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社保費率下調:又少交了一千億

為企業減負、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為此,近年來,政府打出一係列組合拳,僅今年上半年就已出台5批減稅降費措施,發放“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的政策大禮包,其中包括社保費率的下調。

“社保費率經過幾輪的下調,五險總費率已經從41%降低到了39.25%,降低了1.75個百分點,達到了一定的降費效果。”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以來,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率均在下降,三險已無降費空間,醫保費率也很難再進行調整,唯一的降費空間就留給了基本養老保險。

實際上,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為給企業減負,社保繳費費率下調,已是近年來的一大趨勢,雖然隻有不到兩個百分點的降幅,但是,這已能夠為企業每年減少千億的成本。

調查中,近77%的企業將勞動力成本列為成本壓力的主要來源,企業認為,工資上漲是大勢所趨,降成本不是要降工資,但與工資掛鉤的“五險一金”負擔偏重。

中國社保體係主要由“五險一金”組成,相關繳費一直高居用工成本的四成以上,麵對企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中央工作層麵正式提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並“五險一金”方案,並於2015年正式展開,截至今年年中,五險總費率已經降至四成以下,降低的企業成本已達千億。

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四部門又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麵,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允許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1%,同時,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這則是繼前兩年社保降費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調整。

就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稱,2015、2016年兩年共降低企業成本大約1300億,今年年初,失業險再次階段性降費,若政策落實到位,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00億元。

“社保下調之前,‘五險一金’已占到工資總額的40%至50%,具體來說,月薪一萬的話,員工實際到手的工資隻有五六千元,如果員工想要實際到手一萬元工資的話,那企業就要付出近一萬五千元的成本。”7月25日,某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下半年的繳費基數應會高於上半年。”董登新表示,繳費基數逐年增加,在社保費率階段性下調的情況下,減負的數據就會更大。

社保費率一直在降,單單從數據上看,效果也很明顯,但是,一味地降費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真正為企業減負,又能有效提高社會保障效率,唯一對策就是對社保製度和機構進行整合與再造。

經過多輪降費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三個險種的費率已逼近零,再無下調空間;而醫保費率基本上是剛性的,很難下降;再加上企業年金覆蓋麵窄,形同雞肋,毫無降費意義可言。因此,社保降費仍有空間的地方,就隻剩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了。

“目前,我國自雇者的總費率單獨設定為20%,其中,12%放入統籌賬戶,而8%放入個人賬戶。從理論上講,基本養老保險雇主費率從20%最多隻能降至12%,與自雇者費率持平,但相應地也要降低替代率水平,同時,將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這‘三金’合一,建立‘強製公積金’並做實做大。”董登新表示,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的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為66%,建議將該口徑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降至45%,但前提是將補充養老金(強製公積金)進行大普及。

“‘三金合一’是製度的整合與再造,它不僅能夠繼續提供住房保障功能,而且它會有效降低名義總費率,做實第二支柱,並能有效地提高補充養老金的覆蓋麵和參與率,同時更能體現社會公平與正義精神,有利於遏製社會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現象。”董登新表示,隻有將“五險三金”整合為“三險一金”之後,第一支柱降費與第二支柱做實,才能相得益彰、互為支撐。

據人社部統計,近5年來,我們國家的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一直維持在66%左右。不過,基本養老金66%的替代率數據為官方口徑,部分研究機構的該指標已明顯進入下行周期,甚至表示替代率已下降到45%。

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教授胡繼曄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OECD各國,在其三支柱養老金體係中,第一支柱平均替代率22%、第二支柱的職業養老金平均替代率達53%,而我國的養老負擔則過度集中在基本養老保險。”

常年的單腿走路,很難進一步進行費率的下調,同時,致使在職時和退休後的收入比差距不斷被拉大,更關鍵的是,基本養老保險不但繳費率高,而且給付替代率也偏高,這不但加大財政負擔,更為糟糕的是,它同時擠壓了其他支柱養老金發展的空間,而結構調整不光可以降低企業的負擔,同時提高了其他支柱的替代率水平。

就此,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建議通過稅優等方式大力發展第三支柱,使得三大支柱並行發展,相對平衡地承擔養老金替代率水平,“三大支柱的替代率水平介於433或者442的比例較為合理,其中,至少要保證第一支柱在40%-45%的替代率水平,起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作用,使得收入不高的群體沒有後顧之憂。”

事實上,從未來社保城鄉一體化及全國統籌終極目標來看,我國繳費型社會保障製度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和製度重整,一方麵要簡化繳費型社會保障製度名目,另一方麵要消除製度重複建設、兩極分化的弊端,而社保降費正是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和曆史機遇。

(原標題:社保費率下調:又少交了一千億)

最後更新:2017-07-29 07:50:31

  上一篇:go 美油本周上漲近9% 創2017年最大單周漲幅
  下一篇:go 樓市調控催生北京豪宅熱 單價7萬/平以上成交148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