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2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兜底增持再現江湖 背後有機遇也有套路!

隨著大盤指數的震蕩,A股市場新一輪的增持潮再度湧起。除了11月股東增持金額創下半年單月新高之外,12月通常也被業內視為傳統的增持“旺季”。從12月首個交易日諸多上市公司發布的增持公告來看,增持“聯盟”和“陣仗”不斷壯大趨勢仍在延續。

然而,增持潮湧的表象總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資金與股份大秀恩愛的背後,“真情流露”與“虛情假意”並存而生。很多增持背後,既有機遇,也有套路。

增持聯盟壯大

12月1日晚間,多家公司發布了增持或相關進展公告。

無論是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還是公司高管,這些“重量級主體”對自家公司股份的增持,都會或多或少地讓我們內心對這些股票未來的股價走勢多了一份踏實和安穩。

12月首日的一眾增持公告,可以看作是今年以來重要股東增持動作的一種延續。根據公開數據,11月A股重要股東增持金額超過200億元,創下半年單月最高紀錄。尤其隨著下旬以來A股市場的震蕩,在一周時間內便出現了至少超過50家公司緊鑼密鼓地公布增持計劃,其中以實控人、重要股東和董監高及產業資本增持居多。

增持潮湧如同一麵鏡子,背後折射的是A股生態的滄桑演變。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結構性行情”演繹的淋漓盡致,在白馬、藍籌持續震蕩上揚的同時,不少公司的股價並沒有同步上漲,反而搖搖欲墜,這使部分公司股東護盤或趁低吸納的增持欲望顯得迫切起來。

這次增持潮中,有三點變化值得關注。

首先,“兜底式增持”再度現身

前一段時間紅得發紫、後來漸漸熄火的“兜底式增持”再度現身A股市場。為了表現自己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大股東發出了諸如“虧了算我的”這樣的護盤強音。

古鼇科技上市連續漲停後股價便快速進入了下跌通道。股價與公司業績的表現趨於一致。2016年,公司實現淨利潤僅3800萬元,同比下降25%;2017年前三個季度,淨利潤更是虧損287萬元,同比大降118%。

麵對股價的跌跌不休,公司開始實控人號召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並作出“兜底式承諾”。這這個號召下,僅11月21日至24日四個交易日,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員工中共有25位員工便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公司股票,累計增持股票10.36萬股(公司流通股本為4327萬股),增持均價約為27.78元/股,增持總金額約為287萬元。

第二,增持與不減持承諾唿應。

增持與不減持公告齊飛。根據e公司初步統計,11月以來,A股已有久其軟件柳州醫藥紅陽能源等20餘家公司發布了控股股東或高管承諾不減持的公告,部分股東還終止減持、承諾不減持與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齊飛”,彰顯了對公司股價的信心。

第三,增持家數、次數和數額上漲。

無論是家數還是金額,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的增持情況正在出現大幅改善的特征。Wind數據顯示,11月A股重要股東增持涉及股份數達18億股,增持參考金額達214億元。從規模看,11月重要股東增持參考金額較10月63億元的規模增長超過3倍,創下今年下半年單月最高紀錄。

增持背後套路多

無論是產業資本還是公司高管,通常對公司價值更為清楚,因此,倘若公司股價被錯殺,便有動機在相對低位主動增持。按照以往規律,由於總體上向市場傳遞了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通常會對公司股價形成一定的支撐。

不過,從今年以來的增持結果來看,不少增持並沒有改變公司股價的下行趨勢。以*ST海潤為例,今年5月初,公司董事長孟廣寶及其配偶鮑樂拋出增持計劃,擬在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係統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但就在11月末,*ST海潤股價已經創出曆史新低,相比發布增持公告是的1.81元下跌了3成以上。

而這並非個例。古鼇科技12月1日收盤價為27.28元,按照這個價格計算,多數參與增持的資金也處於短期被套狀態。

這背後的原因,依然是雖然增持潮起,但短期仍然不能改變資金對相關個股質地的看法。

由於今年以來,市場存量資金更為關注業績優良的白馬、藍籌類個股,倘若公司業績不給力,增持往往便隻能成為一個花瓶,在對股價的支撐預期和公司業績基本麵相對劣勢的蹺蹺板上,資金顯然更看重後者。

更何況,維係股價的預期隻是增持運作中“硬幣的一麵”,從另一麵來看,不少參與各方背後或許另有算盤。

首先,籌謀下一步運作。

榮華實業應該堪稱這樣的典型。2015年7月,當時還是“問題公司”的ST榮華發布公告,在六個月內,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製人,將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不低於 200 萬股本公司股份。當時公司股價在5-6元之間徘徊。而就在2017年11月,榮華實業又發布了一則詳式權益變動書,第一大股東榮華工貿擬將公司16.37%股份,全部協議轉讓給上海人和投資,股權轉讓總價款為14億元。以停牌前收盤價5.12元/股計算,此次人和投資以12.84元/股的價格受讓溢價率超過150%。

由於本次交易溢價率過高,引來了上交所發出問詢函。但這並沒有阻礙榮華實業12月1日股票複牌後的一字漲停。

不少增持運作顯然沒有等到兩年多的時間周期。包括安居寶在內的多家公司,在此前的“兜底增持潮”中號召員工增持,但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後,便又披露了重要股東減持的消息,對於這類公司而言,公司股價表現自然曇花一現。

其次,規避股權質押風險。

不少股東出於融資和杠杆的需要,將相關上市公司股權進行了股權質押。麵對股價接連下挫,通過增持化解被質押股票平倉風險的需求也變得強烈。

按照券商或銀行的規定,目前股權質押的質押率,主板通常在5到6折之間,質地現對優良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的股票質押率則更低,通常必須打到3折到3.5折。而股權質押融資必須包括警戒線、平倉線兩道“紅線”,一般為質押交易價格的160%和140%左右。一旦越過警戒線時,機構會要求公司股東在兩日內追加質押股票,或者提前贖回質押股票。

古鼇科技便是股權質押的代表。公司控股股東陳崇軍持有公司股份28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38.92%。根據公開資料,目前他已經將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累計2413萬股進行了質押,占陳崇軍先生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84.51%。倘若公司股價繼續下跌,其大比例股權質押的風險必將凸顯,因此,護航股價的急迫性較為強烈。

再次,增加持股比例和投票籌碼。

還有部分公司的“借力式”增持,動機是為了增加股東大會投票的籌碼,進而爭奪董事會席位等。這尤其對於陷入股權爭奪戰的公司而言,最為明顯。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倘若市場震蕩加劇,而公司現金流等優勢又較為明顯,具有類似動機的案例有望增加。

整體來看,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增持(當然,也包括股份回購),對股價會產生正麵影響。倘若11月的增持潮在12月得以延續甚至擴圍趨勢成行,那麼大批上市公司的增持必然表明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股東和各方資本展現出對公司股票價位和未來發展趨勢的認可。

但由於在資本市場中遊弋的通常都是一些聰明絕頂的玩家,因此,重要股東的增持,往往隻能作為判斷公司價值的大致信號之一。隻有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麵的研究,並且選擇企業的估值低於合理價值且公司未來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的時間節點進入,那麼,增持行為才會有最大程度的參考意義。

最後更新:2017-12-02 18:34:10

  上一篇:go 全球首個無人駕駛商業化公交線路在深圳試運行
  下一篇:go 湖北工商專項打擊虛假違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