的原因,呂品分析,一方麵,銀行存款流失的問題一直存在,而同業存單的在季末的到期量比較大,不少銀行隻能通過續發同業存單補充流動性;另一方麵,年底經常容易出現資金麵緊張,銀行需要應付各類監管指標,滿足流動性要求。
新規影響幾何?
機構普遍認為,年底銀行同業存單發行需求量較大,與監管的一係列新規也存在一定關係。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12月6日,銀監會公布了關於《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新引入了三個量化指標:淨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其中前兩項指標與同業存單直接相關。
明明分析,銀行若發行期限在6到12個月之間的同業存單,無論是現金方式持有還是轉化為超儲、期限6個月以內的同業貸款和無變現障礙的AA資產,都能改善淨穩定資金比例這一指標;而發行3到12個月的同業存單,轉而配置3個月以內的貸款、存放同業及同業存單,也可以改善流動性匹配率這一指標。
除了流動性辦法,覃漢認為,資管新規、定向降準等也對存單利率造成一定影響。
覃漢稱,打破剛兌和淨值化是大資管新規的核心內容,但真正淨值化後意味著2016年投資債市的部分銀行在轉向市值法後麵臨虧損風險,一旦債券的浮虧改為淨值法後出現淨值實虧,可能會引發贖回,甚至部分投資者在過渡期就會提前贖回,避免損失。
“這導致部分資管產品近期出現調倉,拋售流動性資產提前應對。”覃漢表示,淨值法後客戶接受度恐明顯下降,理財滾續規模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少中小銀行隻能加大長期同業存單發行,提前應對潛在的贖回和理財縮水風險。
另外,商業銀行為了爭取滿足定向降準第二檔的條件,過去幾個月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覃漢認為,這也導致資產端的剛性需求進一步增加,需要更大體量的負債端滾動吞吐來匹配。
“9月底定向降準創新式的分檔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激勵了商業銀行精準扶貧、支持實體的動力,這也可以很好的解釋表內融資需求卻反季節性走高。”覃漢稱。
最後更新:2017-12-21 2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