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
財經資訊
支付寶、微信支付不再限額,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關注“零壹財經”,讀懂新金融。
作者 |Melody
來源 | 零壹財經
微信零錢一年20萬元不夠用?自己的錢放在微信錢包裏卻不能花?
今年9月初,騰訊通過旗下的微眾銀行推出互聯網銀行卡——"微眾卡"。這張卡沒有實體卡,已與微信全麵打通。微信裏的零錢,乃至其他銀行卡裏的活期存款,都可轉入微眾銀行裏的"活期+",並享受年化收益。
微眾卡的推出,意味著微信裏的零錢可以轉到微眾銀行賬戶中,隨之,用戶就可以不用有零錢限額的顧慮。
現在看來,無論是騰訊下的微眾銀行還是阿裏下的網商銀行都可以在原來20萬/年限額的基礎上提升額度。
這裏的20萬/年限額該從何說起呢?
2016年上半年,央行頒發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2016年7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對於支付機構自主或委托合作機構以麵對麵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麵對麵方式通過至少5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Ⅲ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可以用於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其所有支付賬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20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
2016年11月25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特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製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此前要求,個人銀行分類管理製度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
《通知》明確指出,Ⅱ類戶非綁定賬戶轉入資金、存入現金日累計限額合計為1萬元,年累計限額合計為20萬元;消費和繳費、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取出現金日累計限額合計為1萬元,年累計限額合計為20萬元。
2015年12月底,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將個人銀行賬戶分為Ⅰ類、Ⅱ類、Ⅲ類賬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隻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有Ⅰ類賬戶的,再開戶時隻能是Ⅱ、Ⅲ類賬戶,不同類別的賬戶有著不同的功能、額度和權限。其中,Ⅱ類賬戶是指具備"理財+支付"功能,可以購買理財產品和消費支付,包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限額的背後
這裏額度限製隻包括支付寶的餘額、微信支付的零錢轉賬或支付,不含綁定的銀行卡,也就是說,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付款的時候選擇銀行卡支付就不受此額度的影響。也可以先申請提現到銀行卡,再使用快捷支付。
但2016年3月和9月,微信和支付寶先後表示提現收費,對用戶提現收取0.1%的手續費,每位用戶累計享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大多數人不會選擇銀行卡提現這種方法。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同時作為Ⅱ類賬戶,因為使用線上無卡支付,本著小額支付偏重便捷、大額支付偏重安全的管理思路,采用正向激勵機製,吸引了大量的用戶。
但網絡支付業務仍麵臨不少問題和風險:
一是客戶身份識別機製不夠完善,為欺詐、套現、洗錢等風險提供可乘之機;
二是以支付賬戶為基礎的跨市場業務快速發展,沉澱了大量客戶資金,加大了資金流動性管理壓力和跨市場交易風險;
三是風險意識相對較弱,在客戶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機製等方麵存在欠缺;
四是客戶權益保護亟待加強,存在誇大宣傳、虛假承諾、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
對於網絡支付限額,央行有兩點主要的考慮:
1.用戶應該把錢存在國有商業銀行,比放在支付寶、微信等裏更方便監管。
2.用戶需要身份驗證,避免身份信息錯漏不實的灰色地帶,減少理財風險。
提額的背後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提額實質上就是化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用戶為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的用戶。在使用餘額或零錢支付時,將自動轉入網商銀行或微眾銀行的賬戶,再完成支付。馬雲和馬化騰打出的這張銀行王牌,為其5.6億支付寶用戶和9億微信用戶帶來了實質改變,而不僅僅滿足於提額:
1、無實體銀行卡
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作為兩家獲得銀行牌照的民營銀行,要求其隻能設立一個線下網點,但由於線下畢竟覆蓋的用戶比較少,所以幹脆直接不開線下網點。用戶不需要實體銀行卡,隻需要在手機上刷臉認證就可以辦理一張線上銀行卡,避免了之前流程繁瑣的缺點。
2、微信版餘額寶
如果用戶想要一筆錢能消費,又能理財,除了使用支付寶的餘額寶。現在通過微眾銀行在微信裏也可以實現消費理財。如搶紅包的錢、閑置的存款等,都可以通過微眾銀行,實現消費理財。
3、銀行裏的超市
除了辦理一些特別的業務,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網商銀行或者微眾銀行線上就可以完成。通常,用戶去銀行辦理理財業務,都需要填寫一係列的手續,還有其他的一些流程。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就像一家理財超市,用戶隻需要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
事實上,這種限額方式,針對第三方支付來說,除了20萬元/年限額,隻是把餘額或者零錢直接轉入網商銀行或微眾銀行,直接用銀行的賬戶支付,屬於銀行卡支付,走央行超級網銀,最終由央行監管,自然不算入20萬/內限額之內。
來源 | 零壹財經
截至2017年6月30日,餘額寶基金規模達到了1.43萬億元,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目前,其近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520%。業內有觀點認為,騰訊此時發布零錢通,如果推廣手段到位,例如七日年化利率較高,可能會吸引一批用戶轉投零錢通。目前,微信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9億人,支付寶活躍用戶達5億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監管趨嚴,餘額寶已將個人持有餘額寶的最高額度由100萬降至10萬。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騰訊的零錢通和阿裏的餘額寶都麵臨同樣的門檻,未來也會有上限,限額不會太高。因為兩者性質一樣,本質上都是貨幣基金。
騰訊在此時選擇上線貨幣基金產品或許和監管逐漸明朗有關。
9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簡稱《流動性管理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執行。這項新規對貨幣市場基金作出了特別規定,將對貨幣基金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流動性管理規定》第二十九條:“基金管理人應當對所管理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實施規模控製。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
然而,從近期各方麵的相關表態來看,必須認清的現實是,新金融的監管風暴遠遠沒有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騰訊通過旗下的微眾銀行推出互聯網銀行卡——“微眾卡”。據介紹,這張卡沒有實體卡,開戶無需去櫃台取號排隊,填一大堆資料。隻需在手機軟件上直接刷臉,2分鍾完成。也不必再為銀行卡丟失、排隊補辦而勞心傷神。而它與傳統銀行卡一樣具有轉賬、存款、消費、理財四大核心功能。而且“微眾卡”與微信全麵打通,讓9億微信用戶找到了新的存款、理財、支付方式。騰訊通過“微眾卡”,在微信裏實現了阿裏“餘額寶”最重要的功能:消費、理財同步進行,邊賺邊花。有關市場人士斷言,“微眾卡”與微信的無縫融合,有望創造下一個餘額寶,而微眾銀行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有會議!
最後更新:2017-10-20 15: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