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財經資訊
央行巧用工具平滑流動性 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
分析人士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在延續今年穩健中性基調的基礎上將更偏向“中性”
“今年貨幣政策運用保持了市場流動性的平衡,運行的實際結果雖穩中稍偏緊,但這與金融去杠杆的要求相匹配,既滿足去杠杆的需要,同時也滿足市場流動性不要受到太大的壓力,即處理好去杠杆和經濟平穩運行的關係,總體上達到了調控目標。”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對2017年央行貨幣政策作了上述評價。
多工具組合平滑流動性
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強調穩健中性,靈活運用和創新各種不同期限的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市場流動性,從流動性的管理上保證了量適度和價合理,達到了調控的目標和效果。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央行貨幣政策通過逆回購、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等多個貨幣政策工具進行運用組合,根據市場流動性不同時點的需要進行調控,對期限工具進行合理搭配,如遇到季末和半年末,通過投放跨季度和跨時點的期限,避免季節性因素對流動性穩定帶來影響。
另外,央行今年以來還進一步豐富了貨幣政策工具的期限品種,於10月下旬啟用了2個月期逆回購操作。對此,連平認為,今年央行貨幣政策運用有更多的創新和靈活性。兩個月期逆回購工具的增加,有助於年底流動性的對衝,保持市場流動性平穩。
“目前貨幣政策工具從短期到中長期,形成了一個完美而平滑的曲線,既有利於跨期限操作,避免短期波動,也為金融市場利率的參考和定價保持平穩發揮了積極作用。”溫彬表示。
在貨幣政策工具創新方麵,9月30日,央行宣布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並從2018年起實施。對此,溫彬認為,此舉是按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在原有定向降準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定向降準的內涵,雖從明年才開始實施,但監管層已設定了門檻目標,有助於提前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達標的要求,在信貸上對上述領域給予支持,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創新運用對實體經濟的效用也是可圈可點。
連平也表示,準備金結構性調整雖在明年初才開始推進,其實效應已經在市場顯現,運用短期和中期工具,同時運用長期工具並結合結構性調整,這是今年貨幣政策的一個新動作,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行業市場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相信長期工具如準備金調節這一工具在明年運用的機會也會進一步顯現。
除此之外,在利率上,今年央行在1月底、2月初以及3月中旬兩次上調逆回購操作和MLF中標利率。對此,溫彬認為,央行的操作主要在於,一是我國經濟基本麵企穩向好,在市場利率上也有所反映。二是市場利率走升也反映了我國金融去杠杆的客觀要求。三是考慮到全球經濟的回暖,包括美聯儲的縮表和加息,可能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從這個角度,利率與市場的關係也需要一個相應的變化。
年末流動性或偏緊
年末將至,在年末MPA考核、美聯儲大概率“加息+縮表”等壓力下,12月資金麵會否再度出現“年關難過”的情形?
溫彬認為,由於年末一些指標考核等相關要求,年底市場流動性總體仍偏緊。考慮到美聯儲年底即便加息,影響也不大,因此,季節性壓力是影響年底流動性的主要因素。央行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滿足市場流動性的需要,除了在規模上給予支持外,考慮雙節的來臨,將更多的通過跨年期限工具的組合搭配來解決短期的流動性問題,如新增的2個月期逆回購操作,這樣也有助於金融機構更好的安排資產負債頭寸的管理。
另外,今年以來,M2同比增速呈現下滑態勢。央行日前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當前影響貨幣總量的因素更趨複雜,M2 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實體經濟的相關性已明顯下降,M2 指標的意義明顯減弱,無需過度關注M2 增速的變化。
溫彬認為,今年以來金融去杠杆使得同業業務的收縮、貨幣創造效應下降,成為M2增速持續回落的主要因素,這一因素或持續到年底,這本身也是一個正常的反映。預計今年M2增速或在9%左右。
連平認為,M2實現10%以上的增速在年底或有可能。今年M2增速的變化有實際原因,如財政存款的變化以及去杠杆帶來的變化,隨著這些因素逐步走向平穩,同時,外匯占款的作用明顯減弱甚至退出,信貸成為影響M2增速的關鍵因素,而未來信貸增長保持平穩的速度的可能性較大,由此判定未來M2增速不會很低。
“隨著金融去杠杆和強監管推進之後,當前M2增速相比去年甚至是今年上半年來說,相對更能反映市場實際流動性的總體狀況。”連平表示,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經驗表明,M2增速持續低迷必定會對未來經濟帶來壓力,其所帶來的影響具有時滯性,大概在3-4個季度,這一點也同樣值得關注。
明年貨幣政策或偏向“中性”
今年以來,在美國等歐美央行先後收緊貨幣政策之後,韓國央行11月底宣布加息開了亞洲加息的序幕,市場預計,全球各大央行將於2018年收緊目前的寬鬆貨幣政策。那麼,中國央行或否追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此,溫彬認為,全球經濟複蘇預期比較樂觀,由原來美國獨自持續複蘇向全球擴散,預計包括美聯儲在內的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在明年收縮態勢將穩步向前推進。綜合來看,我國的貨幣政策基調會保持穩健,明年一方麵我國經濟在供給側改革和需求擴大的背景下任性仍比較強,經濟增長總體將保持平穩,明年經濟雖相較今年可能會有所回落,但仍然會保持在合理區間,另外,新經濟和新動能也在進一步擴大,因此,經濟的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需要貨幣政策總體保持平穩。
當然,溫彬也表示,明年可能麵臨不確定性的衝擊和壓力,全球資產價格和泡沫,全球股市和債市都在高位,外部因素的衝擊可能出現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也會波及到國內的金融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而言,在穩健的基調下,保持貨幣政策給前瞻性和靈活性,一方麵進一步防範和化解一些潛在領域的金融風險,更主要的是發揮貨幣政策宏觀調控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國經濟的轉型,隻有中國經濟基本麵更健康,也才能進一步的支持金融的改革和改革開放,提高金融行業自身的能力和效率。
連平則認為,實際上,美國貨幣政策收緊對其他國家帶來影響的邊際效應在逐步遞減。結合中國經濟明年增速或稍有放緩、中美利差仍存壓縮空間等多因素綜合考量,明年我國並無必要追求美國收緊,同時,由於審慎監管具有收緊效應,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在延續今年穩健中性基調的基礎上將更偏向“中性”。
展望2018年,溫彬認為,中國的金融結構在發生變化,基礎貨幣和外匯占款在明年總體也會保持穩定,金融去杠杆在今年力度比較大,明年隨著資管業務新政落地後,業務也會平穩的發展,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會是一個比較適宜的目標。
(原標題:央行巧用工具平滑流動性 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
最後更新:2017-12-15 07:04:40