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財經資訊
54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 520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占比96%
與此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一致,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報盈利麵和整體業績超預期。《證券日報》記者據統計,截至10月24日,滬深交易所已有54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520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占比96%,482家盈利超2000萬元,占比89%。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在經濟增速平穩的背景下,企業盈利的改善趨勢將更加明顯。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盈利向上源於產業結構優化、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國際化。
在產業結構優化層麵看,我國消費和科技行業產值占比更高,盈利能力更強。今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3.3個百分點。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新經濟快速成長。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
據海通證券統計,從上市公司ROE(淨資產收益率)看,在過去1年至2年期間消費ROE維持在11%至12%,科技維持在8%至9%,加之消費和科技規模占比上升,從而A股整體ROE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從9.4%逐步回升到2017年第二季度的10.1%。
從行業集中度看,自2010年以來,消費類和周期性行業集中度正在提升,行業集中度提升利於增強大企業的競爭力,在企業做大做強後,部分企業開始走出國門。據海通證券統計,A股涉及海外業務的上市公司2017第二季度營收累計同比增長19.9%,其中海外業務營收累計同比增長30.6%,而國內業務僅為18.0%。
中金公司認為,今年上市公司業績向好且趨勢仍將延續主要基於多方麵原因:一是宏觀經濟穩健增長。受城鎮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外需改善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經曆了多年增速回落後,在2016年見底,2017年至今依然保持穩步複蘇勢頭。二是利潤率持續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經濟企穩複蘇背景下,原材料價格自2016年年初開始觸底回升,帶動上市公司尤其是石油石化、煤炭、鋼鐵等中上遊行業的利潤率持續改善,中下遊行業受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升級及消費升級等趨勢影響,利潤率穩中有升。
海通證券認為,從整體來看,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盈利數據穩步向上,成為推動2016年1月底以來市場中樞穩步抬升的核心變量。伴隨著對宏觀經濟平穩、微觀盈利向上這一趨勢的逐步確認,市場投資價值的基礎更為堅實。
中金公司認為,展望未來,上市公司業績向好的勢頭有望繼續保持。更長期來看,一是目前的企業資本開支周期從2016年開始企穩回升;二是結構調整和改革背景下傳統經濟的盈利能力仍在恢複,新經濟部門仍保持盈利相對快速的勢頭;三是地產長效機製將更加重視從供給端化解地產問題;四是從全球來看,整體複蘇勢頭也在持續,中國的出口複蘇有望保持慣性。
“當前,經濟增長正在進入複蘇的中周期階段,盈利穩健增長的勢頭有望延續。上市公司的收入端將持續受益於溫和穩健的總需求增長。在改革、減稅降費措施下,上市公司的費用端也有望得到有效控製並帶來利潤率的持續回升。”中金公司認為。
(原標題:54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 520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占比96%)
最後更新:2017-10-25 0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