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跨境並購三季報:一帶一路沿線顯著增長

年初至今,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在美國僅完成了61宗並購交易,總值達92億美元,同比驟降76.6%。與此同時,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地區的並購交易總量達68宗,交易總值達3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3%。

多種統計口徑的數據顯示,跨境並購在三季度繼續降溫。10月19日發布的《投中統計:中國並購市場2017年第三季度數據報告》顯示,在第三季度,無論是出境並購的交易數量還是規模都出現了下降,在整體中國並購市場中,出境並購占季度規模下降到了33.4%,二季度占比為55.3%。

並購市場資訊(Mergermarket)10月1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共錄得境外並購298單,規模1109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對比下降35.1%。就內地企業而言,前三季度境外並購交易總值同比大幅下降41.7%至95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645億美元(共291宗).

該報告顯示,就出境並購目的地而言,中國投資者仍最為青睞美國。但年初至今中國(包括香港)企業在美國僅完成了61宗並購交易,總值達92億美元,同比驟降76.6%。分析稱,驟降的原因是中國資金流出管控和美國政府監管障礙雙重因素。另外,對美並購單宗交易的規模也下降不少,2016年前三季度共公布了8宗超大型交易(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而今年僅有1宗交易規模超過1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具中資背景的Canyon Bridge 擬斥資12億美元收購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交易遭到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和總統特朗普的否決,理由是出於國家安全的擔憂。

上述案例引發了業界的強烈擔憂,這是美國總統第四次、特朗普總統第一次頒布此行政令禁止外國企業投資。業界紛紛預計,CFIUS審查時間和審查結果方麵的不可預測性正顯著增強。

在10月19日舉行的中國企業並購論壇2017上,CFIUS成為台上嘉賓討論的焦點,他們紛紛表示對於CFIUS的擔憂正在上升。

不確定性因素上升

“我們目前手中有個美國半導體行業的並購項目,產品隻是涉及半導體一部分的檢測設備,但中國買方因為CFIUS因素,感到壓力很大,不願意再去做進一步研究,同時賣方也產生了很大的疑慮。國內企業其實對半導體標的很感興趣,因為大市場在這裏,但CFIUS的審查越來越向不利交易的方向發展。還有一個項目麵臨的問題是,CFIUS的審查時間一拖再拖,過了75天,又是75天。”國泰君安證券並購融資部副總經理黃敏在論壇上發言稱。

根據美國現行法律規定,CFIUS在確認申報材料完整後,需在75個自然日(約兩個半月)內完成審查。

據了解,日益趨嚴的美國監管風險,讓一些中國買家卻步了。“出於對美國監管風險的擔憂,一些交易還沒有到向監管申報文件的階段,就遭到了放棄。”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安國邦在論壇上發言表示。

國際律所富而德此前發布評論稱,盡管萊迪思交易是特朗普政府通過頒布行政令禁止的第一筆交易,但今年已有其他交易方在經曆漫長審查流程後仍無法獲得解決方案,最終被迫放棄交易。鑒於目前還有多起類似的未決案件,預計其他交易也將以失敗告終(無論交易方自願放棄交易或是CFIUS禁止交易),這將使因CFIUS審查而無法完成的交易數量創下新高。

在麵臨CFIUS審查等一係列不確定性因素上升後,市場的一大趨勢是賣家要求更高的分手費,此前跨境並購的分手費一般為1%-3%(占交易金額的比例)。“現在的平均水平是5%-10%,就我們的經驗而言,即使是中企的港股上市實體作為買方,也會麵臨分手費。”瑞銀亞洲並購部主管盧穗誠發言稱。

業內人士建議,中國投資者要提早準備應對CFIUS審查風險。“需要提早、全麵地評估CFIUS審查的風險,我們有個客戶說對美國一家坦克製造商有興趣,我一聽就覺得不可行。”盧穗誠坦言。

“要想想可替代性的交易架構,來應對該風險。另外,這個風險對買賣雙方都有影響,要協力應對。”安國邦說。

境外並購明年或反彈

在美國等市場降溫的同時,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並購增長顯著。Mergermarket報告顯示,年初至今,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地區的境外投資交易總量達68單,交易總值達3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3%,創出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最高的前三季度交易總值。

“據我了解,中國在 ‘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一半以上是能源項目,還包括交通、物流等行業的標的。進出口銀行和中國銀行是我們的股東,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在當地的資源。另外,我們也擁有一些同業資源,也就是一些當地的合作夥伴。”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首席投資官孫宏慧在論壇上表示。

談到業務所麵臨的難題,孫宏慧表示,“主要難題還是團隊距離市場遠、人員分散,難題還是要通過建立本地團隊來解決。”

“我們成立時間不久,先花了一些時間熟悉、研究市場,目前有好幾個儲備項目,近期將進行第一筆投資。”孫宏慧在會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展望2018年出境並購的趨勢,業內人士多數表示持謹慎樂觀的看法。“中國出境並購在2016年達到了曆史高峰,今年盡管下降了,但預計是曆史第二高,2018年應該會有所反彈。主要活躍的應該還是國企,中國的私募基金也會較為活躍,東南亞將繼續受到青睞。”瑞銀盧穗誠表示。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尋求集團或者外部基金的力量,以財團形式出境並購,盡管最終目的還是注入上市公司。我想我們隻會越來越忙,因為需求還是很多,但成交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國泰君安的黃敏坦言。

(原標題:跨境並購三季報: “一帶一路”沿線顯著增長)

最後更新:2017-10-20 06:48:28

  上一篇:go 資本市場監管路徑明晰 防風險補短板可行穩致遠
  下一篇:go 一行三會就金融監管齊發聲 雙支柱調控框架日趨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